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生命历程--一个60后的酸甜苦乐 第一章第二节 难忘的新年

作者:淡定百灵鸟5Z

火宏小时候最盼望过年了,过年可以吃肉、吃饺子、吃白馍,可以穿新衣服,还能听到鞭炮声,是小伙伴们最高兴、快乐的时候。

进入腊月就天天盼着,腊八可以吃到腊八饭,腊八饭是除了水以外八种粮食做成的,有小米、红枣、花生、玉米、红薯、绿豆、江豆、红豆等。腊月初八天不明就要起床煮饭,煮好后先往院内枣树上涂抹腊八饭,以祈求来年还能吃上腊八饭,然后一家人一起吃,那个香甜啊,多少年也忘不掉。

腊月二十几更是天天念叨,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宰个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啥都有、三十退皮、初一撅屁股作揖。

二十三祭灶关,过祭灶关必须家里人齐才能过,少一个人也不能过。相传老灶爷二十三晚上上天,初五早上回来,祭灶就是为老灶爷送行,让老灶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要放炮、烧香、磕头、吃祭灶糖。火宏只对吃祭灶糖感兴趣。

二十四扫房子,腊月二十四全家大扫除,母亲和姐姐们用围巾将头包好,把屋里的东西全部搬到外面,从房顶、墙壁、地面等格格姥姥平时扫不到的地方都清扫干净,不留一点死角。然后将案板、锅盖、擀面杖等厨房用品清洗干净,再把物品重新搬回屋内,将窗户纸和床里墙上换上新的白纸或花纸,屋子立即焕然一新。

二十五磨豆腐,在火宏小时候只听说过这句话,却没有磨豆腐和吃豆腐的印象。

二十六蒸馒头,在腊月二十五就开始为蒸馒头做准备了,首先要将菜馅准备好,其实就是将白萝卜叶煮熟切碎,用盐拌好,还要将白面发了。到了二十六就开始蒸馒头了,先蒸的是黄糊乱,就是玉米面包菜馅,蒸一大笸箩,最后蒸白面馍,有花糕、大馍、枣花、米虫、刺猬等不同花样的面食。花糕、大馍要在大年初一放在当门方桌上供神,枣花是为客人家小孩子袖回家的,吃的东西奇缺,小孩子来了,不能空手回去。米虫是要放在粮食圈里,以示粮食多的吃不完,生虫了。刺猬蒸的时候身上驼有元宝,三十晚上放在门框上面,刺猬头朝外,初一早上改为头朝内,且门口还要放大的木棍子,意思就是初一刺猬将元宝驼回家,要挡住,不能让跑了。白膜只有该吃的时候才能吃,不到时候,只能吃黄糊乱。

二十七宰个鸡,其实并不是真正宰鸡,而是杀猪。杀猪是农村过新年最重要的事情,首先由壮劳力将猪打闷,然后,放血,再将猪放入烧开水的大锅里,退猪毛,将内脏取出,将猪头、猪尾、猪蹄去掉,将猪肉分成块,就完成了。年景好的时候,火宏家会买一个猪的里外杂碎,即猪血、内脏、猪头、猪尾、猪蹄等,还会再买十几斤猪肉。

二十八贴花花,院门、所有屋门都要贴门对,院门口贴“出门见喜”,院内贴“满院春光”,屋内煤火台上方贴“小心火着”和老灶爷画像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水缸上贴“清水满缸”,这些对联贴好以后,到处都是喜气洋洋。只有家里死人不超过三年的人家过年才不贴对联。

二十九啥都有,在这一天白天准备饺子馅,需要猪肉和白萝卜,猪肉与大葱剁碎,白萝卜切成薄片、煮熟、挤干、剁碎,与肉、盐、花椒面拌在一起,就完成了。晚上就该煮肉了,将猪肉、里外杂碎洗干净,切成方块,放入大地锅内,加满水,加入盐、花椒,用劈材等硬材火大火烧开,再改小火烧一个时辰,闷一会就好啦。捞出肉,炖海菜和白萝卜丁。孩子们不睡觉等肉煮好了吃肉,有一年火宏吃多了,又是呕吐,又是拉肚子,过年什么也没吃成。

三十退皮,中午吃白膜和肉菜或大米饭,肉菜是由猪肉、白菜、粉条、海菜炖在一起做成的,非常好吃。饭做好后,先放三个炮才开始吃饭。晚上就要吃饺子了,吃过中午饭,就开始活面,然后母亲和姐姐们一起包饺子,大家欢声笑语,热闹非凡,要包6--7大锅盖才够吃啊,傍晚时分,该下饺子了,从房顶拿下一年没有舍得用的芝麻杆,烧地锅下饺子,饺子一下锅,就放炮,经过三次点水,饺子熟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吃起来,这可是一年难得的饺子啊。晚上最重要的是退皮,其实就是洗脚,小时候洗脚也很少,一冬天洗不了几次脚。孩子们兴奋睡不着,家长催着孩子们睡觉,将新衣服都盖在各自的床上。只留下父亲守夜,父亲坐在煤火台上一夜不睡觉。

初一撅屁股作揖,天不明,就听到外面的鞭炮声,孩子们急忙穿衣服,放鞭炮,可是母亲和姐姐们还在忙着上鞋,弟弟武武说:等等再放炮,我的鞋还没有做好呢。每年秋天,收获棉花后,弹花、压花、纺线、织布、做衣服、做鞋,都是母亲和两位姐姐晚上干,几乎每天都要干到鸡叫才睡觉,这些活全部手工进行,没有任何机器辅助,不管再忙,到过年,也要让家庭的每一个成员穿上新衣服、新鞋。起床后每个人穿着新衣服、新鞋,饺子下好,先供神,然后开始吃饺子,李家大年初一五更天不明时不能吃肉饺子,要吃素饺子。吃过饭后姊妹们给奶奶拜年,磕头,奶奶患白内障,双目失明,孩子们轮流喊:奶奶,给你磕头了,奶奶高兴的说磕吧,其实,火宏他们姊妹并不真正磕头,只是说说而已,都不愿意磕头。然后一块到叔叔、伯伯家拜年,可以吃到瓜子、糖等稀罕物品,听到谁家放鞭炮,就跑到谁家,拾落捻的零炮。当时流行一句话: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