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礼尚往来的红包,是人情游戏,还是世故考量?

作者:踏石留印抓铁有痕138

礼尚往来中的红包,如何给,又怎么收?

搬家乔迁,结婚添丁,生日做寿,等等,难免人情往来。请了客,难免送礼,收礼。这红包,给不给,收不收,给多少,收多少?

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觉得,人情往来中的礼金红包,小孩乐此不疲的游戏,成年人愈罢不能的世故考量,充满内倦和焦虑。

曾经的请客送礼,在时尚潮流和金钱至上中蜕化变质为某些人的“敛财之道”,即使普通人也在“送出去的礼怎么收回来”的挣扎中欲罢不能。

是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吃下去的要吐出来,拿出去的想收回来。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应该知道,不必请的客不请了,不该参加的宴席不参加了,不该收的红包不收了。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只有尽量简单化。

2022年春节前,择了一个黄道吉日,决定搬家。

新房子装修简约,陆陆续续装了半年多,去甲醛通风又闲放了半年,长辈催促年前要住进去,并给我们选好了日子。

丑媳妇也要见公婆。装修简单也要住呀,厨艺不好也得请客呀,而且不能在店里请客。谁来帮忙呢?

自个父母八九十岁了,全靠岳父母,勤快,能干,六十多岁了做事干活没停过,又有头脑,选日子,住火当天要带的米油花柴炉等都替我们想好了,甚至连耦煤也提醒我们住火前带过去。最关键,岳母帮助下厨,有了主心骨。

我们不打算请多了客,也不收红包。

上次父亲做90大寿,只在农村请了六桌客,一律没收红包;这次搬家,更不打算收红包,就图个热闹。就请夫妻双方父母及兄弟姐妹,还有内弟岳父母走得很近,不请会生气。

客人满打满算三桌。正式电话邀请时候,特意再三强调,不收红包。

虽然电话里强调不收礼,但是进火的那天,个个掏出一个红甚至几个大红包,笑呵呵恭喜发财,大吉大利。

我惶恐不安,连连感谢,当场表示不收红包。

可是岳父母带头,将砖头大的红包递来,见我不接就放在桌子上,还替在长沙工作赶不回的大舅子送上一个红包。其他亲戚纷纷把红包搁在桌子上,连九十岁的老父亲也闷声不响地掏出四个红包,搞得我措手不及。

怎么办呢?老婆事前交待:内弟岳父母(称亲爷亲娘)的红包绝对不能收。在邀请的客人里,就他们远一点。我想先把他们的退了,其他客人的就好办了。

于是从桌子上拿起红包,就往亲爷亲娘口袋里塞,说着感谢的话,并且说搬家就热闹一下罢了,一律不收红包,说清楚了的。

亲爷亲娘捂着口袋坚决拒收,见我步步紧逼,就半开玩笑半认真说“不收就不吃饭了”。岳父打圆场说,先收了,到时再讲。

怎么办呢?

我们明确了一律不收红包,现客人不回收,红包怎么退呢?

老婆悄悄说,先把红包收进去了,记清楚谁是谁的,到时再退。

我于是原封不动地把我接到的红包收进卧室床头柜,按顺序放好,担心弄错了。

岳父母的给红包特别扎眼,像一块红色的砖头。父亲的四个红包也显眼,瘦瘦的,我打开其中一个看了一下,1000元。父亲糊涂了吧,给这么多!但想一想,又觉得父亲很有心。

老婆说到时再退?我知道是等吃完饭客人走的时候再退,那个时候退难道就能退得了吗?我心里很狐疑。

我对老婆说:你搞这个事内行呢,到时你来退吧。岳父让我第一脚跨进新房,说男的当家。看来这一脚由老婆先迈就好了!

原来计划不收礼,来客每人打发一个100元小红包。现在客人都来红包了,拒又拒不了,怎么个打发呢?

吃完中饭,从农村坐班车赶‬来的二姐要回去了,家里几十只鸡要照管。

送二姐到候车点,临上车的时候,老婆拿出‬一个红包塞给二姐:没有东西打发,一点小意思。二姐说:你们红包没收,还倒贴。老婆说:都没收,一样的,一点小心意。

车走远了,我问老婆:二姐来了多少?老婆说‬1000元,退了;加了个100元小红包。我说大姐在广‬西‬巴马,微信转了1000元庆‬贺‬,我也‬没收。妹妹家来‬了‬三人(还有两个孩子没过来),下午也回去了,妹夫喝醉了,老婆说:来了2000,加了400,每个800元,分做三个红包给他们了。

我这边亲戚处理的妥妥当当,不知老婆那边亲戚来的红包怎么处理?

留下来一起吃饭晚饭基本都是老婆那边的贵‬客‬:岳父母,内弟一家四口,亲爷亲娘。

待客人都走了,我问老婆红包处理情况。我很好奇,亲爷亲娘退红包时脸红脖子粗了,老婆怎么退的呢?

老婆白了我一眼,说:给了亲爷亲娘5个红包,每个800元。他们来了2000,他儿子也是2000(一家三口在长沙)。

你老弟来了多少礼?我继续问。老婆说:8000,退了2000。

我说这样不好吧。虽然老婆那边亲‬戚‬条件比我这边强,但我觉得也不能厚此薄彼吧。事实证明我又想多了。

小‬舅子前年住新房的时候,老婆打了6000红包。那时候我们才开始装修。

这次老婆给内弟一家四口打了四个红包,毎个500元。两清了?怎么不‬每‬个‬加‬100元‬呢‬?

大‬舅子‬(在长沙)托岳父母带来的红包,老婆说悉数退还。昨天老婆还与岳母视频时要岳母代给哥哥一家三个红包。

岳母元宵‬节前一天到长沙给哥哥带孩子去了,清明节才回来一趟。到‬时‬再‬还‬岳‬母‬钱‬。

我最关心的是岳父母的红包怎么处理的‬。我问老婆:估计有2万吧?像一块红砖。老婆反问:2万有那么厚?我猜8万吧?老婆说没有那么‬多‬吧。

倒㡳有多少?老婆说没有拆,我也不好继续问。我们家平‬时‬是各管各的钱。各‬给‬各‬的‬亲‬戚‬打‬红‬包‬。

老婆总‬想‬和‬小‬舅‬子‬大‬舅‬子‬“两‬清‬”,互‬相‬不‬给‬对方小‬孩‬红包,你‬给我,我‬给‬你‬,左‬手‬给‬右手,有‬什么意思‬呢‬?被‬岳‬父‬呛‬了一下,那‬你‬请‬我‬我‬请‬你,要‬不要?

客人走了,我看到床头柜“金砖”红包还在,就问:怎么没退‬给‬你爸妈红包呢?

老婆说:给了两个,各1000元。还有4个红包是谁的?

我说是我父亲给的。这‬次‬把‬父母‬从‬农村接‬回来,特‬意‬一起在‬新‬房‬过‬年‬的。

睡觉前,老婆给了父母两个红包;初四父母回农村,老婆又给了父母两个。把‬父母的红包全‬退‬了‬。可是,红包又‬转‬到‬小‬孩‬手‬里‬。

除夕夜,父亲给了儿子‬1000压岁钱;父母回农村前,又给了小孩1000红包,说十‬二‬的‬生日不来了。

这次搬家收到的红包,兜兜转转,基本退了回去。包括去年父亲做九十大寿,摆了十大碗,酒水钱一万五,没收一分礼,我‬全‬认‬了‬,其他姊妹孝顺给父母的,我‬不‬插‬手‬。

不是我们家不差钱,但我们不想欠人情。我‬住‬的新房,只付了首付15万,按揭贷款了40万。要‬还‬到‬六‬十‬岁‬。

我们不想欠人情。

也许其实人情好还,父母恩情最难还。父母也想支持儿女,但有的父母条件有限。

如我父母年事已高,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初一晚上在岳父母家吃晚饭,岳父母还有小‬舅‬子‬岳父母都给了我父母红包。

我没有问父母他们给了多少,也许,有些红包很难还的。即使你‬不‬欠‬一‬分‬钱‬了‬。

岳父母在过生日、大年初一这天,给外甥,孙子孙女红包,还给儿子媳妇,女儿女婿红包,以前300-600,现在600-1000了,但他们从不收晚辈红包,搞得我,几十岁的女‬婿‬还收红包,挺不好意思。

这样的红包,从来不要退;但这亲情,却要永远铭记,好好报答。

十几年前‬结婚摆酒的红包人情钱,都记了帐,基本都还了,两清了。后面也没摆什么酒,吃别人的酒也少了,没有什么红包进帐,也没什么红包出手。

要说红包往‬来‬的话‬,都‬在‬至亲‬人‬间‬流‬转‬。我‬给‬外甥侄儿女及外甥的孩子们,每个200元。父亲也‬给‬这‬些‬未‬成‬年‬晚‬辈100元‬毎‬人‬。‬儿子每年收到亲‬人‬几千元红包。

实际上,大人给出去的红包,多数转到了自己小孩手里了。还有一部分,就是献了爱心,尽‬了‬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