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静月人物系列024
1945年9月2日,军委会军令部部长、二级上将徐永昌在停泊在日本东京湾的密苏里战列舰上代表中国政府在日本投降书郑重签字。
这个历史镜头,永远不能被人们所忘记。
人知道徐永昌也主要是是因为在东京参加受降仪式,除此之外,似乎就是对他了解不多了,毕竟这位晋绥军出身的将领生平是极其低调的,连写个日记都是工作笔记,没有一点的人情味。
徐永昌在那天的日记里是这么写的:
我就不写内容了,非常的平淡,似乎连情绪波动都没有。
不像老蒋,天天嫖娼,天天爆粗口,还都写在日记里,就是要给别人看,不知道是什么心态。
从这篇日记就能看出来徐永昌的性格:平稳、低调。
闷声发大财的二级上将
徐永昌是山西人,和山西阎长官是战友,不过关系也不近,在晋绥军里掌权的时候算是晋绥军的客军。
晋绥军不大,但是挺出人才,出了几个上将,老蒋在1935年给全军大授衔的时候,在上将序列里搞了一个“二十八星宿”,不知道老蒋是不是迷信,反正就是8个一级上将,20个二级上将,人就这么多,除非有人退役,不然中将们永远铨叙不到上将。
晋军系统总共5人被铨叙为上将,分别是:一级上将阎老西,二级上将徐永昌、商震、傅作义、杨爱源。
这几个上将后来均在自己的领域玩开了花,徐永昌抗战八年作为军委会四巨头之一执掌军令部,商震一边打仗一边玩外交,后来成了外交将军,傅作义更有能耐,直接把晋绥军玩分裂了,自己成了绥军的话事人,杨爱源呢,一直是阎长官的嫡系马仔。
徐永昌为什么会另辟蹊径,不要军权,去军委会当军令部部长给老蒋打工呢?
主要是因为徐永昌的性格,徐永昌为人低调、谨慎、缄默,这个其实从他的求学经历里就能够看出来一些端倪:徐永昌这人喜欢闷声发大财。
徐永昌1887年出生,1913年的时候他26岁,这一年他干了一件大事:身为连长的徐永昌考上了陆军大学,当时的陆军大学是北洋派系军校里的南波万,后来以至于老蒋在北伐成功后都迫不及待地把陆军大学收入自己的麾下,把陆军大学打造成高级将官进修学校。
都能认出来吗
徐永昌从陆军大学毕业后进入直系军阀,和老冯时一个路数,俩人算是同僚,他从来没有给冯玉祥打过工,因为是山西人,所以他对阎长官有一定的老乡情愫。
后来因为各种混战的缘故,看不上老冯的徐永昌带着老大孙岳已经改编成国民军番号的部队投奔阎老西。
投奔阎老西主要是徐永昌是个挺厚道的人,因为孙岳和奉系关系不好,在直系军阀混饭吃的时候就和奉军总打仗,老冯五原誓师的时候徐永昌也没搭理老冯,觉得在北方投靠阎长官都比投靠老冯的西北军要强的多。
1927年4月,徐永昌到太原见阎长官,表示愿率部进驻山西,并提出:1.不改变国民军第三军的番号,以客军驻晋;2.打奉军愿为先驱。
从此以后,徐永昌就作为客军依附到晋军屋檐之下。
徐永昌早些时候算作是给自己的大哥孙岳看场子的,那时候的孙岳病入膏肓,他带着孙岳的国民军第三军无处可去,作为一方军事实力,在北方各路军阀眼里也算是个香饽饽,至少拉出来壮声势是没有问题的,另外他本人是山西人,所以和阎长官走的近。
徐永昌这人平时比较低调,话也不多,属于那种办事的人,头脑也比较清晰,作为客军跟着晋军也是在北伐中有些表现,但是没有到马前卒的那种角色。
孙岳
徐永昌正式成为阎长官的部属,是在1928年4月孙岳病逝之后,他对阎老西说了这样的一番话:
以前保留国民军第三军的番号,因为那时我只是代禹行看家无权处理其部队。今禹行下世,若不速改编,我无以自处,军心也难安定。
这话说得很漂亮,你懂我懂大家懂,所以阎老西顺水推舟,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徐永昌,所以后来的任命就是:徐永昌为晋军第三军军长。
这是1928年的军长,很值钱的。
总的来说,徐永昌没怎么参加过军阀混战,从行为上看,也不是为了大哥鞍前马后提刀卖命的那种人,他的脾气造就了他的表现:就想当个安静的美少年,闷声发大财不好嘛?非得要打打杀杀?
所以在晋军里,徐永昌是不同意阎老西打倒蒋介石的,在中原大战中也是和晋军一样摸鱼,只是让西北军在前面冲锋陷阵,老蒋问鼎中原大局已定之后,徐永昌的部队是组织撤退最快的,没啥大损失。
所以就是这么个人物,给人一种缄默、稳重、老练的感觉,在阎老西中原大战失败含泪下野后,徐永昌再次成为了看场子的角色,这一次,他面对的是老蒋。
行事低调被老蒋挖了墙角
徐永昌和老蒋不熟,所以没什么感情要讲。
但是陈诚在代表老蒋进行西北整编善后的时候看到了徐永昌。
印象非常的好。
只是那时候陈诚还是个小咖蝲,说话没啥分量,但是有陈诚说了一句话也就差不多够了,为啥呢,老蒋拉拢杂牌军人尽皆知,徐永昌不是晋军嫡系,如果能够争取过来,那还是不错的。
而且徐永昌资历和身份在民国军阀中都不算浅,也是早期的混成旅旅长出身,就这个资历,吊打一大片人。
1931年8月,本来就与阎老西貌合神离的晋军另外一个客军人物商震因为排挤离开了山西省,山西省主席就交给了徐永昌。当然了,徐永昌对于阎长官肯定是心不诚,但是感觉做人要厚道,所以一直就显得特别人畜无害。
九一八后,阎长官打算复职,徐永昌作为中间人去武汉和石家庄向老蒋面陈,支持阎长官再次出山。
其实阎老西出不出山都一样,晋军兵权依旧是在阎老西嫡系的手里,而且这时候北境守护张少帅正处在人生低谷,北方比较乱套。
晋绥军
这次徐永昌的到来,让老蒋对于徐永昌印象还是挺深刻的,拉拢地方实力派的心思不用多说,可能还对于徐永昌有这样一个印象:这兄弟人行,有事真上,有话真说。
所以在徐永昌离开武汉的时候,老蒋命令他身边少将以上要员到车站送行,给足了徐永昌面子,老蒋的目的就是一个,他认为徐永昌是他可以打进晋军里一个楔子。
当然了,阎老西这人其实说实话玩政治有点像玩传销,这家伙自己有一套歪理,所以徐永昌在回来后不久,大政奉还的徐永昌就觉得这个阎长官怎么一天不太正常呢,俩人在治理山西的问题常出现了路线性的分歧。
但是山西毕竟是阎老西当家的,徐永昌就像是一个失宠的妃子,阎老西不临幸他他也没有地方说理去,所以说,人在内心空虚无助的时候就是防线最弱的时候,这时候,极其容易发生出轨事件,老蒋是看准这种时机的好手,所以,在1935年12月17日的,徐永昌去南京出公差,老将利用这个机会把徐永昌带到汤山东炮兵学校约会,向他进行了表白。
老蒋一出手就是大手笔,要徐永昌出任参谋总长或者军委会办公厅主任。
1935年间老蒋授衔铨叙的上将基本都是实力派,但是像老冯和唐生智以及程潜这样的人老蒋基本上也就是给了一个一级上将挂了起来,出走投奔老蒋的其他上将也不多,桂系黄绍竑算一个,徐永昌,也算是一个。
徐永昌这人从之前的心路历程上看倒不是个求虚名的人,同样对于政治也不是很热衷,不然他早就发达了,还用和阎老西因为两毛钱算计半天。
对于老蒋的挖墙脚,徐永昌婉言拒绝,南方已经够乱了,还是在北方呆着对国家更有利。
随后老蒋知道了他和阎锡山分居的事情,所以就给徐永昌再次写情书,要他到南京任职。
但是两封情书全被阎老西扣了下来,其实俩人眉目传情倒是打击不到阎老西,主要是让老蒋绿了这事着实的不舒服。
老蒋倒是锲而不舍,发了第三封情书,阎老西这才觉得,守得住人也守不住心,徐永昌你就去和老蒋过日子吧,为山西说说好话就行。
在1936年7月11日,徐永昌到了南京。
老蒋其实是个特别浪漫的人,别看他喜欢嫖娼,还是很懂男人女人心的,只要不是特别需要花钱解决的事情,老蒋总能够另辟蹊径。
比如西北军那些人老蒋就看出来他们是土鳖,所以花钱最好,但是徐永昌就不是了,包括在双十二事变之后,徐永昌还给老蒋出了不少主意。
所以徐永昌去奉化见老蒋的时候,宋美龄总是让俩人合影留念,另外就是徐永昌下山的时候,宋美龄还让外甥给徐永昌送去了围巾。
这无疑能够打动徐永昌的内心:阎老西只是一个普信抠搜男。
当然了,老蒋后来还是亲自出马(我感觉此时得配上音乐),他也是酝酿足了感情,对徐永昌说出了这样含情脉脉的一句话:你还能不帮我吗?
此时的徐永昌可能再次想到了阎老西,一有这个对比,徐永昌还是沦陷了。
老蒋宠爱成为军委会巨头
老蒋其实这人是说到做到的,虽然也是个渣男,但是霸道总裁范还是有的,1937年2月17日,在军委办公厅主任朱培德去世后,老蒋把这个职位送给了徐永昌。
相比于其他军委会其他大佬的职位,徐永昌这个职位相当的心腹,谁会把军队核心枢纽部门的职位给一个不信任的人呢?
徐永昌就很有意思,他去南京是自解兵权,相当于净身出户,从某个方面来说就是向老蒋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老蒋是把军队当成本钱的人,而且徐永昌没有反蒋前科,对于这么一个近乎与裸体的人,老蒋也就没了心里防线。
老蒋其实对他也是真爱,只是爱的方式不太一样,比如对陈诚,老蒋完全就是惯着,对于徐永昌,老蒋是捧着。
1937年8月12日国民政府国防委员会被撤销,设立国防最高会议,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机构。国防委员会是个特别大的机关,有多大呢?军事委员会只占了一头,主要是为党政军三方面负责人设立的全国国防最高决策机关。
当然了,作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老蒋当仁不让地担任了最高国防会议的主席,这个会议加上党政联席会议决定,推举老蒋为陆海空总司令,军委会为统帅部。
老蒋作为蒋军第一人,加什么头衔都不为过,总司令只是个职务,还得有个军衔,特级上将并不过瘾,于是乎在8月16日国民政府就给老蒋授了一个大元帅军衔。
这一切都是为了在抗战的背景之下加强老蒋的权力集中,准备和日本高调开战,可是随后觉得宣战不好,改成了自卫声明,8月27日,国民党中常会授权老蒋组织大本营,拥有最高统帅权。
可是仅仅当了半个月大元帅的老蒋觉得大本营不太适合打仗,所以大本营被撤销,前面说的那些又全部推翻了,军委会还是最高统帅部,一切都进入了战时体制。
最高统帅部(军委会)下辖参谋总长、军委会办公厅、侍从室以及作战、政略等八大部、参谋本部、各军种以及各战区。
军委会办公厅主任徐永昌,这个办公厅,是军委会高级幕僚单位。
到了10月份,徐永昌调任作战部部长。这个决定出自于老蒋对于徐永昌身份的考虑,本身徐永昌就是一个奇葩,老蒋让他指挥作战,一是出于对他非嫡系身份的考虑能够平衡各派系,二是还能树立一个拥护老蒋的典型,反正人畜无害,怎么看都舒服。
在1938年1月,老蒋把军委会又给改组了,取消了参谋本部,又合并了作战部等部门,设立了军令部,徐永昌担任军令部部长,至此,抗战期间的参谋部门完成蜕变,成为作战指导机关,徐永昌在这个位置上坐了7年多。
这里需要明确一下,何应钦任职的参谋总长是军委会的参谋总长,而军令部在军委会中是个参谋部门,有意思的是,这个部门还不叫总参谋部或者是参谋本部之类的名字,叫个军令部,其首长实按照正常的设立应该叫做总参谋长之类的。
所以说这个军委会参谋总长完全多余,也不知道何应钦能参谋个啥,不过倒是能在军委会里能占个地方,地位很高。
那么军委会参谋总长是干嘛的?总的来说就是委员长的幕僚长,指导军委会各部门处理一切事物,也就是说,是个管家角色。如此说来,何应钦是蒋军大保姆真不是盖的。
刘斐
那么何应钦是通过什么形式来行使幕僚长的权力呢?那就是通过军委会办公厅,由他组织各部门召开幕僚会议,说白了就是干具体的行政工作,并不指导具体的作战方针。
这么个体制让何应钦在其实还是有些尴尬的,就是大事他其实做不了主,一般的事他还不用处理,小事的话其他人就能办。
所以说,这也是老蒋一个鸡贼的举动,权力完全都在老蒋手上,何应钦负责办会,老蒋负责拍板。
何应钦干的是这么一个承上启下的工作。所以何应钦的权力不在兵权,而是人事,因为何应钦同时也是军政部长嘛。
那么真正指挥部队打仗的,就是军令部。不过尴尬的是,整个军令部放眼望去貌似没有一个人有过大兵团作战的经验,而且具备高超参谋业务水平的人屈指可数,整个军令部比较出名的人物就是出身桂系的刘斐,还是日本陆士毕业的,另外就是有个传说,“霸王次长”刘斐是我党的地下党员。
徐永昌本人,坐在军令部部长的位置上,和老蒋还是挺般配的。
为啥这么说呢?
老蒋脾气不好应该是众所周知了,而且还任性、霸道,对于作战计划,老蒋都是这样一个风格:我要我以为,我不要你以为。
几乎没有几个人能够劝得动老蒋,当然了,陈诚就算一个,徐永昌也能做到。
徐永昌不爱说话,也不轻易地发表意见,因为说多了肯定就容易被人抓到把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看,有人说徐永昌是“傀儡部长”,一切都是听老蒋瞎指挥,这个说的对,但是又不全对,毕竟老蒋为人很霸道。
徐永昌从来没有和老蒋发生过正面冲突,有问题私下商讨,还挺顾着老蒋的面子的,这方面和老蒋挺互补。
徐永昌的性格还是挺符合一个参谋人员的性格,就像一战时候德国总参谋长施利芬说的那样:总参谋部的性格就是要默默无闻,谦逊有礼。
徐永昌还是挺超脱的,作为一个军阀出身的旧军人,他的吐槽甚为犀利,1940年4月12日他在日记中是这么写的:
向中央看政治若用人不能改进,其祸患XX日寇;向地方看川魔不肃清,阎李不离晋桂,国家不会承平;向社会看人民不戒打麻将万业不会进步。
这个貌似不是一个军阀出身的人能够考虑的。
值得一提的是,抗战胜利后,中国驻日本军事代表团团长朱世明是个骄傲自负的人,因为是清华大学毕业,又是麻省理工,又是弗吉尼亚军校毕业,还当过驻苏联武官,这样的人啥眼光自然是都了解,但是朱世明最佩服的,就是徐永昌。
而张少帅呢,他也说过,他最佩服的人也是徐永昌。
没办法,奇葩总是带有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