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忻州市河曲县村民实名举报山煤集团河曲露天煤矿污染后被人围殴

作者:市场导播

近日,忻州市河曲县村民杜晓菲实名举报称,由于自己举报山煤集团河曲露天煤业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严重污染环境问题,2022年1月3日,在家门口被山煤集团河曲露天煤业有限公司的5名保安围殴,造成部分身体软组织损伤,1月4日河曲县公安局受理了此案件。

忻州市河曲县村民实名举报山煤集团河曲露天煤矿污染后被人围殴

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山煤集团河曲露天煤矿污染情况相当严重,由于污染和占用耕地,山煤集团河曲露天煤矿与当地村民关系也极度紧张。

村民举报污染被围殴,谁在背后指使?

忻州市河曲县村民实名举报山煤集团河曲露天煤矿污染后被人围殴
忻州市河曲县村民实名举报山煤集团河曲露天煤矿污染后被人围殴

据杜晓菲透露,他家是河曲县旧县镇硬地峁村人,世代以务农为生。由于近年来山煤集团河曲露天煤矿开采范围迅速扩大,硬地峁村被确定为整村移民搬迁对象,但由于部分村民不满意补偿条件,移民搬迁工作并不顺利。然而,为了生产进度,山煤集团河曲露天煤矿却没有因此减缓生产速度。依然留守在村里的村民,整天生活在烟雾、粉煤灰、噪音污染的环境里。杜晓菲说,从2021年5月份开始,山煤集团河曲露天煤矿开始在他家50米距离内采取深孔爆破作业。煤灰漫天飞舞,环境污染特别严重,感觉到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他开始实名举报山煤集团河曲露天煤矿环境污染一事。

据杜晓菲提供的举报视频显示,他站在硬地峁村自己家门口,背后的山煤集团河曲露天煤矿区域内一片漫天的烟尘,明显能看出来污染情况严重,有黄黑色的浓烟冲天而起,附近的树上和地上落了厚厚的一层黑色的粉煤灰。杜晓菲称,就因为他举报山煤集团河曲露天煤矿污染,2022年1月3日新年假期,他在自己家门口被山煤集团河曲露天煤矿的5名保安拦住,不问青红皂白上来就打。围殴导致杜晓菲身体部分软组织损伤。

“这几个人我都不认识,为什么要来打我?是谁让他们来打的我?”受伤处依然青紫的杜晓菲对记者说。

环境污染严重,村民维权艰难

忻州市河曲县村民实名举报山煤集团河曲露天煤矿污染后被人围殴

据杜晓菲透露,1月4日,他再次回到村里时发现,自己家的房子已经被挖成了孤岛,回家的路变成了数米高的悬崖。杜晓菲称,他家的房子和养殖大棚从未与山煤集团河曲露天煤矿签署过任何协议。

杜晓菲告诉记者“我是山西省河曲县旧县镇硬地峁村人,山煤集团河曲旧县露天煤业有限公司在2019年7月份把我位于硬地峁村长梁沟的三棵杨树强行挖毁,2020年六月份该公司又把我位于硬地峁村,灰窑沟的24.61亩林地强行挖毁,林地内有松树32000棵,该林地是1983年硬地峁村集体拍卖时,我父亲跟我村另外一个人合资购买,林地至今29年之久,2021年六月份开始到现在,该公司一直在我家门口采取深孔爆破作业,现在其中一间房子被炸开一米左右的窟窿,剩下的房子也是千疮百孔,到处都是裂缝,已经有很大的安全隐患,2021年11月份,露天煤矿打着保供的旗号又把我家门口的五十多棵杨树,榆树全部强行挖毁,不仅如此,露天煤矿对我的房屋,采取断水,断电,断路,现在回家需要爬上四米高的悬崖才能回去,物资补给全部需要绳子才可以调上去,2022年一月三号我在家门口被山煤集团河曲旧县露天煤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忠心安排的五个戴口罩的黑衣男子把我打了,2022年一月三十号新年的时候我去父亲墓地祭拜,去了发现墓地也被刘忠董事长安排的施工队给挖毁,已经完全没有墓地的影子了”。

记者发现,原来回硬地峁村的路口也被挖断了,路口被两块巨大的石块堵住,根本无法通行,多位村民对此极度不满.

忻州市河曲县村民实名举报山煤集团河曲露天煤矿污染后被人围殴
忻州市河曲县村民实名举报山煤集团河曲露天煤矿污染后被人围殴

站在硬地峁村,脚下就是山煤集团河曲露天煤矿的矿区,村子被挖下去数十米的悬崖,只见矿区内浓烟滚滚,煤灰、烟尘呛得人睁不开眼,附近的地上树上落了厚厚的一层黑灰。村民告诉记者,现在还不是污染最严重的时候,每当放炮的时候,那景象堪比世界末日,烟尘遮天蔽日。

“几乎每天都有那么一两回,举报无数次了,也没有人管管”

据知情人士透露,山煤集团河曲露天煤矿是大企业,县里单位都不敢管,这样导致了有些人肆意妄为。

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再受到侵害,从正月里开始,杜晓菲就搬回了村里断水断电,摇摇欲坠四面漏风的老窑洞里居住,用自己的生命守护家园。

“除非把我埋了,否则别想偷偷地把我的家铲平”杜晓菲红着眼睛对记者说。

村民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命财产不受侵犯,举报企业污染环境,企业居然出动保安殴打举报人,如此做法令人费解。当今是法治社会,不是谁的拳头大就谁厉害。地方政府应该站好自己的位置,切实保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保障治下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将持续关注,追踪报道。

来源▼

忻州市河曲县村民实名举报山煤集团河曲露天煤矿污染后被人围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