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强冷空气来袭,泡脚防寒不一定适合你!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欣宇

通讯员 方丽婷、许咏怡

图/视觉中国资料图

冷冷冷!广州这个周末强冷空气携雨来袭,据广州市气象台预计,受该冷空气影响,全市19日至22日低温阴雨持续,日平均气温维持在10℃以下!

为了抵御这波湿冷,不少人纷纷选择用热水泡脚,温暖身体,驱除寒气,特别是中老年人,喜欢晚上睡觉前泡脚防寒、促进血液循环。因下肢骨折正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广医二院)住院的90岁严婆婆,也想泡泡脚,但是被“狠心”的医护人员劝住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强冷空气来袭,泡脚防寒不一定适合你!

脚,不是想泡就能泡

原来,严婆婆左下肢有深静脉血栓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广医二院康复科叶正茂副主任治疗师指出这两种情况都不适合泡脚。

据介绍,深静脉血栓形成作为骨折患者临床常见的一种危险并发症,通常发生于患者骨盆骨折或下肢骨折后,由于下肢长久制动,静脉血流不畅,加之骨折创伤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很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若此时下肢泡在温水里面,血管扩张进而静脉里面的血栓就有可能脱落,跟着血液循环进入肺部血管进而堵塞肺动脉、形成肺栓塞的风险。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人群,由于病变肢体血液供应不足,对温度不敏感,存在烫伤、灼伤风险。

强冷空气来袭,泡脚防寒不一定适合你!

所以,医护人员劝患有深静脉血栓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严婆婆莫泡脚防寒,如果严婆婆想要取暖,可以在病房内开暖气,或者穿保暖的棉裤,这样又安全又保暖。

问题又来了,如果没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也没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不是就可以泡脚了?医生介绍,如果有下肢皮肤损伤、下肢血管病变、下肢关节炎症急性期、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有心肺疾病等问题的朋友,都不适合泡脚。

寒从脚底起,学会这样泡脚

叶正茂提醒,如果在排除了泡脚禁忌之后,科学的泡脚操作也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水温适当,可准备40°C-42°C的热水,倒入水桶中(水没过脚背或者小腿肚),以温热但无刺痛等不适感为宜。

泡脚时间不宜太长,15-20分钟为宜,泡至皮肤微微发红但无灼痛感。

泡完脚后除了擦干水分外,应该检查皮肤持续不退的红肿、有没有破损、起泡的情况,如果有异常应及早处理。

泡完脚后穿好袜子保暖,同时注意地面上是否有水,特别是老年人,一定要小心防滑倒。(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薛仁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