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党委扩大会和职代会提出
瞄准未动用储量、双低单元、
高含水区块、页岩油
“四个10亿吨”潜力方向
加快西部、深层、
海上、稠油、页岩油
“五个百万吨”产能阵地建设
聚焦增产能、提能量、
控含水、降递减
夯实油田效益稳产基础
当前
油田各单位围绕部署
以开发管理纲要为统揽
深化油藏经营
全面抓实效益开发

彻底扭转新区产能建设
“找米下锅”困局
油气开发管理中心经理 杨圣贤
油气开发管理中心聚焦效益开发主责主业,立足长远抓当前,抓紧抓实五项开发重点工程。要彻底扭转新区产能建设“找米下锅”的困局,实现主导开发技术、规模建产阵地梯次接替。深入落实大幅度提高单井产能理念,单井产能再提升10%以上。通过技术创新拓展新区、精细开发做稳老区,打牢油田长期稳产资源基础。
全力推进页岩油示范区建设
济阳页岩油资源量41亿吨,是下一步重要战略接替阵地。2022年重点围绕牛庄、博兴、渤南、民丰等4个洼陷,开展评价和先导井组试验,攻关配套技术,力争建产能20万吨,同时为下一步规模开发加快技术储备。
持续推进注水基础三年提升工程
水驱油藏占油田总产量70%,是效益稳产的压舱石。重点加强单元整体投转注,实现能量提升,2022年水驱单元压力回升0.2MPa,自然递减率控制在9%以内。
化学驱规模增效工程要持续扩大
加大非均相驱、稠油降黏化学驱等成熟技术推广,通过开发方式转换提升油藏经营创效能力和经济寿命期。2022年新投项目8个、覆盖储量5350万吨,预计提高采收率10.8%,化学驱年增油115万吨。
CCUS百万吨示范工程建设
目前正按照3月底注入系统建成投产计划,优化实施顺序和配产配注方案,全力保障示范工程高质量。
全力打造石油工程技术
重要的创新策源地
油田首席专家、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 钱钦
面对油田“四个10亿吨”潜力方向和“五个百万吨”产能阵地建设的部署,效益开发是重中之重,要把制约油田效益开发的重大瓶颈问题作为创新主攻方向,不断提高核心工艺技术竞争力。我们将强化科研顶层设计,突破固有思维定式,加快技术迭代升级,推动多专业协同、上下游联合,不断提升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转化率。
一控多层的集约式智能注采技术
围绕未动用储量、双低单元、高含水区块开发,目前,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正着力攻关配套一控多层的集约式智能注采技术,加大复杂断块大压差、中深层层间及平面注采调控技术应用,扩大技术适用范围,力争降低成本30%。
继续攻关页岩油勘探开发技术
2021年,油田在页岩油勘探开发上取得了战略性突破,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的压裂工艺技术经受住了考验。下一步将继续攻克新类型页岩油钻井压裂技术、攻关28套层系立体开发、2000米长水平段、超大平台交叉布井等页岩油勘探开发技术,打造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绿色高效国家示范基地。
合作开展区块风险承包
区块风险承包是近两年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的亮点工程。它把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开发单位的资源潜力充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双赢。今年全年计划承包区块45个,增油25万吨。
打造效益滨南
滨南采油厂厂长 魏勇舟
滨南采油厂作为规模效益稳产的重要阵地之一,要始终把扩大油气资源、保持长期规模效益稳产摆在核心位置。2022年,滨南采油厂担负着生产原油195.1万吨、主营收入45亿元等任务指标,我们要围绕打造效益滨南,咬定油藏经营价值最大化,持续推进增储稳油降本提效。
扩大油气资源
按照“深入挖掘边角区块、主攻突破隐蔽区块、战略推进页岩油区块”总体部署,滨南厂把扩大油气资源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化老区精细勘探,加强隐蔽油藏勘探,推进页岩油地质研究。2022年,计划完钻探井、滚评井18口,力争落实储量1000万吨以上。
保持长期效益稳产
把保持长期效益稳产作为共同目标追求,以大幅度提高单井产能为目标,对标“少井高产”,做优高效建产,计划部署新井115口,新建(增)产能10万吨。
做大存量增效
把恢复地层能量作为基础性工程,同步推进热采稠油热效管理,做大存量增效,计划增加水驱储量3122万吨,稀油自然递减率控制在8.5%以内,油汽比稳定在0.46;以单元目标管理为抓手,探索区块长聘任制,做实管理提效,力促提质提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