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家风范|中秋佳节共品范扬的书与画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百年前李耳先生就将细微的积累方法和踏实认真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方式传递了出来。千百年后,这首诗句还是那么的鼓舞人心,以至于让我想起了范扬老师,想到不输于李耳先生的踏实和毅力就不禁为之敬佩。

大家风范|中秋佳节共品范扬的书与画

范扬:1955年生于中国香港,祖籍江苏南通。曾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南京书画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

大家风范|中秋佳节共品范扬的书与画

我想现在没有人不认识范扬老师了吧,花甲之年的老师仍然宝刀未老,虽为南方人,身材却与北方人相似,慈祥的脸上时不时流露出如阳光一般的笑容。与范扬老师聊天时,他平静的声音让我们日常忙碌的心瞬间宁静了下来,同时我在这份平静中听出了一份与众不同的自信。这自信的底气就是老师对国画、书法这些年来的研究和积累。虽是大家,说话却与我们别无二样又这般亲切。

大家风范|中秋佳节共品范扬的书与画

1955年范扬老师出生于香港,后回江苏南通,其高中就读于“南通中学”,南通中学是南通市的重点中学,这所学校曾培养出过画家范曾、数学家杨乐等一等一的学者。在1977年以前高考采取的是自愿报名的原则,范扬在高中毕业后就选择了在南通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就业,担任美工职位,当时的美工需要学习很多课程,比如说:学画、民间工艺、剪纸、刺绣画稿,而同一批在一起学习的同窗的学友有林晓、许平、徐艺乙等。

大家风范|中秋佳节共品范扬的书与画

范扬虽出生于书画世家,但与其他世家弟子相比少了一份傲骨多了一份沉稳,这使他能够立定精神、扎牢基础、含英咀华、厚积薄发。当时在工艺美术研究所一起研究刺绣和剪纸的除去范扬的同窗外还有庞薰琴、吴冠中等人,而工艺研究所的前身则是沈寿女红传习所,剪纸、灯彩、风筝、扎染这些都很出彩,其中最为出彩也可称之为精品的就是刺绣技术了,范扬每日耳濡目染,好之学之,同时也在学习中启发学术,提携后进,收获颇丰。长时间接触了朴素自然、落落大方又生机勃勃的民间艺术后,范扬的审美取向也被民间艺术所影响。

大家风范|中秋佳节共品范扬的书与画

通过不断地学习,在1976年范扬出版了第一册连环画《桑弘羊舌战群儒》,范扬22岁时国家开始恢复高考,并且他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正式开始了学习艺术的道路。受教于秦宣夫、徐明华、尉天池、杨健候等先生,在老师的传授和自己的勤奋努力下在27岁时担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的助教,并从助教一步一不努力晋升为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副教授。在此期间他还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期间创作出的作品《支前》被中国美术馆所收藏。

大家风范|中秋佳节共品范扬的书与画

范扬在绘画上涉猎的范围很广,山水、花鸟、人物他都擅长,而且工笔、写意,创作、小品都画得精彩。他不愿墨守成规,喜欢尝试各种风格、各种画法。正因为学古借今,博采众长,“用最大的力气打进去,又用最大的力气打出来”,他走出独一无二的路子而木秀于林。

大家风范|中秋佳节共品范扬的书与画

孟珂云:“五百年,期间必出有名世者”。范扬老师能有现在的成就,其中重要的就是他会深入自然、会心自然,写我游观中所得自然,真正做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绘画中,他主张师古人,注重师造化,追求师我心。“我家墨法我家山”是他绘画语言的独立精神,“笔所未到气已吞”是他绘画的独特境界,“笔墨当随时代”是他能够在继承中创新的法宝。

大家风范|中秋佳节共品范扬的书与画

范扬的性情中带着一份自信,宋元以后成名的画家大多出自山水,于是他便开始画起了山水,还把画画作为最重要的事情,坚信自己以后一定会成为大画家,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中国人自古讲究天人合一,而山水更能体现画家的真性情,展现画家的文化修养。范扬的山水保留了浓厚的传统气韵,却又不乏吴镇、王蒙的茂密深邃,更具赵孟辅、董其昌的沉稳雍容,可贵之处在于,范扬食古能化。他的山水画作从传统入手,却又有着不同于一家一派的风貌,反倒是流露出属于自己的真性情。

大家风范|中秋佳节共品范扬的书与画

范扬非常讲究状态,他写字作画时气定神闲,从容自在,犹如良将排兵布阵。他下笔前不仅成竹在胸,而且任由情绪的驱使,放笔直取,以率意的笔线勾勒点染,铺排出大的格局框架。而后,根据胸中意象笔笔生发,一遍遍、一层层不厌其烦地积墨、积色,使画面逐渐厚重沉着起来。那些看似随意的点线,最终都被他统率到了整体的形象结构之中,形成了颇具韵律感、节奏感的笔墨符号,呈现出充满内蕴的动感。而这种动感绝无躁动和张扬,却分明透出宇宙洪荒般的山野气象,激荡着观者的心。

大家风范|中秋佳节共品范扬的书与画

他至今还记得小时说在学毛笔字时外婆说的话:“用笔要厚,用墨要浓,这关系到一个人以后的福泽”。后来学的山水画是取自宋元,雄浑沉稳的路子正好与自己所练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便成就了水笔法凝重,中锋用笔,笔笔到位,落落大方的水墨山水。其笔点线行笔自然而自由,笔路盘旋起伏,既塑造了胸中意象,又保持了笔墨独有的审美魅力。

大家风范|中秋佳节共品范扬的书与画

在南京师范学院的学习中他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到了美术中去,才成就了注重心灵意象又没有脱离客观对山水自然的感受和认知的风格,他抛弃了传统笔墨程式的简单组合,而是用更加洒脱、自由的笔墨程式去表达真正的自然。在他的作品中会看到线与色的单纯结合,看见有传统韵味的笔调,也会看见传统绘画中流淌出的现代精神气质。

大家风范|中秋佳节共品范扬的书与画

范扬老师的书画,更自由、洒脱、自信。他多次讲过:“我要做的是历史性的画家,我从学画的那一天起,我就认定将来一定成为第一流的大画家。我从不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我要做的事,是纵览历史,寻找自己的坐标。”而他为这个想法一直都在努力着。

大家风范|中秋佳节共品范扬的书与画

唐人张彦远说:“工画者多善书”。中国画的基础其实就是书法基础,而一个人的书法功力是怎样那么他的绘画公里就会是怎样,范扬老师便是这样。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滋养,年幼时便在外婆的教导下练习书法,步入大学后开始学习钟繇,兼习颜鲁公、黄山谷、青藤、八大诸家。然而对范扬先生的书法也有人不以为意。“不能令人一见爱悦”“虽然功力深厚,好像不好看”。殊不知,这正是外行的看法。傅雷则评价说:“看画如看美人。一见即佳,渐看渐倦,此能品也。一见平平,渐看渐佳,此妙品也。初若艰涩格格不入,久而渐领,愈久而愈爱,此神品也,逸品也。观画然,观人亦然。美在表皮,一览无余,情致浅而意味淡,故初喜而终厌。美在其中,蕴藉多致,耐人寻味,画尽意在,故初平平,而终见妙境。”

大家风范|中秋佳节共品范扬的书与画

以中国画的当代发展为理想,范扬一方面坚持深研传统、广收博取,体现出一种从融通到转化的学术智慧;一方面坚持深入生活,神游自然,以捕捉和表现物象的“神态”为追求,敏锐感受万物生命的情状,把握创作感性的“禅机”,取象造型视角新颖,出其不意,构势造境落落大方,清朗畅怀,用笔用墨用彩浑然贯气,语言节奏与情感节奏交相迸发,在笔墨语言上自成鲜明的体格,焕发出生机蓬勃的时代气象。如今,在人们热追范扬先生的画时,有识之士却悄然关注起他的书法了。近几年,范扬先生的书法一如他的红衣罗汉一样洛阳纸贵,为世人所认识,为内行所青睐,为藏家所追捧。

大家风范|中秋佳节共品范扬的书与画
大家风范|中秋佳节共品范扬的书与画
大家风范|中秋佳节共品范扬的书与画
大家风范|中秋佳节共品范扬的书与画
大家风范|中秋佳节共品范扬的书与画
大家风范|中秋佳节共品范扬的书与画
大家风范|中秋佳节共品范扬的书与画
大家风范|中秋佳节共品范扬的书与画
大家风范|中秋佳节共品范扬的书与画
大家风范|中秋佳节共品范扬的书与画
大家风范|中秋佳节共品范扬的书与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