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花好月圆福满年

元宵节,是暨春节之后的大陆又一大重要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被称为“上元节”。

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作为春节过后的又一大民间传统节日,元宵节节日气氛的主旋律,就在于一个“闹”字。于是在元宵佳节,观花灯、赏圆月等诸多传统习俗,则更是为这个阖家团圆的节日锦上添花。

赏花灯

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花好月圆福满年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并于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逐渐沿袭流传于后世。

元宵节赏花灯的习俗,源于汉明帝时期。永平年间,汉明帝大力提倡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廷和寺院中“燃灯供佛”。后来元宵放灯的习俗就从宫廷中逐渐流传到民间,每逢元宵节,无论士族还是平民,家家户户都会挂起彩灯,大街小巷都会灯火辉煌。

在古代的时候,元宵节的花灯主要作用是驱魔降妖,也有祈求光明的寓意,同时还象征着平安团圆。

猜灯谜

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花好月圆福满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以灯悬谜,所以叫“灯谜”,从而给喜庆的日子增添了不少雅趣。

吃元宵

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花好月圆福满年

“元宵”是北方人的叫法,南方人又叫“汤圆”、“汤团”。

按照大陆民间传统习惯,每年到了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因为这些名字与“团圆”发音相近,元宵的形状是一个圆球,也象征着团团圆圆,正月十五吃汤圆更多的是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一家人能够团圆、圆满。

煮元宵时,开锅之后漂浮于水上,煞是好看,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悬挂于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充分显示出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和热爱,同时也是对中华文化的追捧与肯定。

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花好月圆福满年

正月十五闹元宵,花好月圆福满年。

值此元宵佳节,好商汇向您献上最为真挚的祝福:人圆事圆,团团圆圆;福缘财缘,缘缘不绝;情愿心愿,愿愿随心;祝您元宵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