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PPPD小课堂· 第2期丨你是容易发展为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的那类人吗?

作者:CPAC正在移动中
PPPD小课堂· 第2期丨你是容易发展为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的那类人吗?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是一种功能性头晕,一般会持续3个月以上,患者常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治疗依从性差。是否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前预判PPPD的发生?哪类人群具有发展成PPPD的特质?如果可以提前预知PPPD的发生,就能够及时、精准治疗,简直就是“医患福音”呐!那咱们就来看一看该怎么做。
PPPD小课堂· 第2期丨你是容易发展为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的那类人吗?

作者:Tinyel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PPPD小课堂· 第2期丨你是容易发展为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的那类人吗?

需要用到的量表

➤大五人格问卷(BFI):用于人格的评估

➤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用于焦虑的评估

➤躯体警觉性量表(BVS):用于评估患者对一般躯体感觉具体躯体症状的关注程度

➤头晕障碍量表(DHI)、改良眩晕症状量表(VSS):用于头晕程度的评估

➤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用于评估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理解、情绪反应和控制感,以及对疾病原因、后果、临床过程和可能的治疗反应的关注

神经质人格特征和易焦虑

通过分析量表发现,PPPD患者更容易具有神经质人格。无论是与前庭疾病恢复患者(有持续外周前庭损伤但未发展为PPPD),还是非眩晕患者(从未有过前庭损伤)相比较,结果均如此。同时,非眩晕患者的人格特征更倾向于外向性,且更负责;而PPPD患者的人格特征更倾向于内向性,缺乏责任感。这不是说PPPD患者都是“不负责任的胆小鬼”,只是说明他们更多的关注自身,这可能也与他们容易焦虑有关。与前庭疾病恢复患者、非眩晕患者相比,PPPD患者的GAD-7平均得分更高,说明PPPD患者更容易焦虑。

PPPD小课堂· 第2期丨你是容易发展为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的那类人吗?

图1 各组BFI比较

躯体警觉性高

与非眩晕患者相比,PPPD患者更易体会到不真实感和眩晕感,也比前庭疾病恢复患者更容易出现眩晕感。正因为这种特点,PPPD患者的躯体警觉性很高,典型的表现就是在诱发头晕的刺激因素出现时,习惯采取“高风险姿势控制策略”,身体僵硬、步幅减小,畏动,即使刺激因素解除,也难以从这种不良的姿势调控中解脱出来。PPPD患者的躯体警觉性高,与对头晕以及头晕导致跌倒的恐惧密切相关,也与焦虑关系密切。可见,PPPD患者处在一个不良姿势调控的恶性循环里。

PPPD小课堂· 第2期丨你是容易发展为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的那类人吗?

图2 各组BVS比较

对疾病的错误感知

认可疾病对自身产生了严重的、持久的负面影响,并且表示理解这种疾病,但只有少部分患者认为自己的不适与情绪问题有关。PPPD患者的这种独特的表现是对疾病的错误感知。这类患者容易轻视疾病,认为出现的头晕、不稳、乏力等症状只是“压力太大”、“太累了”,他们不认为焦虑相关的情绪因素是导致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或是不认为是首要原因。显然,这会影响及时、正确的治疗,对患者十分不利。

总结

PPPD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广泛的感知因素,某些人的大脑容易出现普遍的跨模式感觉过载(generalized cross-modal sensory-overload),一旦发生前庭损伤,就容易出现严重的PPPD。目前认为,PPPD是一种功能性头晕,是一种疾病演变过程,不等于精神性头晕,也不是结构性(前庭性)头晕,但与这两者都存在联系。

PPPD小课堂· 第2期丨你是容易发展为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的那类人吗?

图3 结构性、精神性、功能性头晕关系

具有神经质人格的人更容易焦虑,而焦虑是发生PPPD的主要负面情绪,在出现前庭症状或平衡功能受到干扰的情况下,焦虑相关因素对促进PPPD的发生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把握了神经质人格、易焦虑、躯体警觉性高、对疾病错误感知这些特征,或许可以从大量有过前庭损伤的患者中将容易发展为PPPD的患者区分出来,预测PPPD的发生。

参考文献:Aaron Trinidade,Paula Harman,Jon Stone,Jeffrey P.Staab and Joel A.Goebel. Assessment of Potential Risk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 A Case-Control Pilot Study.Front. Neurol. 11:601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