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素有选才公正清名的鄂州刺史——高锴

作者:水墨鄂州

高锴 (唐朝御史大夫),字弱金。高铢弟。元和九年登进士第,升宏辞科,累迁吏部员外。太和三年,准敕试别头进士明经郑齐之等十八人。榜出之后,语辞纷竞。监察御史姚中立以闻,诏锴审定。乃升李景、王淑等,人以为公。六年二月,自司勋郎中转谏议大夫。

高锴素有选才公正的清名。唐文宗开成元年,高锴知贡举,考试开场,一个叫裴思谦的人,拿着宦官头子仇士良的荐举信来向高锴要状元。当时仇士良正势焰熏天,高锴却不甘受其辱,不买他的帐,就当众把裴思谦训斥了一顿,赶他出了考场。这裴思谦走时不但不知羞,不害怕,而且恶狠狠地丢下一句话:明年打断了你的脊梁拿状元。

素有选才公正清名的鄂州刺史——高锴

第二年,高锴果然又知贡举,上一年的事他记忆犹新,因此告诫手下的人,任何通关节的书信都不准收。不料,一个穿紫色衣服(按,唐代最高级的官员才能穿紫色衣服)的人带着仇士良的信来见高锴,对高锴说:"军容(仇士良时任北寺中尉,观军容使)有信给你,举荐秀才裴思谦。"说是仇士良推荐裴思谦做状元。

仇士良在朝中气焰嚣张,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高锴不能拒绝,只能好声说:"已经有了状元,其他名次可以按照军容的意思办。"裴思谦说,我当面请示了军容,如果状元不给裴思谦,请你不要放榜。"

素有选才公正清名的鄂州刺史——高锴

高锴低着头想了半天,说:"那么我总得见见裴思谦这个人。"裴思谦说:"我就是。"裴思谦相貌堂堂,高锴改变了态度,答应了他的要求。

唐文宗时吏部侍郎高锴,首次主持进士考试,官宦子弟斐思谦,透过当时权倾一时的宦官仇士良关系,人事的公开与安定,是机关行政效率与廉洁的关键;只要主事官员不为私利,并且用心解决、处理公事,自然就能获致上级长官与民众的肯定。

唐朝中叶以后,刺史则大多成为朝廷被贬官员的归宿。因在官场上不肯于乱臣贼子同流合污,公元838年高锴任鄂州刺史,其年九月,出为鄂州刺史、御史大夫、鄂岳观察使,840年,卒。高锴镇守鄂州数年,一面贯彻中央政策指令,一面垦荒种地,使军粮充足,费用自给防御长江上的匪患。

素有选才公正清名的鄂州刺史——高锴

这也使得高锴在死后也成就一段佳话,据唐野史记载,再其死后数年的一天,草场官张立本有一女,为妖物所魅。其妖来时,女即浓妆盛服,于闺中,如与人语笑。其去,即狂呼号泣不已。久每自称高侍郎。一日,忽吟一首云:“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厅逐夜凉。自把玉簪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立本乃随口抄之。立本与僧法舟为友,至其宅,遂示其诗云。某女少不曾读书,不知因何而能。舟乃与立本两粒丹,令其女服之,不旬日而疾自愈。某女说云,宅后有竹丛,与高锴侍郎墓近,其中有野狐窟穴,因被其魅。服丹之后,不闻其疾再发矣。素有选才公正清名的鄂州刺史——高锴 - 水墨鄂州 - 一起取经 -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