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000万砍成300万,要干吗?降薪就能拯救中国足球吗

中超的第二波限薪,正在来的路上。

足协2019年底推出的限薪令1.0版本,本土球员的税前收入天花板是1000万人民币;2020年底的大改革,足协将本土球员的收入帽设定为税前500万人民币;到了现在,足协即将把本土球员的顶薪设置为300万人民币。

1000万砍成300万,要干吗?降薪就能拯救中国足球吗

税前300万人民币是什么概念呢?日本J1联赛球员的平均年薪在200万人民币,而韩国K联赛的顶薪能拿600~750万人民币。当然,日韩的联赛均由职业联盟主导市场化体系,而中超是靠行政命令来调节薪酬。

在国足战绩惨淡之际传出如此消息,当然引发了球迷激烈的讨论。

春节期间的十二强赛,国足先是完败“亚洲第一”的日本,接着耻辱性地不敌越南,彻底失去了进军世界杯的可能。

1000万砍成300万,要干吗?降薪就能拯救中国足球吗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就在国足不断秀下限的同时,女足姑娘们在亚洲杯上振奋人心般地史诗夺冠。

没有任何悬念,铿锵玫瑰成为英雄,国足则成为万民唾弃的对象,当“躲球”和“海参”梗四处发酵,吃瓜群众们纷纷表示:“国足吐出你们拿到的高薪,拿去给女足!”

足协在这个时间节点,在如此舆论环境之下,即将推出进一步的限薪令,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

1000万砍成300万,要干吗?降薪就能拯救中国足球吗

成绩好的球队拿更多的工资,成绩不好的球队适当降薪,乍看之下这是十分顺理成章的事情,但问题在于,足球的问题是无法用专业竞技角度的那一套去衡量的。

打个比方,在2018年世界杯之前,英格兰的大赛成绩简直是惨不忍睹,被戏谑为“预选赛之王”和“欧洲中国队”。

那么三狮军团耻辱般地输给冰岛变成了“三喵军团”,舆论就要高喊国脚降薪,英足总就要推出限薪令吗?

1000万砍成300万,要干吗?降薪就能拯救中国足球吗

答案是完全相反的。英格兰战绩不佳时,英超反倒越来越繁荣,户口本球员的身价更是水涨船高。

对此,英足总没有表态,只是将更多精力放在维持市场正常运转和本土球员的青训上面,而这一切,都是由市场经济决定的。

但这一切,我们的足协可能做到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且不说一届领导一个政策,这些政策本身,很多都是看看舆论拍拍脑门就实施的。

也许中性名政策长远来看是有利于联赛健康发展的,但你突然全部一棒子打死,企业们怎么还会有积极性?也许限薪限投入有助于挤掉金元泡沫,但你一下子就用全力,泡沫除了爆炸还能有什么结果?

1000万砍成300万,要干吗?降薪就能拯救中国足球吗

所有的改革都需要遵循一个过程,用力过猛不会让足球“垂死病中惊坐起”,只会为棺材盖上最后一块板子。2021年中国足坛的魔幻,难道还不够多吗?

是否按照市场规律行事,是否尊重足球发展规律,是中国足球与欧洲足球最本质的区别,只可惜,无论是作为上层建筑的足协还是基层的球迷,都不懂这个道理。

对于如此举动,不少球迷都表示“大快人心”,但他们忽视了,税前300万税后就只有166万,行业金字塔顶的球员尚且如此,基层球员收入又当如何?

何况,足球是一项吃青春饭的运动,一名球员在职业生涯早期和晚期都不可能拿到顶薪,限薪令升级版唯一能让人想到的利好大概就是,或许有很多球员“被逼无奈”选择留洋,但真正能留洋的又有多少呢?

1000万砍成300万,要干吗?降薪就能拯救中国足球吗

即便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任何一个行业内成为翘楚,都是能够拿到166万的税后薪水的,如果我是一名父亲,我送孩子去踢球,在成为职业球员的一系列波折暂且不谈,若不能踏上顶级赛场,只能吃着青春饭拿着有限的薪水,还没有其他退路可言,我为什么要将他往火坑中送?

对于很多对限薪叫好的球迷来说,这完全是一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问题,假设进行换位思考,如果你的薪水从1万变成5000又变成3000,你会有怎样的反应?

1000万砍成300万,要干吗?降薪就能拯救中国足球吗

足协进行宏观调控是好的,但前提必须是尊重市场,足球之所以是世界第一运动,正因为它讲究的是市场规律。女足收入不如男足,是由行业力量的基本盘所决定的,男足此前之所以能得到高薪,也是因为行业整体的影响力所决定的。

情怀和热爱不能当饭吃,无论球迷是否愿意相信,在中国足球整体发展水平落后于欧洲的情况下,想要奋起直追,需要靠的是青训,但如果满腔热情的足球人士能看到收入的天花板,万丈豪情也会被浇灭。庞大的足球人口基础又从何而来?

1000万砍成300万,要干吗?降薪就能拯救中国足球吗

俱乐部想投入,被限制,球员争取高薪,没出路,中国足球,可真就发展无门了。况且不说,限薪令之下,天知道有多少人会为了“补回差额”去踢上假球。

所以啊,中国足球,就别整这么多幺蛾子了,踏踏实实尊重足球发展规律,才是唯一的出路。唯有当国内的足球环境开始尊重市场,中国足球才会真正的有出路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