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安全至上!天气原因致雪上项目推迟是常态,24届冬奥会只有4届不受天气影响

作者:上观新闻

北京纷纷扬扬的大雪,让北京2022年冬奥会雪上项目受到影响。原本要在云顶进行的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资格赛推迟,谷爱凌在崇礼的首秀延期。高山滑雪女子滑降也推迟比赛。

天气是雪上项目比赛的基础

中国人喜欢说一句话:这事儿成不成,要看天时、地利、人和。冬奥会成不成,也要看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冬奥会赛时的天气条件。

安全至上!天气原因致雪上项目推迟是常态,24届冬奥会只有4届不受天气影响

在冬奥会所有比赛项目中,冰上项目约占30%,雪上项目约占70%。冰上项目对冰面温度、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条件有严格要求;而雪上项目对能见度、雪温、雪量、风速、气温等气象条件也有严格要求。

即使国际奥委会在选择举办城市时已经参照两个核心气象指标严格筛选了参选城市,即:①2月份平均气温是否低于0℃;②2月份降雪量是否大于30厘米。但还有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影响着冬奥会的举办——在该城市冬奥会举办时间的具体天气条件。

安全至上!天气原因致雪上项目推迟是常态,24届冬奥会只有4届不受天气影响

2月13日,北京、张家口两地三个赛区的大雪,导致能见度不够,最终有几个比赛宣布延期。具体来看,受到天气影响,比赛会有推迟、延期甚至取消的选项,具体要看国际奥委会、单项联合会和裁判组的决定。这么做,核心是为了确保选手的健康和安全。

冬奥会被天气影响是常态

北京冬奥会之前,过去23届冬奥会中只有4届冬奥会没有任何赛事因天气原因推迟或取消,而其余19届冬奥会或多或少都有比赛项目由于在赛时达不到相关气象条件而推迟、延期、甚至取消。所以,冬奥会因为天气推迟比赛,是一种常态,是一种惯例。

1924年,首届冬奥会,法国夏蒙尼。

天气条件较理想,只有因赛道被太阳融化导致的1500米速度滑冰这一次推迟。

1928年,第二届冬奥会,瑞士圣莫里茨。

赛会期间天气恶劣,开幕式时一场暴风雪袭来,掀翻了曲棍球场的护栏;第二天暴风雪持续,导致冰球、速度滑冰、高山滑雪、北欧两项等赛事推迟;第三天,气温突然攀升至10℃,并且开始下雨,导致冰雪解冻,所有预定赛事都被取消;直到第四天才恢复正常。

1932年,第三届冬奥会,美国普莱西德湖。

由于上一届冬奥会多项赛事因天气推迟,因此这届冬奥会第一次设立室内比赛场地。即便如此,恶劣的天气仍然导致男子双人雪车、男子四人雪车、10000米速度滑冰预赛、50公里越野滑雪推迟。

1936年,第四届冬奥会,德国加米施帕滕基兴。

赛会期间天气理想,只有雪车比赛因场地融化而推迟。

1948年,第五届冬奥会,瑞士圣莫里茨。

与上届冬奥会同样幸运:只有冰球和10000米速度滑冰推迟。

1952年,第六届冬奥会,挪威奥斯陆。

这届冬奥会首次任命了一个委员会来分析历史气候数据以确定举办冬奥会的最佳10天。赛会仅有因降雪导致的1500米速度滑冰这一次推迟。

安全至上!天气原因致雪上项目推迟是常态,24届冬奥会只有4届不受天气影响

1956年,第七届冬奥会,意大利科蒂纳丹佩佐。

没有任何赛事推迟或取消。

1960年,第八届冬奥会,美国斯阔谷。

大风导致开幕式、男子和女子1500米速度滑冰、男子5000米速度滑冰推迟。

1964年,第九届冬奥会,奥地利因斯布鲁克。

这是第一届拥有两个室内比赛场地的冬奥会,没有比赛因天气推迟或取消。

1968年,第十届冬奥会,法国格勒诺布尔。

赛会期间的温暖天气使得许多比赛推迟:由于赛道上的冰减少,雪橇比赛被推迟了三天;由于赛道解冻,四人雪车的第三和第四轮预赛不得不取消;由于高温,高山滑降推迟了一天,冬季两项接力从上午推迟到下午;又由于大雾,70m跳台滑雪推迟,高山回转取消。

1972年,第十一届冬奥会,日本扎幌。

赛会期间天气良好,只发生了两次推迟:男子单人雪橇第三轮比赛和冬季两项都推迟一天。

1976年,第十二届冬奥会,奥地利因斯布鲁克。

没有比赛因天气推迟或取消。

1980年,第十三届冬奥会,美国普莱西德湖。

这届冬奥会率先在比赛中引入人造雪,并且首次在冬奥会比赛前后进行官方天气观测。没有比赛因天气推迟或取消。

1984年,第十四届冬奥会,南斯拉夫萨拉热窝。

与上一届冬奥会不同,这一届冬奥会没有采用人造雪,但事实证明依赖天然雪是有问题的。赛会的第一个晚上城市降雪约40cm,高山赛场降雪超过100cm。接下来的三天里,大雪使得无数比赛推迟或取消。高山滑雪连续取消,所有项目至少推迟四天;男子高山滑降推迟了三次,总共推迟了七天;速度滑冰、雪车、雪橇等比赛也都推迟了。

1988年,第十五届冬奥会,加拿大卡尔加里。

吸取了上一届冬奥会的教训,这届赛会使用了大量的人造雪,并且使用了五个室内比赛场地。可惜由于大风,包括男子高山滑降、跳台滑雪、空中技巧、雪橇、女子高山滑雪、双人雪车在内的多项赛事被推迟或延期。

1992年,第十六届冬奥会,法国阿尔贝维尔。

即便主办方提供了比以往任何一届赛会都要丰富的天气预报服务,但是依旧因大雪导致超级大回转推迟;因大雾导致女子雪橇比赛推迟。

1994年,第十七届冬奥会,挪威利勒哈默尔。

由于越来越成熟的造雪技术和有利的天气条件,赛会只发生了轻微的推迟:男子和女子高山回转、空中技巧推迟了半小时,以确保山坡上的阳光条件符合比赛要求。

1998年,第十八届冬奥会,日本长野。

赛会期间,极端天气频发导致很多比赛项目推迟甚至取消:男子高山滑降推迟了三次才举行;女子高山滑降推迟了两天;女子超级大回转推迟了一天;四人雪车比赛取消;男子北欧两项比赛中途停止,次日重新进行。

2002年,第十九届冬奥会,美国盐湖城。

因恶劣天气发生了3次推迟和3次延期,但官方报告中没有提供细节。

2006年,第二十届冬奥会,意大利都灵。

跳台滑雪、越野滑雪、超级大回转、空中技巧、北欧两项等比赛因大风和大雪侵袭而推迟或延期。

2010年,第二十一届冬奥会,加拿大温哥华。

该年二月是温哥华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二月,迫使奥委会不断改变计划。包括高山滑雪、男子全能延期;雪车、北欧两项、无舵雪车、女子单板滑雪在内的许多比赛被中断或推迟。

2014,第二十二届冬奥会,俄罗斯索契。

大雾使得冬季两项男子集体出发项目两度推迟。

2018年,第二十三届冬奥会,韩国平昌。

高山滑雪多个项目及北欧两项等因大风推迟。

2022年,风雪不改北京之约。

安全至上!天气原因致雪上项目推迟是常态,24届冬奥会只有4届不受天气影响

不难发现,冬奥会的成功很大一部分要归因于有利的天气条件,而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应对恶劣天气导致的比赛日程变化”。尽管如此,也没有哪届冬奥组委会因为比赛推迟、延期、或取消而受到诟病。

学会与变化多端的自然互动,尊重大自然,本就是许多冬季项目兴起的原因,这也是直到今天它们依旧存在的价值之一。

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唯一一次在大陆性季风主导气候条件下举办的冬奥会,气象保障要面临的挑战非常大,但北京已经做好了准备。就算历史上完美的“天时”条件比只有4/23,但是相信北京冬奥会一定会交出满意的答卷,做5/24而不是20/24。那么,明天,风里雪里,北京冬奥开幕式等你!

栏目主编:陈华 文字编辑:陈华 题图来源:海沙尔

文字素材: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文内插图:海沙尔、十三叔微信朋友圈 等      

来源:作者: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