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湖南“开学第一课”受追捧,听听背后的故事

作者:三湘都市报

三湘都市报2月17日讯(通讯员 阳锡叶 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黄京)“我是一个身在偏远县城的少年,‘开学第一课’好像一束光照亮了我的世界。” 2月16日是春季开学第一天,晚上8点,湖南省近1000万名中小学生同上一堂课——“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开学第一课《少年的我》。在看完直播后,隆回县东方红小学74班的陈禹棋同学十分振奋和激动。

湖南“开学第一课”受追捧,听听背后的故事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复兴的未来使命要靠他们来担当。大课播出期间,正值北京冬奥会举行,一大批“00后”年轻人在赛场上崭露头角。他们以充满自信勇敢追梦的崭新形象,走上了与全世界青年同台竞逐的闪亮舞台。这堂开学第一课正是以“少年当自强,一起向未来”为主题展开。

2019年以来,湖南致力于探索新时代中小学网络思政育人的新模式,打造学生爱看、传播到位、深入人心的网络金课,“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应运而生。截至2022年1月,“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的学习人次已经超过10亿,受到了广大中小学生的热烈追捧。

湖南“开学第一课”受追捧,听听背后的故事

全省中小学生共上一堂课

今年春季开学第一课由“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总班主任、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郭晓芳主讲,分为 “少年时光” “少年担当” “少年启航”三个章节,结合影视化手段,借鉴综艺形式,通过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舞台呈现与视听感受,给观看者以内心的震动,也为青少年喜闻乐见。

当晚8点,全省近1000万中小学生准时坐到电视机前收看大课,全网点击数据突破3000万。

“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远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和航天员汤洪波以视频形式,给同学们发来寄语,勉励同学们仰望星空,心怀梦想,新时代新征程再出发,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美好,让许多坐在电视机前的小观众不禁欢呼。

在大课教学中,总班主任老师郭晓芳娓娓道来,激励同学们要勇于担当,做新时代的好少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远大目标而努力。从古人劝学励志的名篇,到当代学生的双减故事,一堂大课,就是一顿丰盛的教育大餐。武术表演虎虎有生气,青春洋溢的合唱《少年中国说》,亦庄亦谐的相声表演《诗词里的少年》,群体朗诵《沁园春·长沙》更是让人心潮起伏。

郭晓芳介绍,为了让课堂更贴近孩子们,大课里的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在育人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思政课具备了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于鼓励同学们争当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来自隆回县滩头镇中学329班的曾艺祺同学在观看感中说:”对我来说儿时在课本上接触过曾经的航天梦是那样陌生遥远。”而看到航天员叔叔阿姨发来寄语后,“我感觉到,它变得十分亲切 好似‘身临其境’。航天梦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又大多数可能的事情,可以通过努力梦想成真的事情。”

远在新疆吐鲁番的师生和同学们,也通过网络直播收看了大课。 “我心潮澎湃,在骄傲于祖国强大的同时,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的含义。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鄯善县育才学校学生李想说。

湖南“开学第一课”受追捧,听听背后的故事

高举网络思政旗帜

为什么要在全省上这样一堂大课?

近年来,湖南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说教式、灌输式的育人方式仍然存在,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学校还存在育人资源匮乏、育人内容陈旧、育人合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更要引起注意的是,网络不良信息的滋生和蔓延已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湖南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副处长甘文波说,2018年省教育厅曾做过一次调研,发现近年来发生在湖南未成年学生身上的极端事件,大多与网络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因此,如何通过网络加强中小学生思政教育,成为湖南省教育厅思考的重要课题。2019年11月,一堂以中小学思想政治课为特色定位,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传播渠道,以思政德育、心理健康、生命安全、科技探索、文化艺术、法治教育、家校共育等为育人课程,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省级网课——“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应时而生。

与此同时,湖南构建了“1+3+N”(现为“1+100+N”)授课模式。“1”为主校,设在湖南教育电视台演播厅;“3”为互动分校,每堂课轮流接入3个县(市、区)的各1所学校,与主校进行同步互动教学,分校以农村学校和教学点为主(“100”是指100所芙蓉学校);“N”为全省其他学校,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和电视频道同步收看“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

“我们就是要高举网络思政旗帜,掌握网络育人主动权,旗帜鲜明地在网络阵地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夏智伦说。

让“网课”成为“网红”

“枯燥”“学生不爱学”是思政育人面临的最大难题。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聚焦“让学生爱看”这一核心问题,借助部门和媒体合力,针对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好动的认知特点和行为习惯,大胆创新、反复打磨,以影视化的表现手法,在育人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寓教于乐”求创新,实现“思想红”与“流行红”相统一,使思政课具备了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如在今年开学第一课《少年的我》中,《冬夜读书示子聿》就用书法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告诉大家做事情和做学问都需要坚持,不懈努力,书本上的知识都需要经过实践的经验,不能纸上谈兵;《诗词里的少年》用相声这一艺术形式,让大家懂得惜取少年时、珍惜宝贵光阴。

为进一步拉近思政课与学生的距离,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还广泛邀请在各领域有所建树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与学生对话。郭晓芳告诉记者,今年春季课堂,为了与神州十三号三位航天员进行连线,她多次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建平联系,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最终为孩子们送来了新年的幸福与惊喜。

“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开创了台、网、端、微一体的全媒全网新课堂,去掉中间环节,实施精准推送,有效破解思政德育工作抓手不多不实等难题,全省一盘棋,共上一堂课,确保全省学生人人能看到、个个受教育,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牢牢掌握了网络育人主动权。

陈禹棋同学在看完《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开学第一课后十分激动地说,习近平爷爷的寄语、张国祚教授的勉励、航天员叔叔的礼物、郭晓芳老师的教诲,还有精彩向上的节目,都让我无比激动和振奋,让我想走出去看到更广阔美丽的天地。少年的我和你,加油!一起向未来!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汤洪波在参与开学第一课后说:“昨晚的大课我看了直播,觉得课堂的形式、内容非常好!难怪‘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的收视率那么高!这是真正地在用大家喜爱的方式,将爱科学、爱航天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总班主任老师的课堂影响力很大,增强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对科学的热情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所以我看完甚感荣幸!我们是在真正为孩子们做意义深远的事情,我个人也由衷期待,以后有机会能更多地参与到您的大课中去,为孩子们做力所能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