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北京冬奥会上有群滑雪高手,不参赛却最擅“生命竞速”

“我的生活里几乎只有两件事:一是手术,二是滑雪。”位于海陀之巅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有一群身穿醒目橘红色马甲的“滑雪高手”,他们在冬奥赛道上驰骋,却不参加任何比赛项目,只为救死扶伤。

北京冬奥会上有群滑雪高手,不参赛却最擅“生命竞速”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医生李锐是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医疗队中的一员,他与其他四十余名“滑雪医生”一起在冬奥赛场上开展着“生命竞速”般的救治。

2018年,北京征招滑雪医生,为冬奥会打造一支高山滑雪医疗救援队伍。当时拥有近11年雪龄的李锐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报了名,凭借着过硬的医疗技术和丰富的滑雪经验,他顺利通过选拔,成了高山滑雪医疗队中的一名“滑雪医生”。

“要想在落差极大、地形复杂的冰状雪赛道上快速到达出事地点,为运动员施救,过硬的滑雪技术是基础。为此,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李锐说,从救援知识到滑雪技能,从外语能力到应急演练……再随后的三年里,李锐与队友们一起参与了全方位的赛前培训。

北京冬奥会上有群滑雪高手,不参赛却最擅“生命竞速”

室外训练在极寒的冬天进行,山顶温度低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阵风可达八级,李锐的脸被严重冻伤,肩膀也被摔伤过。“大概五个队友中就有一个曾是‘伤员’。”李锐轻描淡写地说,但大家都没放弃,康复后立马回到训练中。

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后,李锐走上了真正的冬奥赛场。在本届冬奥会的高山滑雪项目中有一条2.5公里长的赛道,地形复杂,落差可达800米以上,赛道设计难度更是位居世界第五。其中,有一处坡度最大的山坳被称为“海陀碗”。“这个赛道弯度非常大,像一个胳膊肘,运动员要在这里拐一个90度的弯。”李锐说,这无疑是一个重点医疗点,他就驻守在这里。

在一次男子滑降比赛中,一名运动员在高速中失误摔倒,冲出赛道,在雪道上滑出几十米。高山滑雪医疗队立即对其展开救援:背负20多斤的急救包在短时间内达到现场、检查伤情、包扎固定、转运伤员……仅不到半小时,受伤运动员就被转至定点医院进行救治。

对李锐而言,这种争分夺秒的“生命竞速”,他已经数不清经历了多少次。原来,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李锐就作为医疗人员驻守在赛道旁,参与了现场救援。

北京冬奥会上有群滑雪高手,不参赛却最擅“生命竞速”

14年后,50岁的李锐将手术服换成滑雪服,再次出现在了冬奥会的救援一线。“两次站在奥运主战场上做医疗保障,这是我一生中的高光时刻。能用专业技术和爱好为国家做点贡献,很有意义。”李锐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