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唐朝宝藏出土11斤金箔,藏于博物馆半年后却少了3斤,专家这样解释

郭沫若作为大陆一大文豪,同时又是一位考古狂人,沉迷于考古研究。关于郭沫若最大的争议在于,他热衷于挖掘皇陵,曾酿成大陆考古的巨大悲剧。他曾还出过一本关于文物的书籍,书中曾记载着一个事件,专家们从墓中挖出的金箔放在博物馆中,半年后却突然发现少了

3

斤,此事令人匪夷所思。

1970

年,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何家村,当时有一名建筑工人在何家村工作时,在工地上意外发现了两个装满金银制品的罐子。经过专家的研究发现,这些金银制品都是唐朝时期的珍宝。大唐遗宝的发现被公布后,吸引了无数的专家前来欣赏,都想要目睹盛唐时期的风采。

唐朝宝藏出土11斤金箔,藏于博物馆半年后却少了3斤,专家这样解释

经过统计,罐子中一共装有一千多件文物,其中将近三千多件金银器,其它的就是一些普通装饰品,这些金银制品最为珍贵。令专家惊讶的是,如此数量的宝物竟然被塞进两个罐子中。

除了金银制品,还有一玛瑙杯,身上镶嵌着金兽,堪称为大唐遗宝的孤品,象征唐朝玉器雕刻的巅峰之作,如今珍藏在西安博物馆。

唐朝宝藏出土11斤金箔,藏于博物馆半年后却少了3斤,专家这样解释

专家还从罐子下方挖出了十一斤重的金箔,如此重的金箔在中国还是头一次出土,为防止金箔出现腐坏,专家将金箔保管在博物馆中。此期间从未有人过问,半年后例行检查,却发现这些金箔少了

斤,专家们第一想到的是有人偷走了金箔,不过博物馆并没有任何被偷窃的痕迹,那么只有可能是金箔自身发生了变化。

相关部分介入了调查,经过四个月的勘察,始终没有任何线索。最后专家分析

唐朝宝藏出土11斤金箔,藏于博物馆半年后却少了3斤,专家这样解释

金子的延展性超乎想象,由于金子是一片片叠起来的,每片金箔中会有一些遗漏,因此会藏那么一点水,这不足为奇。如今在博物馆中放置了八年,金箔中的水已经蒸发掉了,所以导致整个金箔变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