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集采三年节约费用2600亿元,配套机制正在进一步完善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谭琪欣

根据国家医保局2月11日公布的数据,从三年的改革累计成果来看,国家组织集采节约费用2600亿元以上。经过三年的探索,如今,集采正在加速扩面。

“集采是医保制度改革中值得肯定和坚持的方向。但是任何一个单一的政策都是无法产生长期的、普惠的影响的,在集采持续推进的过程中,集采的配套机制仍在进一步完善,比如协调多方意见,共同探索制定科学合理的价格机制,找到控制费用和鼓励创新的平衡点,以及集采进一步压缩带金销售的空间之后,如何提升医务人员的获得感等。”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

集采三年节约费用2600亿元,配套机制正在进一步完善

医护人员在为患者取集中采购的药物。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集采后患者受益效果明显

广东省深圳市的丁先生是一名的糖尿病患者,11年前开始服用阿卡波糖片,阿卡波糖片一个月要3盒的量,每盒95元的价格对丁先生来说负担有点重。2020年下半年,丁先生去医院开药发现阿卡波糖片便宜了,降价一半还要多,再加上医保报销,现在一年的费用是以前的1/10。

丁先生所服用的原研药拜耳阿卡波糖片(拜糖苹)正是第二轮药品集采中标药品之一,该药以每片0.18元中选,降幅超过90%。

而这只是集采带来的改革红利中的一个极小的切面。从医保局开展的药品价格监测数据看,2019年和2021年这两年,药品总体价格水平持续下降,年均达到7%左右。

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数据,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已开展六批、共采购234种药品,涉及市场金额约占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和生物药采购金额的30%。2021年开展了胰岛素专项采购,首次将集采从化学药拓展到生物药领域。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聚焦心内科和骨科两个群众最为关注的领域。心脏支架集采已平稳运行一年,中选支架使用总量169万个,达到全年协议采购量的近1.6倍。去年针对较为复杂的骨科耗材开展了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采,进一步扩大了改革的覆盖面。

“集采促进价格回归合理水平,群众受益明显。前六批药品集中采购平均降幅53%,心脏支架平均降幅93%,人工髋关节、膝关节平均降价82%,有力挤压了虚高空间。”陈金甫于深化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进展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

配套机制正在进一步完善

与此同时,集采在推进的过程中,仍在探索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机制,找到控费和鼓励创新的价格平衡点。

“集采是政府在纠正市场失灵,并创造了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集采是一项创新性探索,需要不断完善集采规则,避免因过度竞争导致价格过低影响行业健康发展。近期胰岛素和骨关节集采结果反映出这种探索的成效,规则更加完善,综合了考虑质量、价格、适应临床需求等多方因素,既形成了价格的大幅度下降,也减少了过度竞争。”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主任吴明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关键是要有足够的回报,这决定了医药创新动力,涉及到从研发、注册审批,专利保护、定价、医保准入和支付、采购、进入医院以及使用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创新。”吴明说。

胡善联则表示,目前的集采仍然处于积累经验、积蓄力量的阶段,集采制度需要跟进多种配套措施,相互支持,才能够最终使得患者收益最大化,真正有利于我们的医药工业的发展。

集采三年节约费用2600亿元,配套机制正在进一步完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