天天看点

【留驻美好 相约未来】那些“最”动人的瞬间

在这场冰雪之约里,那些或哭或笑的面孔,那些赛场内外最动人的瞬间告诉我们,不是只有金色的奖牌才能证明梦想,为梦想而奋斗的人生,都是金色的。

【最“快”的冰】“丝滑”冰丝带上屡破奥运纪录

【留驻美好 相约未来】那些“最”动人的瞬间

冬奥选手不乏世界名将,见识过各国的比赛场地。但他们依然在北京冬奥会上,感受到了比金牌更珍贵的惊喜。2月5日,中国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速度滑冰女子3000米决赛中,荷兰选手伊蕾妮·斯豪腾以3分56秒93刷新奥运纪录后,同样的场景在此后的5000米、1500米、团体追逐等赛道上轮番上演。冰丝带上,共有10项13人次打破了奥运会纪录,1个项目1人次创造世界纪录。凭借先进高质量的制冰技术,中国的冬奥场馆赢得了世界的点赞。

【最“顽强”的斗士】史蒂文森:从重症监护室到奥运领奖台

比打破纪录更难的,是超越自我。自由式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中,美国选手史蒂文森凭借最后一跳的出色发挥,逆转夺得银牌。而谁能想到,六年前的他曾遭遇严重车祸,颅骨、颈部、肋骨多处受伤。历经六年,史蒂文森从重症监护室来到了北京冬奥会赛场。

【最频繁的“打卡”】1人参加6项比赛 填补中国高山滑雪空白

【留驻美好 相约未来】那些“最”动人的瞬间

真正的勇者,敢于挑战“极限运动”中的“极限”。25岁中国女将孔凡影参加了高山滑雪全部5个小项和混合团体项目,成为本届冬奥会大陆参赛项目最多的运动员之一。虽然距离一流选手还有差距,但她依然创造了中国高山滑雪全项目参赛的新历史。

【最长情的“传承”】梦想照亮现实 冬奥会上的冠军父子

冠军父子,书写冬奥传奇。2月10日,奥地利选手施特罗尔茨夺得高山滑雪男子全能冠军。而34年前,他的父亲休伯特在卡尔加里冬奥会上拿过同一项目的金牌。施特罗尔茨此前曾一度因成绩不佳退出国家队,这个赛季开始后他自费训练,冬奥会前赢得一站世界杯冠军,这才搭上北京冬奥会的末班车。

【最“亲密”的战友】丹麦冰球队 四对兄弟姐妹征战冬奥

【留驻美好 相约未来】那些“最”动人的瞬间

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丹麦冰球队中这次有四对兄弟姐妹征战冬奥冰场。在对阵拉脱维亚的男子冰球赛中,丹麦队33号球员朱利安·雅各布森,贡献了他个人在北京冬奥会的第一个进球。而小他四岁的妹妹作为丹麦女子冰球队队长也是表现不俗。

【最“孤独”的勇士】一个人撑起一个团 “来了”就“赢”了

有组团出征,也有“孤勇”作战。坦嫩鲍姆是美属维尔京群岛代表团的唯一参赛选手,2002年观看美国盐湖城冬奥会时她就对钢架雪车产生了兴趣,8年后她转为专业运动员。今年,36岁的坦嫩鲍姆终于现身北京冬奥会。完成了对自己的超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