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眼中的菲律宾之马尼拉BGC

作者:鱼之乐哈哈

因着工作的缘故,需要去菲律宾。去之前想了解那个只在耳朵里听说过的国度,找了多个网上平台的文章和视频,犹觉得如隔靴搔痒,并不解渴。终于到了菲律宾,也待了4个多月,攒的感受多了些。想写出来,分享给像我一样的后来者。

想到哪说到哪,并不是什么正经文章,权当一个人的陈述。给我最深印象的是这里的温度。哈哈,看吧,什么时候都是两条几乎平行的线条。你不用大惊小怪,也不用猜疑。都觉得这是个热带国家,应该很热吧。偏偏不是,比广州还舒服呢。我是9月底从广州到马尼拉的。从广州机场大厅出来,就像进入了潮湿闷热的空气池,不动不走就是一身汗。而到了马尼拉,就非常舒适了。短袖长裤即便一直走路,只要不太快,也仅仅是微汗而已。站在太阳底下,只感觉一点点的干晒,注意是干晒哦。马尼拉东西方向都是水,东有拉古纳湖和lamon湾,西有马尼拉湾和南海,可偏偏不潮湿,想想确实够奇怪的了。据说一年只分两季,干季和雨季。干季雨少,一个月下一次不错了,一般是10月—3月份。这个季节也是凉爽的日子,24-34度,温度再好不过。一般洗完衣服,搭在屋里,半天能干。雨季是4月—9月份,我还没体验过。

再说吃的,BGC是马尼拉最新的顶级商圈,东西南北大约都是2公里,并不大。这里聚集了菲律宾的富人和中日韩欧美非等的商业人士。所以这里的物价就是给富人量身定做的,比马尼拉其他地方贵很多。再说超市里的食材,看吧,甜品饮料、膨化食品、各种奶酪、雪糕、甜点、牛肉、猪肉、鸡肉、鱼肉、海鲜充斥眼帘。蔬菜非常少、没有羊肉。尤其是中国人爱吃的菜都很贵。常在贵品榜首的有青椒、西蓝花,都是近20块一斤。大葱、油菜、青菜也得十几块一斤。丝瓜、洋葱、土豆等还算正常价。水果比国内贵太多,葡萄、橙子、苹果、石榴,比国内贵5倍不要不相信。有便宜的,像本地自产的香蕉、木瓜,木瓜几块钱一斤,还新鲜,不像国内有股怪味儿。一天生活费得100多人民币,要是在中餐馆吃那更贵了。因为来这的中国人大都有钱,所以呵呵。中国超市有几家,货都是海运过来的,比国内贵一倍的价钱很正常。火锅料、面条、酱油、十三香、花椒、瓜子什么的你只能在中国超市买,别的地方也没有啊。

再说说住,这个商圈只有一个带小区的,还是4星高端的,Serendra。其他都是公寓楼,也就是一栋楼,四外都是马路。因着是热带国家的缘故吧,墙皮很薄,不到20厘米,哈哈,好像只是一个红砖头的宽度吧。玻璃一层,隔音比较差。当然高端的楼盘会好一些,像mega的uptown parksuit。户型以中小居多,37平一室一厅的,65平两室的,90平3室的,这里都是实用面积,不玩国内公摊那套,当然厨房都不是独立的。空调一般不是国内那种墙上挂机,屋外风扇,中间连管那种。而是墙机,哈哈,一般都没见过吧。就是一个长方体,脸在屋里,身体和屁股在屋外那种。要是变频的还好,一般是手拧档的,像控制老视的电视机。这里的电费很贵的哦,一个人一个月正常点灯、吹空调、做饭、洗澡,得150多块钱,一度电1.3元。这还是不浪费的前提下。网费也贵,不像国内手机上网送家庭宽带。手机上网月租大概130块,10兆流量,国内电话随便打、短信随便发。家庭宽带,50兆,230元一月。这里不是用天然气做饭,而是电炉子。一个电炉子面上有两个、有四个炉盘,还带烤箱。刚来的肯定不习惯这种做饭方式。加热得两分钟吧,急性子受不了。有从国内买国产大功率电磁炉或电陶炉用的。

再说说出行。你别不信,这里没有公交车。出门可以开私家车,没有你就打车,这里有Grab,类似国内滴滴,一般2公里得十七八块钱,比国内贵吧。所以这里的交通也是烂的没边,据说没有疫情的时候,上下班堵在路上2小时很正常,能把人急疯。三大商圈相互之间也就2公里,可你就是得走半个多小时才能到,没疫情会更长。马尼拉还好有长款的吉普车叫吉普尼,吵得要死,一脚油门跟开了柴油拖拉机似的。看吧,听吧,上下班时间,每个十字路口,慢慢地穿插甚至把私家车包围了的是一辆辆摩托车,南方城市那些红灯路口电车堵塞路口的场景,换成摩托车,你想想。一个个跟没装消音器似的,灯一变,就

我眼中的菲律宾之马尼拉BGC

像工地似的,一个个屁蹦的震天响,又因为都是高楼大厦,这噪音就被这楼围成的空间放大到天际。所以公寓楼隔音好,也很吵。

我眼中的菲律宾之马尼拉BGC

这里的人还好吧,信天主教,性格温和。爱唱歌,爱运动。人口1个多亿,以年轻人居多。年轻人爱骑赛车,爱健身,有钱人爱养狗。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国度。

别墅区就是另一番风景了,六七千万的房子,集中在村里,都是富人,住里面肯定是另一番感受哦。

我眼中的菲律宾之马尼拉BGC
我眼中的菲律宾之马尼拉BGC
我眼中的菲律宾之马尼拉BGC
我眼中的菲律宾之马尼拉BGC
我眼中的菲律宾之马尼拉BGC
我眼中的菲律宾之马尼拉B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