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物|徐梦桃,为金牌而拼

温哥华的眼泪是不甘,索契的眼泪是坚定,平昌的眼泪是遗憾,这一次,北京冬奥会,她将华丽转身。她是徐梦桃,一个始终用高难度动作为中国队“拼”金牌的人!

从温哥华初尝奥运的苦,到索契第一次站上领奖台,再到平昌周期经历伤病侵扰留下遗憾……第四次征战奥运,1990年出生的徐梦桃在这个夜晚依旧没能圆梦金牌。2月10日,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行空中技巧混合团体决赛中,以徐梦桃、贾宗洋和齐广璞出阵的中国队以总分324.22夺得一枚银牌。寻求一枚金牌和数次至暗时刻的毅然坚守,只有徐梦桃自己知道,追逐荣耀的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

人物|徐梦桃,为金牌而拼

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赛场上,从来没有任何对手敢轻视中国队的集团优势。但论及冬奥会的比赛,中国女队的运气却总是差了那么一点,从1998年的长野到2018年的平昌,中国女队与最高领奖台之间总有“一步之遥”。

在中国女队冲击冬奥会金牌的道路上,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就是徐梦桃。从温哥华到平昌,徐梦桃一直是用高难度动作为中国队“拼”金牌的人。如今,徐梦桃在主场北京迎来了自己的第四届冬奥会,她依旧拥有全场数一数二的难度,她也依旧在为金牌而“拼”。

温哥华西部的黄柏山,19岁的徐梦桃迎来自己的第一次奥运之行。

在出征温哥华之前,徐梦桃的名下已经有一个世青赛冠军以及2009年世锦赛的亚军,但当时外界给予更多关注的选手,依旧是在四年前的都灵摘得银牌的李妮娜以及大赛经验更为丰富的郭心心。

人物|徐梦桃,为金牌而拼

抱着“从头到尾都没有摘金希望”的想法,徐梦桃顺利完成资格赛两跳,以第八名的身份晋级决赛。决赛第一轮,徐梦桃就成功着陆了难度分为4.050分的bFFF(向后空翻转体1080度)动作,并以超过2分的优势力压难度更高的澳大利亚名将莉迪亚·拉希拉,暂居榜首。此时的李妮娜和郭心心则暂列第四和第五位。在决定冠军归属的第二轮比赛中,即使李妮娜和郭心心都顺利完成了三周台动作,但却未能超过两跳均无懈可击的拉希拉。为中国队冲击金牌的任务,则落在了最后出场的徐梦桃的肩上。

徐梦桃要挑战的动作是拉希拉在第一轮中完成的bLdFF,这个分值高达4.175的动作也几乎是女子选手难度的“天花板”,选手需要在空中完成三周翻腾并完成1080度转体。在来到温哥华前不久,徐梦桃才刚刚开始练习bLdFF。虽然在温哥华冬奥会前的世界杯鹿谷站,徐梦桃曾经在比赛中完成过这个动作,但动作的成功率还不足以让她有信心能一击制胜。当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决赛最后一跳,在没有太多经验的情况下,徐梦桃顶着压力走上了出发台,去“拼”一把自己并没有太大胜算的动作。

人物|徐梦桃,为金牌而拼

从助滑到腾空几秒看起来一切顺利,但最终徐梦桃还是在落地时失去重心,摔倒在着陆坡上。滑行到等分区后,徐梦桃依旧高举双臂向观众致意。但在裁判给出分数的一刻,她的眼中还是闪过一丝失落。确认获得冠军的拉希拉向徐梦桃走来,拥抱了这个比她年轻8岁的中国姑娘,徐梦桃则流下了眼泪。

“四年后再来!”擦干眼泪,离开赛场,这是徐梦桃心中最坚定的想法。那时的徐梦桃还不满20岁,首次出战冬奥会、又是全场年纪第二小的选手,她就敢于亮出世界上难度最高的动作。即使最后一跳并不完美,但是徐梦桃也证明了自己未来可期。当时在中国队担任顾问的加拿大教练达斯汀·威尔逊也被徐梦桃的潜力与比赛气质所打动,在他看来,徐梦桃也是有能力改变空中技巧这项运动的人。

黑海之滨的玫瑰庄园雪场,徐梦桃再次踏上冬奥会的赛场。23岁的她已经是中国女队的主力选手,同样也被视作索契冬奥会的夺冠热门之一。

四年前从温哥华归来,徐梦桃完成了右膝取钢钉的手术。这枚钢钉在徐梦桃2007年右膝的前十字韧带断裂时就被植入腿中。当时徐梦桃为了能够顺利参加温哥华冬奥会,把原本应该在2009年进行的取钉手术推迟到了冬奥会之后。而在解决了腿伤的问题之后,徐梦桃开始在索契周期大放异彩。

人物|徐梦桃,为金牌而拼

尽管在2011/12赛季开始前,徐梦桃一度因为在阿尔山上雪训练的失利而陷入情绪上的低谷,但站到世界杯的赛场上,徐梦桃又找回了熟悉的自己。赛季伊始的四站北美世界杯赛事,徐梦桃连夺四冠;赛季末的世界杯沃斯站,徐梦桃又一次站上最高领奖台。单赛季收获5冠1亚的徐梦桃也几无悬念地成为空中技巧项目女子组世界杯总冠军,她也第一次捧起了“水晶球”奖杯。

接下来的2012/13赛季,徐梦桃再次达成了单赛季世界杯5冠的成就。这一次她不仅捧起了空中技巧单项的“水晶球”,同样也成为了自由式滑雪大项的世界杯年度总冠军。在温哥华时曾经留有遗憾的bLdFF动作,徐梦桃也在这个赛季中多次成功着陆。2013年3月,在一年前完美收官赛季的挪威沃斯雪场,徐梦桃第一次赢得了世锦赛冠军,让自己本已收获颇丰的赛季锦上添花。

人物|徐梦桃,为金牌而拼

在2013/14赛季开始前,徐梦桃似乎已经具备了冬奥冠军所具备的一切条件——领先的难度、出色的动作质量、优越的稳定性。看起来,她也在向冲击金牌的目标逐渐接近。但来到冬奥赛季,徐梦桃原本火热的状态却慢慢地“降温”了。索契冬奥会前的5站世界杯,徐梦桃只拿到两枚铜牌,女队的四位主力中,也只有徐梦桃未能在这个世界杯赛季拿到冠军,而原本已经成功攻克的bLdFF动作,同样问题不断。

不过,状态起伏这样的“小插曲”并没有影响到徐梦桃在队中的位置。站在索契冬奥会赛场上,她依然备受关注。与四年前的温哥华冬奥会不同的是,这一次空中技巧项目的预赛和决赛全部安排在了同一天举行,决赛也由原来的两轮计算总分改为了三轮逐轮淘汰的赛制。这也意味着进入到决赛最后一轮的选手,最多需要在5小时之内完成5跳。

人物|徐梦桃,为金牌而拼

徐梦桃便是当晚三位“5跳选手”之一,那天的比赛也让她直言“用尽了洪荒之力”。索契的这场决赛走势与温哥华颇为相似,在第二轮顺利完成bLFF的徐梦桃与“大师姐”李妮娜携手进入只有四人的决赛轮,在李妮娜力拼难度失败的情况下,最后出场的徐梦桃又面临着与四年前完全一致的局面,她要挑战的依旧是bLdFF。与四年前相比,徐梦桃在完成这个动作时有了更高的成功率也有了更多的经验,但她还是在落地时失去平衡,单手撑在了雪地上。

“上次是实力不够,这次是状态不行。”这一次,看到最终得分的徐梦桃在等分区有些懊恼地甩了甩落地时不慎扭伤的左臂,也再次流下了眼泪。但站上领奖台的时候,徐梦桃却擦干眼泪,眼神坚定。站在她身边的是金牌得主、35岁的白俄罗斯老将阿拉·苏佩尔。领奖台的另一边则是四年前的冠军、徐梦桃再熟悉不过的拉希拉。拉希拉在决赛轮中挑战了一个仅有男子选手能完成的动作,最终因失误只摘得铜牌。苏佩尔和拉希拉都是空中技巧项目并不多见的“妈妈级”选手。看到她们的坚守,徐梦桃也有了更多的动力。这枚银牌,对23岁的她来说还并不是终点。

在站到平昌凤凰雪上公园的出发点之前,徐梦桃在四年的备战中历尽曲折,但她最终还是熬了下来。她曾经设想过无数次在平昌稳稳落地时的庆祝动作,她也以为自己终于做好了登上冬奥会最高领奖台的一切准备。但在平昌,徐梦桃又一次事与愿违。

进入平昌周期,徐梦桃着手调整自己的技术动作。2015/16赛季的几站世界杯,她的状态也因此有所起伏。2016年的新疆全国冬季运动会,徐梦桃在比赛中失误,落地时导致左膝前交叉韧带撕裂、内侧副韧带扭伤。在这次大伤之后,徐梦桃的左膝半月板切除了近70%。自出道以来一直是“难度王”的她也不得不暂别熟悉的雪场与跳台,开始漫长的恢复期。

人物|徐梦桃,为金牌而拼

相比18岁时的那次右膝受伤,这一次徐梦桃感到有些力不从心,“26岁确实恢复得不如18岁快,而且每天都要大量的康复训练,特别枯燥。”一整天的训练结束,徐梦桃的汗水可以让准备好的四套衣服都浸透。而当徐梦桃在健身房里与器械相伴时,她的队友们都在上跳台练习专项技术。她有些着急,也有点犹豫。最让徐梦桃害怕的是,是选择坚守下去之后要面对的一切未知,“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我不知道能恢复得怎么样,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会把我击倒。”那时的徐梦桃每天都在和自己对话,思考到底是否还要坚持下去,她心中的“天使”与“恶魔”也在拉锯着。

“徐梦桃,你一定要顶下来!”哪怕深知接下来路途上的障碍只多不少,甚至“没有退路”,徐梦桃还是决定勇敢面对伤病之前自己还未走出的低谷以及伤病康复道路上的一切未知,“只要你选择了,就不能往回看。”

手术后只有10个月,徐梦桃便在北大壶重返世界杯赛场。已有2年时间未曾拿到过世界杯冠军的她,在这里重返最高领奖台。尽管那时徐梦桃还没有恢复三周台动作,但是凭借整个赛季的稳定表现,她再一次捧得“水晶球”奖杯。赛季末的世锦赛,她也拿到了一枚铜牌。能在大伤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迅速恢复并且重返一线竞争行列,这并不容易。按照徐梦桃的说法,重新建立起“本体感觉”实际上需要两年的时间。在左膝依旧带有钢钉的情况下,徐梦桃的半月板在场地特别硬、着陆姿势不太对时都会疼。但她想得更多的不是伤病,而是如何拿三周台的动作去参加比赛。

人物|徐梦桃,为金牌而拼

平昌冬奥会前的世界杯赛季,徐梦桃重新登上了三周台。凭借分站赛两冠两亚的稳定表现,她第四次加冕空中技巧单项赛季总冠军。第三次出战冬奥会,徐梦桃有了难度,有了经验,也有了好状态,她与冠军之间的距离看起来已是“无限近”。

空中技巧队在凤凰雪上公园训练的第一天,徐梦桃便看到了隔壁场地举行的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颁奖仪式,心中对于比赛的向往更多了几分。即使当时赛场风大,许多选手为了安全只进行两周台的练习,但徐梦桃却依旧坚定地想要上三周台,她告诉教练纪冬:“我什么都不怕,这届冬奥会我不是来参与比赛的,我必须要适应这个场地、这个台子,我要打有准备的仗。”

如预期般,徐梦桃在资格赛第一轮就轻松晋级。被她视作最大对手的拉希拉以及美国选手、世锦赛冠军卡尔德维尔都止步资格赛第二轮。徐梦桃感觉到自己又迎来了一次“拼金牌”的好机会。在空中技巧女子组决赛开始前,中国代表团还在平昌无金入账,徐梦桃便期待自己能够为中国队首开纪录。在去往赛场的大巴上,徐梦桃在朋友圈写下了“不为中国拿到首金,我退役”的文字。但这条原本只是用来激励自己的朋友圈,却莫名地在社交媒体上广为传播。当然,当时在跳台之下的徐梦桃还并不知道她掀起了怎样的声浪。

人物|徐梦桃,为金牌而拼

决赛第一轮,徐梦桃以第二名的身份顺利晋级。第二轮,徐梦桃选择了三周台动作bFTF(向后空翻三周,第一、三周转体360度,第二周团身)。但在这个昔日成功率不错的动作上,徐梦桃却栽了跟头。在入围第二轮的9人中,徐梦桃是仅有的两位采用三周台动作的选手之一,但她却排名垫底,失去了冲击金牌的机会。

“速度太慢了,太慢了……”这一次,徐梦桃在镜头前留下的依旧是遗憾的泪水。与她同场竞技三个奥运周期的拉希拉则特地来到混采区拥抱了她,并在镜头前坚定地说道:“她就是冠军!”

由于从出发点到起跳台时没能达到理想的速度,徐梦桃在腾空时就已确信自己很难完成动作。在落地时,徐梦桃因为失去重心而在着陆坡上做了一个前滚翻。从那里翻滚到终点的十几秒钟,几乎已是她人生中最漫长的时刻。她的脑海中也有一个声音:“完了,没有人比我摔得更惨了。”

如果徐梦桃在第二轮中像大部分选手一样采用两周台动作,或许她可以平平安安地晋级决赛轮,或许还有更多的希望争夺奖牌。但徐梦桃不是不知道两周台更稳定、三周台风险更大,她只是如之前两届冬奥会一样,想要去拼那枚中国队始终未能拿到的金牌。

平昌冬奥会战罢,对于中国队的老将们来说,是否要参加四年后的北京冬奥会,像是一个有些纠结的选择题,毕竟在主场参加冬奥会总是意义非凡,这是没有人想要错过的独特体验。但另一方面,年龄与伤病的影响又不可忽视,四年中会有哪些变数,更是无法预测。

关于是否要再战四年,从平昌归来的徐梦桃确实也曾犹豫过。平昌时她在状态正佳的情况下甚至未能进入到决赛最后一轮,徐梦桃更是怀疑自己是否这辈子就是拿不到奥运冠军,“这么好的状态都拿不到冠军,未来也不可能拿吧!”2018年3月,徐梦桃再次躺到手术台上,完成双腿半月板手术。在远离公众视野与赛场的这段休整时间中,徐梦桃也在“去”与“留”之间做足了思想斗争。但最终,对于空中技巧项目的热爱与平昌失利的“不甘心”,还是让徐梦桃决定重新归队,开启自己的第四个冬奥周期。

在完成手术后不到4个月,徐梦桃就回到了秦皇岛,与队友们开始新赛季前的夏训。2018年11月,空中技巧队从秦皇岛转场至阿尔山进行雪上训练。徐梦桃在一个月后便成功恢复了两周台的难度,也为北京周期的第一个世界杯赛季做好了身心准备。其实平昌的记忆还并未远去,但那场失利却给徐梦桃带来了一点心态上的变化,“奥运会我都摔个第九,我怕啥?”在徐梦桃看来,平昌这次“真正意义上的重大失败”,反而让她更洒脱了。

人物|徐梦桃,为金牌而拼

在北京周期,空中技巧国家集训队的教练团队也迎来了新的成员——曾经执教过2017年世锦赛冠军阿什莉·卡尔德维尔的知名教练迪米特里·卡乌诺夫。此前,徐梦桃并没有太多与外教共事的经验,卡乌诺夫的到来则为她日常训练带来了更多新鲜感。卡乌诺夫关注细节,不管是技术动作的问题还是情绪起伏,他都能敏锐地察觉。在训练安排方面,卡乌诺夫则给了经验丰富的徐梦桃更多自由度。

带着更加轻松的心态,徐梦桃在北京周期稳步前行。2018/19赛季,刚恢复两周台难度的徐梦桃便在世界杯分站赛收获三个冠军,并且连续第三年加冕赛季总冠军。赛季末的世锦赛上,徐梦桃不仅再获一枚单项铜牌,还率队摘得混合团体赛银牌。2019/20赛季,徐梦桃重拾三周台难度,虽然没能再度捧得“水晶球”,但她在三周台上的成功率也随着赛季的深入而提升。

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让徐梦桃前进的脚步暂时放缓。整个2020/21赛季,空中技巧国家集训队都未能出国参赛。以往徐梦桃自称“好赛分子”,每逢赛季国际雪联公布赛程,她看到即将举办比赛的国家与城市名都会感到兴奋,也期待着与对手的交流。但这个赛季,她只能在国内训练。但她依旧不忘关注着世界杯赛场上的动态,关注着她的主要对手劳拉·皮尔以及好朋友阿什莉·卡尔德维尔等“熟人”的表现,观察着赛场上又有哪些风起云涌。

人物|徐梦桃,为金牌而拼

当日历翻到2021年的12月,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仅有两个月,徐梦桃在芬兰鲁卡重返国际赛场。当她穿着标志性的蓝色滑雪服站到训练场时,不少许久未见的外国队员也纷纷向她打起了招呼:“桃桃!”冬奥会前的六站比赛,徐梦桃拿下单项2金1银1铜,打破了澳大利亚名将库珀保持的世界杯单项夺冠次数纪录,还与队友携手拿下了两站混合团体赛冠军。在每一场比赛中,她也尽力让自己挑战三周台动作。因为在北京冬奥会时,她依旧想做那个用高难度“拼”金牌的人,而不是为了“保”金牌而降低难度。不过,与此前三届冬奥会所不同的是,尽管徐梦桃依然想“拼”,但她对金牌的执念却比以往淡了几分。比起那枚金牌,她更想在这项运动中留下里程碑。这个四年,徐梦桃的梦在北京冬奥,但是她的梦却不只限于金牌。

人物|徐梦桃,为金牌而拼

在平昌冬奥会结束后的一次访谈中,徐梦桃曾经把空中技巧这个项目形容为“勇敢者的游戏”。在她看来,能在这个游戏中笑到最后的人,既要有强大的内心,也要有梦想和信念。第四次站在冬奥会的出发点时,徐梦桃依旧有梦、有坚定的信念,她的内心也在四个奥运周期的磨砺中更加强大。距离冬奥会越近,徐梦桃的内心也愈发从容而充满力量。在空中技巧的领域中,拥有属于自己的纪录、多次站上世界大赛领奖台的徐梦桃,已如12年前的威尔逊所预测的一样,成为了改变这项运动的人。

即使徐梦桃的金牌版图中独缺一枚冬奥会金牌,谁又敢说她不是这场“勇敢者游戏”的赢家呢?一枚混合接力的银牌同样证明了中国短道速滑在过去4年的努力。在之后的比赛中,包括徐梦桃和贾宗洋、齐广璞在内的几位主力队员,还要向个人项目发起冲击,为中国空中技巧队在北京冬奥会上写下新的故事。

文|宫珂

编辑|肥猫 李艺凡(实习)

人物|徐梦桃,为金牌而拼
人物|徐梦桃,为金牌而拼
人物|徐梦桃,为金牌而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