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科学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ICSU)发布的《出版惯例、指标及同行评审在研究中的角色》提出,公平、公正、严谨的评审是保证科学出版和科学评价质量的重要因素。国际科学编辑委员会(The Council of Science Editors,CSE)提出论文评审中应该遵守的原则包括:
1)对论文内容保密;
2)建设性批评意见;
3)审稿人具备相应的学术能力、公正和诚实、披露利益冲突、审稿时效和回应。
1
同行评审不当行为的表现形式如下:
1)以学术权威身份打压超越自己的创新、打压潜在对手,试图控制学术领域;
2)违背评审的保密性;利用保密信息来获得个人或职业的利益;
3)使用所评文件的观点;
4)提出带有个人偏见的批评意见;
5)评审中不如实地叙述事实;
6)不公平地批评竞争者的工作;
7)提出可能支持评议人自己工作或假定的变动;
8)没有披露可能会被排除评议程序的利益冲突;
9)不合理拖延评审过程。
研究论文提交给期刊评审后,作者、编辑、审稿人、出版商都应该遵守保密规则,不得对外公布、暗示或披露论文内容、作者、编委或评审意见等重要信息。有研究者认为评审中存在“黑匣子”问题,为解决评审不透明状况,近年来在开放评审策略上有些新的实践和尝试。
Springer Nature于2018年10月推出出版前作者服务平台—— In Review,开放展示投稿、评审和编辑流程。In Review使用透明的编辑检查清单帮助作者展示自己论文的学术诚信承诺;提供详细的同行评审时间表,让作者在稿件送出评审后可实时查看该稿件状态;稿件在评审过程中也能随时将之与人分享,和其他同行讨论;提早分享论文可能带来新的获益——提早获得引用和合作机会。In Review能让科学共同体深入了解特定稿件的同行评审流程,关注和评论新出现的科学思想。
2
什么是利益冲突
当研究成果因经济、职业发展等次要利益的介入,而可能产生偏颇,就是所谓的利益冲突。
利益冲突并不总是指向学术不端。挑明稿件背后的种种关系,和尊重读者的知情权,目的都是让科研尽可能的透明与公正。
3
哪些人需要披露利益冲突
一些例子
1)论文作者及其单位的专利、专利申请可能会因文章发表而获利;
2)文章发表之后可能会对项目金主的营收产生影响(一切提供设备、差旅费用、劳务报酬等物资的第三方机构都可以被定义为金主);
3)论文作者及其亲友持有的股票等流动资产的价值可能因文章发表而变化;
4)项目成员中有来自可能因文章发表而获利的机构员工或前员工;
5)文章发表与否会对审稿人在同领域的研究成就产生影响;
6)审稿人挂了名誉顾问、名誉董事等头衔的企业可能因文章发表而得到收益······
多数主流期刊依照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的建议给利益冲突下定义,由于各家期刊有着细数的差别,所以无法在此逐个例举。
如果实在不能分辨到底有没有利益冲突,不妨参考Nature给出的建议:“如果你在论文发表后被人揪出没声明过的财务关系,并会为此感到难堪,那你可能就涉及了利益冲突。”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