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天才少女、爽文女主、别人家的孩子,哪个才是真实的谷爱凌?

作者:热点烽火台

今日上午,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决赛

中国选手谷爱凌以95.25分夺得冠军,2金1银完美收官!

天才少女、爽文女主、别人家的孩子,哪个才是真实的谷爱凌?

“天才少女”的力量

断崖式夺冠,成绩从未下过榜单第一。

整场比赛最热门的争夺不是金牌,而是银牌。

U型池来到谷爱凌统治时代!

有网友表示,原来这才是强项,狠狠地懂了。

事实上,谷爱凌这项最拿手的U型场地比赛,是一项难度与观赏性极强的勇敢者游戏,属于最危险的一项,极限运动中的极限运动。

中国选手张可欣就在本次比赛中,为了挑战高难度动作,出现失误,摔倒在赛道上,医护人员进行长时间的现场诊治,张可欣才得以滑离赛道。

张可欣摔倒后,解说王智珣就表示,U型场地摔起来是实打实的,选手可能会摔到平台,也可能落到池底,都是很强的冲击,没有一点缓冲时间。

因此大多数选手都只参加了U型场地技巧赛一个项目,而谷爱凌却身兼三项雪上项目,并且全部拿到奖牌。

谷爱凌的冬奥夺冠路,让众人不禁惊叹“天才”的力量。但这些“天才”闪光点,都来自每天的训练、努力、摔倒、失误、学习过程和热爱。

当别的小孩子还在和父母撒娇时,她就已经开始在车里一边看书学习,一边赶去训练。拖着全身伤痛的身体站在训练场地中,只要能站起来,就要去训练。

除了这种“玩命”的努力,谷爱凌还把平衡时间达到了极致。

她在比完坡面障碍技巧资格赛结束后,顾不上吃饭,急着赶到U型场地进行训练,所以观众才看到她在比赛间隙吃韭菜盒子。拿下银牌后,她也是一边接受采访一边吃肉包子,然后还要赶下一场去训练。

可以承认谷爱凌确实是一个天赋型选手,达到了天花板的程度,但如果不去努力,任谁一辈子也够不到天花板。

作为观众,我们为她的天赋喝彩,但也要向她走过的每一步致敬。

天才少女、爽文女主、别人家的孩子,哪个才是真实的谷爱凌?

“爽文女主”的神化

承认谷爱凌的天赋和努力不难,但想要叫停背后汹涌的情绪,很难。

这位“天才少女”背后,不仅有顶流女星都羡慕不已的商业价值,还承载了全社会民众的期待。

2003年出生的谷爱凌,不仅是世界冠军,还是SAT考试1580分(满分1600)学霸,被斯坦福大学录取,于是她成了中国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家庭背景上,全家人都有北京大学、哈佛大学等国内外名校的背景,自己不仅是顶尖运动员,还是时尚模特,拥有上亿的商业版图,更重要的是颜值高。

于是在观众的眼里,谷爱凌又成了“大爽文女主”。

单亲家庭的谷爱凌,从小在妈妈和姥姥的培养下长大,不仅在学业、事业上双丰收,性格上更是无懈可击。

于是谷爱凌成了网友眼中最强的女权主义代表,甚至有人将谷爱凌的成功归于没有父亲的陪伴,证明了父亲的多余和失败。

除此之外,谷爱凌最与众不同的是她归化运动员的背景,虽然从小在美国长大,但她能说一口流利的北京话,喜欢中国的美食,甚至刷过海淀真题。

谷爱凌的中国胃、中国心和被中国卷子“洗礼”过的中国娃背景,一瞬间抓住了所有中国民众的目光,激发了大家热烈的民族情绪。

谷爱凌身上的所有闪光点,满足了不同年龄层大众内心的所有期待,看似是对谷爱凌的喜爱,实则是从谷爱凌身上,投射自我的期待。

这种期待将谷爱凌进行了完美的神化,谷爱凌的一切成就,都与有荣焉。

但试想,如果谷爱凌“跌落神坛”,如果那场精彩绝伦的1620失误了,她还能享受到如此待遇吗?

天才少女、爽文女主、别人家的孩子,哪个才是真实的谷爱凌?

作为人,最害怕的就是被迫神化,没有缺点。

因为一旦出现一丝失误,后果将会“万劫不复”。

“央视女神”王冰冰,因为四级不及格、离过婚,惨遭人肉网暴。

“亚洲飞人”刘翔,因为脚伤,无奈退出比赛,他从中国田径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变成了中国田径史的耻辱。

还有东京奥运会为中国夺得首金的杨倩,因为爱好收集耐克鞋,让她从金牌英雄,跌落为向西方势力低头的“跪族女孩”。

这些正是“神化”带来的副作用。

当人们以完美的标准要求一个人,那么她可能存在的任何污点,都会比曾经获得的所有成就更吸引人。

大众给予她的容错率,也会严苛到极点。

年轻的谷爱凌深知这一点,她在纪录片《我的时代和我》中提到:世界只能看见我的一面或者两面。

所以她才会在大跳台比赛中挑战超越自我的高难度动作,即使面临失败,没有拿到金牌,也无所畏惧,因为这才是真实的她。

她不想活成一个被供奉的、被神化的天才少女。

她更想鼓励每一个人,首先成为自己,打破局限,勇于尝试。

天才少女、爽文女主、别人家的孩子,哪个才是真实的谷爱凌?

“女性运动员”的发声

18岁的谷爱凌,不仅对自我认知清晰,对女性在体育界的困境,理解得更为透彻。

谷爱凌曾经参加自由式滑雪比赛,发现男子冠军和女子冠军的奖金有着天壤之别。

女子冠军通常得到600美元,男子冠军则有12000美元。

12岁时的谷爱凌立志打破对女性运动员的刻板印象,她在演讲中鼓励女性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用行动告诉男生,女生也和他们一样强大。

她“铁打的龙须刘海”就是因为在以男性居多的U型场地项目里,怕别人看不出来自己是女孩,所以一直保留这个发型。让大家发现女孩在U型场地技巧赛项目里,也能滑得很好。

谷爱凌对女运动员的发声,是因为她看到了不平之处。

东京奥运会官方发放的媒体手册里显示,媒体对女运动员的高频率形容词有:年纪大了、老了、已婚。而对男运动员的高频率形容词却是:快、强、打败。

尽管女性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会遇到层层阻碍。

但好在,那些在竞技体育赛场上闪闪发光的女孩子们正在突破重围,

在北京冬奥会2892名参赛运动员中,有1314名是女性,女运动员参赛比例由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41%上升到了45.44%,成为女运动员参与项目最多的一届冬奥会。

从谷爱凌、范可新,到王濛、徐梦桃,她们身上的女性力量,让更多的女孩知道,女性可以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可以去到任何一个地方和领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