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豆包小姐姐”摸冬奥奖牌:这也太沉了!

(观察者网 讯)马耳他单板滑雪运动员珍妮丝·斯皮泰里(Jenise Spiteri)来了一趟冬奥会,因为爱吃豆包,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豆包小姐姐”。

这几天,珍妮丝在奥运村到处“溜达”和“社交”,顺带在网上全方位的展示北京冬奥会的各项优点。

最近,她13日在tiktok上发第一条视频更是从国外火回国内——视频里,她正在和一名西班牙选手聊天,并询问对方口袋里都有什么。让人惊讶的是,这位运动员竟然掏出了一枚银牌。珍妮丝伸手碰了一下,感慨道:“哇,我碰到奥林匹克奖牌了。”随后,她把奖牌放到手心,惊叹道:“天哪,这也太沉了。”

“豆包小姐姐”摸冬奥奖牌:这也太沉了!

北京冬奥会上,马耳他代表团运动员珍妮斯·斯皮泰里因在比赛间隙吃豆包走红网络。

2月9日上午,她在冬奥会单板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资格赛中出场。等待分数时,她从口袋里掏出了半个豆包,一口一口吃掉后,朝镜头竖起了大拇指。

“豆包小姐姐”摸冬奥奖牌:这也太沉了!

她还表示:“我第一天来就吃到豆包,然后意识到每顿饭都有,所以早中晚三顿饭都会吃。”

“我最喜欢的中国小吃是芝麻球,油炸的,外面是芝麻籽,很有嚼劲,里面是豆沙,我可以吃100个。”

随后,她为了参加奥运会实现梦想,一年中有好几个月睡在冰冷的面包车里、背着装备徒步上山以省下乘坐缆车的钱等“事迹”也走红了。网友们亲切地称呼她为“豆包小姐姐”。

这两天赛程不忙,珍妮斯也开启了在冬奥村“逛吃逛吃”的生活,顺带还开启了“宣传模式”,在短视频软件TikTok上各种秀。

13日,她发布了一条“冬奥奖牌好沉”的视频,点击量迅速蹿升,视频也火回国内。

视频里,她正在和一名西班牙选手聊天,并询问对方口袋里都有什么。让人惊讶的是,这位运动员竟然掏出一枚银牌。珍妮丝伸手碰了一下,感慨道:“哇,我碰到奥林匹克奖牌了。”随后,她把奖牌拿到手里,惊叹道:“天哪,这也太沉了。”

“豆包小姐姐”摸冬奥奖牌:这也太沉了!

的确,北京冬奥奖牌的质量,那可是“杠杠的”。

据上海市体育局1月8日介绍,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获奖奖牌是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标志性视觉载体,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奖牌生产是筹办备赛工作的关键一环。北京冬奥会每一枚熠熠生辉的奖牌,都要经过18道生产工艺和20道的质量检验,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制造的风采。

而这些奖牌,是上海造币有限公司在北京冬奥组委的指导和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的带领下,历时16个月完成的。

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部长陈宁在1月7日的奖牌验收仪式上表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这些奖牌将跟随获奖运动员,撒播到世界各地,展示中国精神,讲述中国故事。”

另据光明网2021年10月27日报道,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奖牌的设计也大头来头。

2020年5月,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设计方案面向全球征集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杭海与产品设计专业教师李文龙、首饰专业教师刘骁以及几位美院的学生组建了奖牌设计小组。根据“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的概念,李文龙、刘骁带领部分学生创作了以玉琮为基本造型的奖牌设计方案,尝试在形态优化与新材料的选用等方面有所突破。经过反复研讨,设计小组确定了“五环同心”系列方案。此后又经过一个月的紧张设计与打样,最终在2020年6月底提交给北京冬奥组委八套奖牌设计方案。“五环同心”方案入围后,他们把四种纹样简化为两种,一种是祥云纹,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核心图形祥云一致,体现了北京奥运遗产的延续性;另一种是冰雪纹,源自中国传统纹样中的冰梅纹,将梅花换成雪花,以体现北京冬奥会冰雪运动的特色。奖牌正面取意古代天文图,增加24颗星星及其运动轨迹,象征着浩瀚无垠的星空,也象征着冰雪健儿群星璀璨、再创辉煌。同时奖牌正面每一环做了起伏处理,以体现冰雪赛道的意象。

“豆包小姐姐”摸冬奥奖牌:这也太沉了!

图片来源:@北京2022年冬奥会 微博

“豆包小姐姐”摸冬奥奖牌:这也太沉了!

除了奖牌,北京冬奥会的颁奖花束也不简单——“海派绒线编结技艺”上海市级传承人、恒源祥绒线编结师励美丽是这次花束编结项目的负责人之一。花材经过造型和捆扎成花束高34厘米,胸径24厘米,花束手柄的蝴蝶结丝带上印有“BEIJING2022”字样。

“豆包小姐姐”摸冬奥奖牌:这也太沉了!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