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春晚导演手记|邹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的电视化呈现

春晚导演手记|邹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的电视化呈现

敬畏传统文化

《只此青绿》的灵感源于青绿山水的巅峰之作《千里江山图》,自带传统文化的夺目光环。在构建节目的视觉风格时,我们认真研读了专家对于《千里江山图》的技法分析。这幅传世名作虽然历千年之久,但是其画法仍然清晰可辨,突出显示了矿物质石色的富丽装饰效果。基于对传世名作的敬畏之心,我们决定对其色彩进行再现和还原。

春晚导演手记|邹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的电视化呈现

首先,整体节目的色彩均来自画中色,清新淡雅的色调让观众沉浸在具有文化气息的中国审美之中。

其次,大屏背景使用的填充色,尽可能还原了古代画纸的赭石色调,并融入《千里江山图》“头绿”的色彩纹理,使得舞蹈演员的青绿服装与此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犹如一幅唯美流动的青绿山水图。其中,赭石底图试色约25版左右才达到标准,每一次的精益求精都让我们距离原色又近了一步。

春晚导演手记|邹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的电视化呈现

节目播出后,整体色调得到了网友的盛赞,这也源于我们对传统文化长存敬畏之心,从传统中汲取了气韵和精神,从名作中吸收了营养和智慧。

体现中国意境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描绘了“高远” “平远” “深远”的空间,层次非常丰富。为了营造人在画中走的美学意境,我们采用了虚拟技术。

其一,我们设计了倒影水面。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视频和虚拟配合呈现出山水沉浸的表演环境,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形成呼应,与由古至今“山水自然”的审美情趣产生共鸣。

春晚导演手记|邹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的电视化呈现

为了在视觉中强化镜面反射效果,我们使用了“次世代”4k超高清实时渲染系统,它可以达到实时动态的效果,舞蹈演员的舞蹈动作可以实时在虚拟水面中呈现,更好地让“天人合一”的思想视觉化、舞台化。

春晚导演手记|邹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的电视化呈现
春晚导演手记|邹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的电视化呈现

其二,我们设计了峰峦叠嶂。结尾段落,我们在近景、中景、远景中都叠加了云雾质感的山峰效果,舞蹈演员穿梭其中,形成了人画交融的美学意境。

春晚导演手记|邹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的电视化呈现

尊重艺术规律

同时作为这个节目的导演和导播,我时刻提醒自己,任何情况下都要充分尊重舞蹈的艺术规律。

在设计视觉时,我们和视频、虚拟设计团队达成共识,自始至终将舞蹈演员作为主体,用纯粹干净的视觉风格衬托舞蹈作品,尽可能保留舞剧的艺术魅力。

其实,在设计之初,虚拟团队为《千里江山图》制作了三维效果,空间感非常震撼。但是,当舞蹈演员身处其中时,我们发现三维空间虽然饱满,但是却喧宾夺主,使得节目更像是一个视觉作品,而丢失了舞蹈作品的特质。

因此,我们紧急调整方案,选择了“轻装修、巧设计”,紧密贴合舞蹈语汇设计视频和虚拟,最终呈现出人画交融的艺术效果,并赢得了业界和广大观众的赞誉。

我认为《只此青绿》的视觉呈现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们对舞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我们在制作过程中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舍得”一词,艺术创作有“舍”才有“得”。

春晚导演手记|邹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的电视化呈现

在设计镜头时,我们充分考虑到舞蹈艺术本身的美学特性,包括形体、呼吸、节奏等,确保通过镜头的完整性,去展现舞蹈演员的形体之美。

春晚导演手记|邹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的电视化呈现

为了全方位、立体式呈现舞蹈作品,我们设置了俯拍机位,然而第一次的测试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为了方便舞蹈演员走位,舞台上贴满了各色各样的地标,严重影响了作品的美观程度。

于是,技术人员加班加点,一帧一帧地连夜处理,尽可能地将地标擦拭干净,以此确保纯粹干净的呈现效果。

处理一个几秒钟的镜头就需要耗时12个小时,这也展现出技术工作人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春晚导演手记|邹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选段的电视化呈现

《只此青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功案例之一。

未来,我们在创作中将更加深耕传统,植根文化,从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并将其与现代理念相结合,做好“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传播。

通过制作《只此青绿》,我也深刻体会到,作为国家平台的文艺工作者不应该局限于电视文艺的学习,应该更像一位“杂家”,去探索戏剧、舞蹈、美术等各个艺术门类。时刻丰富知识储备、拓宽知识架构、提升艺术修养,只有学会触类旁通,才能做到博采众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MG观察

(作者:邹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 副总导演)

来源:央视综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