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走进武大靖的家,听听奥运冠军的成长故事……

今天的最美家庭故事汇

我们一起走进武大靖的家

讲述奥运冠军家庭背后的故事

走进武大靖的家,听听奥运冠军的成长故事……

武大靖母亲 吕玉香

(咱们现在要去这个冰场,是以前小的时候他滑冰的地方吗?)以前就是一个泡子似的,他就是喜欢玩,在那滑过,让我们有时间帮他完成这个心愿,建一个免费的公益冰场,让周边的孩子能去玩一玩,培养培养他们的乐趣。

走进武大靖的家,听听奥运冠军的成长故事……

让家乡热爱冰雪运动的孩子有个免费冰场可以上冰,一直是武大靖的心愿。为了完成这个心愿,2019年武大靖的父母在大靖小时候经常上冰的地方建了个公益冰场。冰场地处佳木斯的市郊,那是大靖小时候的回忆,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冰场,住在郊区的孩子也有了上冰的机会。

(每到下雪的时候大靖的爸爸)都得去清雪,我这有事,要不我也去,人多干活儿快。

走进武大靖的家,听听奥运冠军的成长故事……

大靖妈妈说,因为冰雪项目的特殊性,每年冬季都是比赛和训练集中的时候,大靖已经有十四年没有在家过春节了。能在这个时候打理打理冰场,看看练习的孩子们,就好像也看到了大靖小时候,因此一下雪,她和大靖的爸爸都第一时间去清雪。

走进武大靖的家,听听奥运冠军的成长故事……

大概能有六七万平吧,那边有雪地足球,还有冰球场,这边是速滑场,今天下雪清雪,孩子就不能滑了,每天白天这块孩子可多了。

大靖妈妈说,大靖小时候在佳木斯训练也都是在室外冰场,那时候为了不耽误上学,大靖每天4点就起床训练。零下二三十度的气温,每训练十几分钟就需要暖一下脚。

走进武大靖的家,听听奥运冠军的成长故事……

大约两年多的时间里,每天早上吕玉香都送大靖来训练,大靖练多久她就陪多久。尽管环境十分艰苦,但大靖从来没有叫过苦,也从没想过放弃。是什么让武大靖从小就对速滑有着这么高的热情呢?大靖妈妈说,这可能是命中注定。

大靖10岁那年放学回家,正好电视上演着大杨扬、李佳军的比赛,当时背着书包就在那看,看完以后他就说,妈妈这个项目真好我想学。

走进武大靖的家,听听奥运冠军的成长故事……

起初吕玉香以为这只是孩子的一时兴起,没想到接下来的几天,小小的大靖都提出了同样的想法,于是吕玉香打听到佳木斯有个业余的短道速滑队,就把大靖送去学习了。

一开始我给他买的便宜的不是他的项目的滑冰鞋,我也不懂,当时花了140块钱。那个鞋根本就不合脚,我买的还大,不跟脚,那时候孩子特别苦,穿着不合适的鞋滑冰。

走进武大靖的家,听听奥运冠军的成长故事……

明知道冰鞋不合适,但懂事的大靖从来没跟妈妈要求过什么。那时候大靖的脚长得很快,妈妈为了省钱开始给他买别的孩子淘汰下来的二手冰鞋,就这样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慢慢大靖滑得越来越好,看着大靖如此刻苦,武大靖的二伯出资给大靖买了第一双专属他的冰鞋。

走进武大靖的家,听听奥运冠军的成长故事……

大靖能走到今天也是多亏了那双鞋了,当时那双鞋加一块儿达到7000块钱,对于我们这个家庭,他爸爸当时能挣300多块钱,我当时开个干洗店,去了家里开销再去了他的伙食费什么的,也剩不了几个钱,7000块钱对我们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了。

面对家人的支持,小小年纪的武大靖更加懂事和贴心。武大靖的孝顺来源于家庭潜移默化的教育,吕玉香说,嫁给丈夫武志卫最大的感受就是武家孝老爱亲的家风。

走进武大靖的家,听听奥运冠军的成长故事……

老武家的门风特别正,你看他们哥四个对我们家的老爷子老太太,从他们儿子做到那些,自然把我们儿媳妇带动,特别孝顺这个大家庭。

家庭的和睦、家人的支持,让武大靖毫无后顾之忧,也培养了他能吃苦的坚毅性格。不放弃、不认怂的个性,成就了武大靖的奥运冠军之梦。

走进武大靖的家,听听奥运冠军的成长故事……

面对未来,武大靖的爸爸妈妈还有一些话想对他说。

我就想大靖回来以后,我们三口人能旅旅游,能多走一走,(有没有什么心愿想要完成,)我想大靖早点结婚,早点抱孙子。

(龙视新闻在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