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海,冰雪之翼|冰球就像我的孩子,他从小宝宝长成了少年

作者: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记者 蒲垚磊

【编者按】

北京冬奥和冰雪运动的大发展,为上海体育插上了另一双翅膀。

从普通冰雪爱好者到冰雪产业从业者,从孩子到家长,再到蓬勃发展的冬奥教育……他们都是上海这座城市“冰雪恋歌”的最好演奏者。

冰雪运动,在南方地区大有可为。

上海,冰雪之翼|冰球就像我的孩子,他从小宝宝长成了少年

海报设计 王璐瑶

冰球是一项有些小众的运动,在上海这样一个南方城市,此前也是如此。

马晓军还记得自己十几年前,刚刚开始在上海推广冰球时的场景:“大家对冰没有认知,完全不懂,人就是‘懵’的。”

作为前中国女子冰球国家队选手,获得过冬奥会第四名的运动员,马晓军就在这样一个完全冰球“零基础”的城市,开启了自己的传播之路。

“还是要踏踏实实一点点干,急也没有用。上海冰球就像是我在养孩子一样,一点点等他长大,十几年了,终于从一个小宝宝长成了一个少年的感觉。”

上海,冰雪之翼|冰球就像我的孩子,他从小宝宝长成了少年

马晓军指导小球员。

冰球国手,扎根南方城市

1998年的长野冬奥会,是中国女子冰球队首次亮相冬奥赛场,也是球队在冬奥舞台的巅峰时刻。球队最终取得了那届赛事的第四名,是队伍的历史最好成绩。

那一届比赛,马晓军就是队员之一。为中国女冰征战的多年间,他还参加了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获第七名),以及多届世锦赛、亚冬会等大赛。

在2004年,中国女冰未能取得2006年盐湖城冬奥会入场券,马晓军也就此遗憾退役,结束了自己作为职业运动员的生涯。

但她并没有就此离开自己深爱的冰面。

“退役后有两年休整期等待分配,因为我们的运动成绩蛮好的,所以也能够分配到稍微好一些的工作。正好当时我的队友在上海当教练,就跟我说要不你来上海吧。”她对澎湃新闻记者回忆。

上海,冰雪之翼|冰球就像我的孩子,他从小宝宝长成了少年

马晓军(前排右二)和武大靖合影。

“我觉得既然也没来过(上海),就想来尝试一下,就当散散心,当时也没打算长待。”然而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偶然。一个不经意间的决定,就此让她的生活与这座城市长久结缘。

在上海,马晓军遇到了自己人生的另一半,就此在这座南方城市定居,但毫无疑问,在这里当冰球教练,和在家乡哈尔滨大不相同。

在东北,许多小孩都是从小就接触滑冰:“对东北人来说,室外滑冰就是我们的室外体育课,比如小学现在也有冰上体育课,在一些大学(滑冰)也是必修。”但在上海,尤其是十多年前的上海,别说滑冰,即便是看到冰面,也足够让人们感到惊奇。

马晓军的冰球事业新阶段,就这样在这个对冰无比陌生的城市开始了。

上海,冰雪之翼|冰球就像我的孩子,他从小宝宝长成了少年

从无到有,上海冰球亮相全国

在南方城市推广冰球难不难?对于这个问题,马晓军回答得毫不犹豫:难。

“难在认知吧,大家对冰没有认知,完全不懂,人就是‘懵’的。”这就是当时普通人对于冰球的印象。

“对一个都没有见过猪肉的人,谈何去尝这块肉好吃不好吃,适合不适合,所以至少先要让人们见过冰球。”

“因为那时候南方也是刚刚有冰,大家对冰上运动认知都非常浅,比如说冰球、花样滑冰、速滑,大家都不明白这些项目到底有什么区别。”

为了让大家先亲眼看到冰球,马晓军和自己工作的飞扬冰上运动中心一起,通过各种方式去做宣传,比如教练们一起在室外做一些三打三的冰球展示,或者让早期的学员孩子们在节假日去做一些展示。

“让大家先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就会有人感兴趣,说我要学,慢慢这样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

马晓军还记得,在自己来到上海工作的初期,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流行微信这些通讯方式:“没有微信,没有朋友圈,也没有什么群,都是用短信跟家长沟通,就是口口相传。”

但就是靠这样最朴实的方式,冰球项目硬是一点点积累起了一批爱好者和练习者,而上海冰球的历史,也就此走向了新的时代。

受上海市体育局委托,马晓军所在的飞扬冰上运动中心组建了上海男女冰球队参加2016年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最终男子获得第六名,女子第四名。对于原本没有基础的上海冰球来说,站上全冬会舞台已是新的历史突破。

由于人数有限,已退役多年的马晓军除了当教练之外有时还要兼任队员,她坦言成绩已经能够让她满意:“毕竟我们都是业余的队伍。”

上海,冰雪之翼|冰球就像我的孩子,他从小宝宝长成了少年

练习冰球的上海少年。

冰球走进了上海人的生活

的确,相比一些有冰球运动传统的省份,上海作为南方城市并没有冰球的专业队体系,这意味着参与这项运动的上海孩子,很难走专业队体制的“传统路线”。

换句话说,这项运动的参与者,很多时候都是“用爱发电”。

马晓军说,上海冰球由于是普通的学生球员在业余时间参与,因此训练时间难以保证,小升初是一道坎,中考也是一道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节奏的转变,孩子留给冰场的时间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挤压。

“你让有升学压力的孩子一周来训练三次不现实,比如面对中考压力的孩子一周能来训练一次已经谢天谢地了。我们一个月也不如人家(专业队)一周的训练量,只能说让他们去参与。”

但对很多孩子们来说,冰球已经成为了他们难以割舍的一部分,甚至有选手在出国留学之后,依然愿意为队伍效力:“比如有全国比赛的时候,有孩子甚至是自费从国外飞回来,从海外回来训练比赛,再飞回去。”

而这样热爱冰球,愿意在冰场上拼搏流汗的孩子越来越多,正是冰球在上海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喜爱的缩影。

相比刚开始时候的需要“磨破嘴皮”给人介绍滑冰和冰球的好处,如今马晓军说,自己已经不需要再花太多精力在介绍项目上:“2005年的时候,跟所有人说冰球时对方都是一脸茫然,哪怕是当时的年轻妈妈。”

“到现在已经有很多90后、85后的家长,一说冰球,他们都知道,就算细节不了解至少他们也都见过,那些项目的好处也都不用我们再说了。”

上海,冰雪之翼|冰球就像我的孩子,他从小宝宝长成了少年

飞扬举办青少年冰球比赛。

推广冰球,就像养孩子

在马晓军的回忆中,上海冰上运动的推广和发展,和冰场的增加是相辅相成的,从最开始面积很小的商业滑冰场,到后来,越来越大、越来越专业的冰场陆续出现。

“教练的数量在随着冰场的增加而增加,上海整体的教练能力也非常强。在基础培训这一块,每一家俱乐部都有很优秀的教练团队。”

这样的趋势,并不局限在上海这一个城市。

“不只是上海,现在像重庆、成都、武汉、深圳、广州、云南、三亚、西宁……也都有冰场,比如今年的冰球U12比赛就在西宁,那里的冰场非常漂亮。”

在她看来,北京冬奥会的到来,自然是最为强大的推动力:“随着冬奥会的举办,冰场从北往南越来越多,有了冰场,有了这么多退役运动员和这么多教练的推广,不光是对推广冰球也好,花滑也好,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像以前国内打比赛,基本就是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这些队伍,现在像北京、上海、重庆、四川、深圳、广东……很多队伍都在快速崛起,而且大部分都是来自俱乐部培养的孩子,来自非专业队的体制外。”

其实这一次北京冬奥会,马晓军也早早就盘算着带孩子们去现场感受冬奥的氛围,甚至连穿的服装和加油的口号都想好了,只可惜由于疫情,现在只能通过电视转播为中国冰球队加油。

不过她也说,孩子们对冰球的喜爱不会因此而有变化,冰球运动本身的高速度、刺激性,对体质和技战术的磨练,对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才是让众多孩子和家长喜爱这项运动的原因。

从初到上海时的一片冰球“荒漠”,到如今冰球的树苗已经在此茁壮成长,在自己新的冰球生涯中,马晓军所收获的成就感并不逊色于做运动员时。

“总要从0到1,从1到10,我觉得从10到100容易,但从0到1真的很难。还是要踏踏实实一点点干,急也没有用。”

“上海冰球就像是我在养孩子一样,一点点等他长大,十几年了,终于从一个小宝宝长成了一个少年的感觉。”

责任编辑:腾飞

校对:栾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