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国一奇书不受重视失传600年,却在日本引轰动,三次被定为国宝

中国上古时期的书籍,能撑得起奇书之名的也就三本,一本是《山海经》,到现在也不知道这本书是何人所做,里面那些记载的异兽还有地图,在现代竟然也能找到相似的!

我国一奇书不受重视失传600年,却在日本引轰动,三次被定为国宝

还有一本是《易经》,这伏羲八卦是真的神奇,竟能通过八卦来预测未知的事情,很多人说它是封建迷信,但现在被证实它是超科学!

剩下的一本就是《黄帝内经》。

我国一奇书不受重视失传600年,却在日本引轰动,三次被定为国宝

作者之奇特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 。

现在对于这作者到底是谁,到底成书于什么时代,还没有明确的证实,考古学家也在进一步研究。

我国一奇书不受重视失传600年,却在日本引轰动,三次被定为国宝

内容之奇特

很多人会有疑问,《黄帝内经》成书这么早,那里面那些人体的内部构造,还有很多医术,甚至和现在的医术没有什么差别,这是为何?难道古人那时候就已经拥有很高超的技艺了吗?

我国一奇书不受重视失传600年,却在日本引轰动,三次被定为国宝

失传600年后却在日本引起轰动

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战败,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蹈海而死,南宋灭亡。南宋灭亡后,杨上善编纂的《黄帝内经太素》散佚,自此成为绝响。

600多年后,日本文政三年(公元1820年),日本京都名医福井榕亭在整理家传古籍时,找到了一部手抄本《黄帝内经太素》,这一发现立刻在日本引起轰动。

我国一奇书不受重视失传600年,却在日本引轰动,三次被定为国宝

十年之后,日本仁和寺宫中又发现了一部《黄帝内经太素》残卷,经过整理共得到了23卷。

全世界仅仅有2部在流传,明治和昭和年间,日本天皇先后三次将《黄帝内经》定为国宝。

中国人没想到,中国的奇书,失传后竟然被日本三次定为国宝,这件事情传到中国人的耳朵里,也立马引起了轰动,中国学者想着能够把国宝迎回国内,可是这个提议却被日本拒绝了!

我国一奇书不受重视失传600年,却在日本引轰动,三次被定为国宝

杨守敬新编印《黄帝内经》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国内出现了鄙视汉学的风尚,很多古籍都纷纷流出,这可是个大好的机会,中国著名藏书家、驻日钦使随员杨守敬马上行动起来,倾家荡产收购这些汉籍,并重点向日本仁和寺宫求购唐代影抄版《黄帝内经太素》典籍。

我国一奇书不受重视失传600年,却在日本引轰动,三次被定为国宝

经过几番折腾,勉强得到了手抄板的残卷,回国后,杨守敬和医学家好友萧延平一起呕心沥血校勘、补缺、注释,足足用了20多年的时间,并且还多次往返日本求证书中细节,最终,在两个人努力下,完成了《黄帝内经太素》的修订与刊印。

我国一奇书不受重视失传600年,却在日本引轰动,三次被定为国宝

现在我们市面上看到的也是那时候的版本,基本上就是根据杨守敬编印的版本演变而来的。

南怀瑾说,“《黄帝内经》不只是一部医书,它是包括医世、医人、医国、医社会,所有的医的书”。

最关键的是还能学到技艺背后的学问和道理,它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未雨绸缪,提前预防,总比出了事情再解决简单许多,这就像对自己的身体一样,在平时注意一些,会比得了病再后悔强很多!

还有很多人想要学习这本书,但是碍于文言文,根本读不懂。

我国一奇书不受重视失传600年,却在日本引轰动,三次被定为国宝

我一般会建议大家看一看《图解黄帝内经》。

这个版本的是《黄帝内经》重新回到我们国家之后,修订出版的版本,成立于1980年的中央级出版社,也是国家唯一出版中医古籍的出版社。

因此大家可以放心翻看里面的一些技艺,除此之外,这里面是白话文,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将版本用白话文给大家解释,关键是还有几百张彩图,这样大家看的时候图文结合,更容易看懂!

还结合了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这样能让我们实际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是真正能用得上的奇书宝典!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