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追电视剧《人世间》,看到雷佳音的戏份,真的是一会儿哭死,一会儿笑死。生活有苦有甜,但不要总追着一个人祸祸。
前半生埋的雷,后半生毫无意外的爆了,看着秉昆的头越来越大,观众也感觉好心塞!

养儿十五载,一朝成“他”
观众当然是旁观者清,知道楠楠的出身有点说不出口,还知道秉昆为此付出多少。
但大长脸骆士宾不管 ,他反正生子无望,只能选择夺子这一条路。
居然没有震惊,没有眼泪,周楠轻易就接受了骆士宾。
不是因为血缘,而是因为骆士宾有钱有能力,可以让周楠出国上学,过上理想的生活。
如果骆士宾是前夫,那么为孩子着想,一切都好说。偏偏是他使坏,弄断郑娟一根肋骨,成就的这一段孽缘。
周秉昆容易吗?他养着别人的儿子,带着姐姐的孩子,拖着生病的老母亲,艰难地负重前行!
为了养活周楠母子,秉昆可是偷偷地卖了祖传的镯子,妥妥滴一个为了女人不计一切的败家儿子形象。
木材厂黄了去酱油厂,一看酱油厂效益不好,马上转战报社,秉昆想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也算是削尖了脑袋往前冲。
结果他买了大房子,一家人喜气洋洋!
这时候,骆士宾来了,他不知羞耻地为周楠描绘他的商业帝国。
孩子小不懂事,瞬间心动,回家就问妈妈郑娟,他知道吗?
叫了十五年的爸爸,转口就成了“他”,怎能不让人心寒。要不说别人的孩子养不熟呢!
多年的打拼,转瞬成空
哥哥姐姐的光环太过耀眼,他们成了老父亲周志刚出门拜年的底气。
一个人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别人达不到的高度,你达到了,那么在别人眼里你就是成功人士。
穷苦出身的工人家庭,养心智比养口体更让人脸上有光,人人都爱虚头巴脑的东西。
一向老实的秉昆不乐意了:我为这个家庭付出这么多,都瞎了么?咋就没人夸夸我。
父子俩都是属牛的,一样犟。
周志刚说你考不上大学,跟家庭的拖累有什么关系,那是因为你笨,从小就不如哥姐学习好。
你在班里的那个成绩,你能考上吗?言外之意,你没那命,你就得灰不出溜,老老实实地为家庭奉献。
一个过年,周志刚对两个儿子的态度截然不同。
老大的丈人是省长,多年的亲家关系,连面都没见过。给人家送的过年礼,被原封不动退回来。
这么难堪的事情,周志刚选择自己消化,处处为大儿子周秉义着想,说他住在别人家里也难做人。而且在父子俩的对话中,他用到了“怕”这个字眼。
父亲怕儿子,说明儿子长大了,比老子强。
反观他对秉昆的态度,那就是死犟死犟的,哪疼往哪戳。
周志刚大着嗓门喊:“我说的不是事实吗?”
在这种区别对待的情况下,秉昆决定发奋图强了。考上大学那是不可能的,但多挣钱,让家人过好,对父母既养心智又养口体!
他的目标就是得到父亲母亲的认可。
你说一个工人拖家带口的,买个大房子容易吗?
这才住了几年,就被人往外赶,秉昆这是什么命?
前半生跟哥哥姐姐比,替人家养孩子,替人家照顾父母,结果被比下去。人到中年,又来个讨债鬼骆士宾,跟他比钱多。谁钱多谁当爸,这都什么道理,偏偏都给秉昆遇上。
周秉昆这么努力,买房买自行车,过上有房有车有里有面的生活,也终于得到父亲周志刚的认可。好了,房管局一句话,房子不是你的,搬家吧!
一切打回原形,多年的打拼转瞬成空。
看到这里,我真心觉得一切都是命,比什么呀!努力比不过心思活泛,善良抵不过世事艰难。
看秉昆的发小,国庆和赶超生性正直,吃苦耐劳,却还是要靠着秉昆的帮忙,艰难度日。
他们有过青春年少,那时候的理想是时光不老他们不散。如今的理想成了只有有工作干有房子住,是最大幸福。
当然,处处不如人,也要看跟谁比,比什么。
论为人处世,我心目中秉昆第一。他是一个好儿子、好父亲、好丈夫、好舅舅、好继父、还是一个好兄弟。
#人世间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