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涉毒艺人宋冬野因演出被取消“喊冤”,网友不买账

作者:观察者网

11日晚,涉毒艺术家宋东业在演出被报道取消后发来"呼吁不公正"的信息,情绪激动。文章中的很多观点引起了很大的争议,遭到不少网友的批评和反驳。

12日,宋东业的微博账号被封禁。此前,他曾使用咄咄逼人的语言回复网友的评论,这些评论现已被删除。

宋东业,1987年出生,活跃于内地音乐界。自2016年因吸食大麻而被北京警方拘留以来,它已经褪色。

涉毒艺人宋冬野因演出被取消“喊冤”,网友不买账

微博长文(全文见文末尾)的争论要点如下。

总是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大喊"错了":

"有时候,我感到冤枉,我没有杀掉缉毒警察,但禁毒警察也告诉我,吸毒是非法的,贩毒是犯罪行为,吸毒是受害者,不是加害人。

<b>用错误的逻辑掩盖了他的错误:</b>

"没什么可以提供的。就毒品而言,"供应"一直在单方面创造"需求"!凶手一直是毒贩,不是我!"

以艺术家做得不好为由为吸毒找借口:

"艺术家行业是抑郁症和精神疾病的灾区,往往在这个最无助和最绝望的时刻,毒贩有预谋地出现了......谁能携带这种伪装成糖的毒药?"

从质疑"为什么你的节目被取消"到质疑法律公正性:

"是相关法律法规,还是别人只说的报告计数?"

"为什么在'三年禁赛'两年后,我被禁止表演?"如果恶意报道的"人群"将塑造法律的正义,那么买票观看演出的观众和音乐爱好者呢?"

关于以上几点,不少网友纷纷反驳和批评(宋东业曾在一些评论下极端回复,已被删除)。

涉毒艺人宋冬野因演出被取消“喊冤”,网友不买账

首先也是最前面的是"受害者"的备注。

缉毒警察是公安部队中最危险、最牺牲的警察之一,自2017年以来,已有30多名缉毒警察被杀,60多名缉毒警察受伤。在与毒贩的斗争中,受伤、流血是司空见惯的,这些伤疤,成为一条无法抹去的道路"勋章"。

一些网民引用了中国警方2020年7月在网上发布的微博,指责他们不负责任。"吸毒者也是这一犯罪利益链的一部分。特别是一些知名艺人缺乏自律,没有承担起公众人物的责任,那些花钱吸毒的人成了毒资买子弹,打缉毒警察机关!"

出乎意料的是,宋东业随后回复"感觉(冤枉)",由网友截图(目前此回复也已被删除)。

涉毒艺人宋冬野因演出被取消“喊冤”,网友不买账

这次回复和宋东业之前的讲话,让不少网友、媒体站出来呼吁宽容毒品相关0、尊重、珍惜禁毒警察的痛苦,以生命换取禁毒成果。

涉毒艺人宋冬野因演出被取消“喊冤”,网友不买账
涉毒艺人宋冬野因演出被取消“喊冤”,网友不买账

此外,也有网友反对其"艺术家苦涩"的言论予以反驳。

涉毒艺人宋冬野因演出被取消“喊冤”,网友不买账

其实大多数网友都有类似的态度,那就是"可以再当一个人,但又不想当公众人物"。

涉毒艺人宋冬野因演出被取消“喊冤”,网友不买账
涉毒艺人宋冬野因演出被取消“喊冤”,网友不买账
涉毒艺人宋冬野因演出被取消“喊冤”,网友不买账

事实上,《观察家报》此前曾报道过。宋东业的音乐工作自2016年毒品相关事件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3月,他还在北京演出。

涉毒艺人宋冬野因演出被取消“喊冤”,网友不买账

9月初,中宣部发布《关于开展娱乐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它提到,有必要加大对违法和卑鄙的艺术家的惩罚力度,并禁止艺术家改变立场回来。标准化明星广告代言。提高入职门槛,规范艺人经纪。严格执行性能代理资格制度。研究制定演员经纪机构、在线绩效经纪机构等管理方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强化道德委员会职能,积极开展道德审查,及时和违法人员不当行为,宽恕经纪公司、明星工作室的非法和不道德行为,进行行业抵制和联合惩处。

"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微信公众号12号发文称:

这并不是说人们不让他工作,而是他们不希望他作为偶像和公众人物出现在公众面前。与毒品有关的艺术家,他们可以戒毒,他们可以做其他工作。但作为公众人物,他们的吸毒不仅是个人的恶习,而且在传播中被放大,尤其是对年轻人的禁毒意识。如果毒品艺术家能够回来,那些沉睡已久的地下缉毒警察又如何"回来"呢?对吸毒成瘾的公众人物说不,拒绝美化和粉饰一切形式的毒品!

附:宋东业微博原文

涉毒艺人宋冬野因演出被取消“喊冤”,网友不买账

本文为 Observer.com 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