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探险石老公村的老豹洞2月17日下午,约了骑友一起骑车进山,1点半在会展中心广场集合,经高村、庙口、前嘴,准备骑至石老公村

作者:天高云淡路坦

探险石老公村的老豹洞

2月17日下午,约了骑友一起骑车进山,1点半在会展中心广场集合,经高村、庙口、前嘴,准备骑至石老公村,去探险去了几次都没探险成功的老豹洞——有没有什么能像狮子洞、白虎岩寺那样,让此洞叫做老豹洞的标志性自然景观!

去石老公村的路大都在山沟里因山就势,曲折盘旋。去年夏天的大洪水冲毁的部分路段,还未大修,是临时的碎石路面。然而,石老公村至灵山的道路,经去年春上扩修重建,路面平整,路况甚好!只是到临近老豹洞的那个陡坡,受到了去年大洪水的冲击,毁了十几米,略有点坎坷。

拐了一个陡弯,来到了上老豹洞的小路那儿,上老豹洞的山间小路起点,也因修路遭到破坏而变高不好攀援了,一时找不到上去的合适登临点。原来就不怎么起眼,容易被人忽略的小路,更不容易被人找到了!要不是我过去来过一次,知道具体地方,还真要茫然了。

山区峡谷里有点冷,我们把骑行进山发热时脱下的罩衣,又翻出来重新穿上。找到了一个堆有几块杂石的地方,我们几个拽着灌木,互相帮扶着,攀上去了这一个堵路的小小“悬崖”,踏上了有人为安放痕迹的不规则简易石阶,深一脚浅一脚的,沿着陡峭山崖边缘的羊腸小道,胆战心惊的七绕八拐,好不容易看见了黝黑的洞口。当我想要拍张照时,竟发现在山下换衣服那会儿,把手机忘在山下的自行车包里了!嗨,又白来一趟,只能把洞里洞外的景色,看在眼里向朋友叙说分享了。

洞口有碎石堆砌的墙,简陋的木门挂着一把没有上锁的黄锁,洞内一张扔有散乱被褥的小床,一旁堆放了零乱的生活用品,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还长有霉菌。虽有两处垂挂着节能灯泡,但找不到电源或开关。看来,已经很长时间不曾有人在此居住过了。

我们举着电筒,上下左右的照着,观察着洞顶洞壁上千姿百态的石纹石笋,期望发现那个能让此洞称作老豹洞的豹形景观。洞宽二三米,洞高三米五米不等,呈倒心[心]形。约走了二三十米,洞的尽头有张蒙了块黄色绸缎的供桌,桌面上有香炉烛台,洞壁洞顶的融岩被熏的乌黑油亮。我们几个左观右看,极尽发挥想象力,也没有发现哪一处的岩石或融岩,有一丝一毫的豹子影像!

洞底向左有一个拐弯,洞底有半米多厚渲乎乎的土层,十来米深,宽窄不一,最宽处约四、五米,洞高也有三~五米。虽有几处融岩石笋被人为敲掉的遗痕,但也没有发现类似豹形的影像。

我们有点遗憾,准备出洞。一边往外走,一边回头再用电筒再照再观察,生怕误漏了。但最终出了洞,也没收获发现。下山时,两个骑友沿山腰横向绕了几十米,从另一处顺碎石沟下山。我则从有人踏出来的原路返回。结果,我们两路基本同时到达在山下停放我们自行车的地方。

我从车包里拿出了手机,拍了周围景象,约下午4点的时候,和骑友一起踏上了返程。在石老公村外,遇到了一辆三轮车,一对老年夫妻在装成梱的碎枝条。我打了招呼,询查老豹洞的名称来历传说,均摇头不知,说不出所以然来。只好作罢!

和骑友再骑车出山下坡,一路顺风!到家5点半。

全程往返,四个小时,共计55公里。

探险石老公村的老豹洞2月17日下午,约了骑友一起骑车进山,1点半在会展中心广场集合,经高村、庙口、前嘴,准备骑至石老公村
探险石老公村的老豹洞2月17日下午,约了骑友一起骑车进山,1点半在会展中心广场集合,经高村、庙口、前嘴,准备骑至石老公村
探险石老公村的老豹洞2月17日下午,约了骑友一起骑车进山,1点半在会展中心广场集合,经高村、庙口、前嘴,准备骑至石老公村
探险石老公村的老豹洞2月17日下午,约了骑友一起骑车进山,1点半在会展中心广场集合,经高村、庙口、前嘴,准备骑至石老公村
探险石老公村的老豹洞2月17日下午,约了骑友一起骑车进山,1点半在会展中心广场集合,经高村、庙口、前嘴,准备骑至石老公村
探险石老公村的老豹洞2月17日下午,约了骑友一起骑车进山,1点半在会展中心广场集合,经高村、庙口、前嘴,准备骑至石老公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