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香港抗疫中的“圳能量”:6天部署调试50台全球顶尖设备

“报料有奖

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南都讯 记者谢宇野 近期,奥密克戎变种毒株造成香港新一波疫情,齐心抗疫成为当务之急。在此时,由深圳企业华大集团研发的“火眼实验室”再次现身香港,深圳华大员工第一时间赴港支援。

作为有丰富抗疫经验的员工,深圳华大基因汤健胜是第一批驰援香港抗疫的人员。本应休假与家人团聚的他,却和团队毫不迟疑地出发了。汤健胜在接到任务的第二天便拿到了相关证件前往香港驰援抗疫。随后,华大集团从内地紧急调配的200多名员工和100多台全球领先的抗疫检测设备陆续抵达香港,寓意为“火眼金睛”的“火眼”实验室以相当快的速度建立起来。

汤健胜先后负责过沙特、香港、佛山、厦门四地的“火眼”实验室的交付工作,这次驰援香港的“圳能量”让这位资深抗疫人员深深感慨:同事们全力以赴搭建香港“火眼”实验室的速度、盐田出入境工作人员给驰援人员办理相关证件的速度,仪器设备在深圳海关极快的通关速度…… 成了火眼实验室迅速投入使用,助力香港抗疫的关键。

香港抗疫中的“圳能量”:6天部署调试50台全球顶尖设备

华大集团员工

香港抗疫中的“圳能量”:6天部署调试50台全球顶尖设备

深圳一路“绿灯”,气膜实验室仅用10小时完成搭建

汤健胜2009年入职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是本次香港“火眼”实验室的交付负责人,他曾经是2016-2019年华大香港实验室交付负责人,疫情暴发后,他负责过沙特“火眼”实验室、佛山“火眼”实验室、厦门“火眼”实验室的交付工作,是一位“资深”的抗疫人员。

“这次香港‘火眼’实验室重启的速度非常快,仅用10个小时搭建完成。2月14日,16舱的华大气膜“火眼”实验室在香港马鞍山体育馆部署完毕。”汤健胜介绍道。

华大气膜“火眼”实验室给大家第一直观印象就是庞大的白色气膜,这些“抗疫大白”给人信心与力量。本次香港搭建气膜“火眼”实验室时,动用了华大基因在香港的气膜物料储备,同时深圳也迅速运输物料前往香港,“华大基因此前就已经在港部署充足的战略储备,而且华大基因总部在深圳,调配资源会相对迅速很多”

汤健胜告诉南都记者,从深圳紧急调配抗疫资源前往香港得到了深圳海关的全力支持。在深圳海关的协助下,相关设备得以迅速抵达香港,大大加快了香港“火眼”实验室投用的进程。

除了相关设备的调配,华大还迅速集结了200多名员工前往香港抗疫,包括设备工程师、实验室运营人员、实验师、搭建工程师、现场安全辅助人员等。汤健胜解释,因为“火眼”实验室是一体化的综合解决方案,为了更好地助力香港快速提升检测能力,华大优先选择有丰富抗疫经验的员工驰援抗疫,可以确保把深圳的抗疫经验更好地运用在香港抗疫中。

“我是第一批过去的, 相关证照的办理也得到了盐田区的大力支持。通常情况下,港澳通行证的办理需要14个工作日,但这次我在接到任务后的第二天就拿到通行证,大大加快的办证进程,这中间有各方的帮助和支持。”

香港抗疫中的“圳能量”:6天部署调试50台全球顶尖设备
香港抗疫中的“圳能量”:6天部署调试50台全球顶尖设备

与香港招募辅助人员一起过的“情人节”

2月15日投入使用的香港“火眼”实验室,不仅有华大总部驰援员工、华大基因旗下的华昇诊断中心工作人员,中心还招募了100-200名香港本地的辅助人员,这也是汤健胜印象较为深刻的细节,他原本设想,由于粤语和普通的话分别,辅助人员的培训以及工作配合可能需要甚多磨合,但令他意外的是,这些前来辅助人员跟实验室团队磨合非常快,毫无语言障碍,汤健胜记得有一个工作非常辛苦,需要搬运设备重物,本以为会无人认领,但是任务刚被提出,立即就有一位香港辅助人员主动站起来,在之后的工作里,他没有一次抱怨这个“吃力”的工作,“他们的热情、投入是关键,我记得当天是情人节,而我们一起在实验室过了不一样的情人节。”

汤健胜记得第一天到香港,不少附近居民、警察等等看他们在整理物料时,不少人会主动走过来询问,“我们可以帮什么吗?”那种迫切而热情的语气和态度,给深圳的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香港抗疫中的“圳能量”:6天部署调试50台全球顶尖设备
香港抗疫中的“圳能量”:6天部署调试50台全球顶尖设备

6天部署调试50台全球顶尖设备

本次华大集团由深圳运往香港的设备也属于全球领先的精尖设备,这些设备由例如由华大智造紧急调配的多台制造自动化设备包括,包括:MGISP-960高通量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全自动MGISTP-7000分杯处理系统、以及MGISP-NE384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仪。

复杂的编码看不懂,但它们的数据说出来却引来赞叹,例如MGISP-NE384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能够同时在15分钟内完成384例样本的核酸提取纯化,24小时提取通量超过1万样本,也就是说在10混1的采样方法中,可达到每日10万人份的提取通量。这款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仪,是全球首款投入实战的单机日通量破万的核酸提取纯化仪,在国内外实战(或根据疫情实际地多地方)抗疫中发挥中重要作用。

从2月9日开始,在香港本地的工程师就已第一时间赶往现场,随后从深圳调配前往的工程师也迅速赶到,大家通宵达旦,仅用6天时间就完成了超过50台自动化设备的安装及开机调试工作。在设备调试完成后,还有一名工程师出发前往韩国支持其他工作。其余的工程师将轮班值守,保证自动化设备24小时正常运转。

晓旺是一名抗疫新兵,来自华大集团旗下的华大智造。“我们在春节期间接到香港需要支援的消息,团队同事们积极报名,由于需要办理相关证件及证明,我从深圳出发,于13号抵达香港,与三位香港本地同事共同投入到抗疫工作中。我们工程师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测试验证和故障处理,经过连续作战,顺利交付所需设备。我们实行两班倒的工作模式,密切合作,24小时为新冠核酸检测保驾护航,”晓旺说道。

晓旺此前还参与过安徽宿州、广西东兴、深圳等地的抗疫工作。

晓旺的同事肇驰年纪轻轻,却有丰富的抗疫经验。从疫情开始,他参加了支援香港、韩国、阿联酋等多地的疫情防控工作,总是在一地的抗疫工作结束后,就匆匆赶赴下一地,现在又回到了香港。

“对我们来说,压力和挑战也就更多,这次投入的设备更多,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很多事需要我们自己扛。”肇驰说到,“6天把超过50台自动化设备搭建完成,可以想象那个工作强度有多大,我有一次连续工作了20多个小时。但是能够为香港抗疫工作做一点贡献,我觉得很有意义。”

深港同心,携手抗疫

2月15日投入使用的香港“火眼”实验室,不仅有华大总部驰援员工、华大基因旗下的华昇诊断中心工作人员,中心还招募了100-200名香港本地的辅助人员,这也是汤健胜印象较为深刻的细节,他原本设想,由于粤语和普通话的分别,辅助人员的培训以及工作配合可能需要甚多磨合,但令他意外的是,这些前来辅助人员跟实验室团队磨合非常快,毫无语言障碍,汤健胜记得有一个工作非常辛苦,需要搬运设备重物,本以为会无人认领,但是任务刚被提出,立即就有一位香港辅助人员主动站起来,在之后的工作里,他没有一次抱怨这个“吃力”的工作,“他们的热情、投入是关键,情人节,元宵节,大家都在一起度过。”

汤健胜记得第一天到香港,不少附近居民、警察看他们在整理物料时,不少人会主动走过来询问,“我们可以帮什么吗?”那种迫切而热情的语气和态度,给深圳的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月15日零点,位于香港马鞍山体育馆内的华大气膜“火眼”实验室投入使用。其单日检测能力将逐步提升至10万单管,全港单日检测能力增至30万单管,极大提升了香港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能力。2020年8月,华大香港“火眼”实验室在香港中山纪念公园体育馆首次使用,为新冠肺炎检测提供了坚强后盾。此前,华大香港“火眼”实验室运营期间,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曾11次到访。华大香港“火眼”实验室也是唯一获得“香港最优秀企业大奖2022《年度最具规模医学实验室检测服务》”的医学实验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