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锣鼓喧天、火树银花、流光溢彩……今天的泉州,特别美!

锣鼓喧天、火树银花、流光溢彩……今天的泉州,特别美!

今天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佳节之一——元宵节。

“有月无灯不算春”!花灯庆佳节,福气盈古城。今天,由福建省委宣传部指导,泉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的“虎年福见·世遗泉州:我在东海送全福”主题“福”文化活动隆重举行。世遗之城泉州在这一佳节,向八方来客送“全福”,同赏万盏华灯,共品南管戏曲,共同祈愿福星高照,福佑中华!

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福建省委常委、泉州市委书记刘建洋,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伟泽,泉州市领导施宇辉、陈辉宗、陈小辉等,以及海外侨胞、台胞,海外留学生,企业家和各级劳动模范代表,与广大市民欢聚在泉州古城,一起送福、纳福、述福、祈福、创福。

锣鼓喧天、火树银花、流光溢彩……今天的泉州,特别美!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旨在贯彻落实省委“福”文化宣传推广部署要求,推动“福”文化资源转化利用,掀起“福”文化热潮,打响“宋元中国·海丝泉州”品牌。

锣鼓喧天、火树银花、流光溢彩……今天的泉州,特别美!
锣鼓喧天、火树银花、流光溢彩……今天的泉州,特别美!

府文庙:

“金沙筑(祝)福”,当场送“福虎”

锣鼓喧天、火树银花、流光溢彩……今天的泉州,特别美!

泉州元宵节习俗源于中原,兴于唐宋,“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正是古时对上元灯节的真实记载。每逢元宵节,闽南地区都要传唱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灯火万家,良宵美景;笙歌一曲,盛世元音。”昨日的活动现场,一首《福星高照》,伴随浓厚的闽南乡土情怀,为世遗送福。

锣鼓喧天、火树银花、流光溢彩……今天的泉州,特别美!

倒数“5,4,3,2,1”……当日的活动现场,主办方举行了“金沙筑(祝)福”时刻,省市领导为今天主题“福”文化活动共同开启“金沙筑(祝)福”,一同祝愿“福星高照,福佑中华!大家‘泉’家福,‘泉’都好!”省市领导随后向现场侨胞、台胞和劳模代表以及观众赠送“福虎”,并前往“世遗述福”和“世遗祈福”点,观赏了梨园戏、南音等表演。

“生活在泉州很有福气,不仅能在锣鼓铿锵中颂福年,也能在万家箫管中述福年。”33岁的市民李先生高兴道,“今天活动的福文化节目演出很特别,让我大饱眼福。”

锣鼓喧天、火树银花、流光溢彩……今天的泉州,特别美!
锣鼓喧天、火树银花、流光溢彩……今天的泉州,特别美!

民俗快闪 亮相中山路

LANTERN FESTIVAL

伴随着欢快的音乐,下午4点,在古城中山路金鱼巷口,一场“世遗祈福”民俗快闪精彩上演,现场可以看到南狮送福、大鼓吹、大鼓凉伞、拍胸舞、火鼎公婆等富有闽南特色的民俗表演,给全市人民送去美好佳节祝福的同时,也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世遗泉州的魅力。

锣鼓喧天、火树银花、流光溢彩……今天的泉州,特别美!
锣鼓喧天、火树银花、流光溢彩……今天的泉州,特别美!
锣鼓喧天、火树银花、流光溢彩……今天的泉州,特别美!
锣鼓喧天、火树银花、流光溢彩……今天的泉州,特别美!

此外,中山路上,还举行了系列骑楼送福巡游活动,挂“福灯”、宋制汉服“宋’福’”巡游,泉州老字号、汉服“福摊”等,文创集市热闹非凡,市民朋友还能参与“泉”家福打卡等,共同度过了一个喜庆祥和的元宵佳节。

泉州非遗馆 别样闹元宵

童谣、讲古,猜灯谜,看福文化工艺美术、传统花灯主题展,还有打城戏、高甲戏、梨园戏、南音、提线木偶戏轮番上演......今天一整天,泉州市非物质遗产馆里甚是热闹,泉州众多非遗项目别样闹元宵,惹得大小朋友笑开了花。

锣鼓喧天、火树银花、流光溢彩……今天的泉州,特别美!

江加走木偶头雕刻的第四代传承人黄紫燕特意为元宵节雕刻的旧时闽南春节必演戏目《陈三五娘》里的“肖(风流的意思)公子”“林大”和旦偶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她还边讲解边现场示范之作流程。

在另一侧的福文化主题灯展区,座灯、水灯、挂灯、提灯等各式各样的福主题花灯吸引不少市民观赏拍照。在现场,泉州著名花灯传承人林伟忠现场制作的无骨花灯更是吸睛无数,几位高甲戏的花旦小姐姐也趁着演出间隙跑来把灯赏玩,当她们手里的五彩花灯亮起,顿令人有一种穿越的错觉。

除了赏灯、看展,主办方还在馆里安排了童谣、讲古、打城戏、高甲戏、梨园戏、南音、提线木偶戏等泉州传统非遗项目,轮番表演。

锣鼓喧天、火树银花、流光溢彩……今天的泉州,特别美!

海都记者| 董加固 柳小玲 吴日锦 田米 林良标

值班编辑| 李梓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