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未了】赵金厚专栏|爱柳

【青未了】赵金厚专栏|爱柳

文|赵金厚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我喜欢垂柳,虽然它不比松竹梅气质高雅,但它接地气,是它最先感知春天的信息,当惊蛰刚过,柳树皮便开始泛青,不经意间,柔软的枝条已吐出点点绿苞。春寒料峭的正月,柳树正冲破寒冬的羁绊,在河畔、田垄、公路两旁,醉人的鹅黄像宣纸上的水墨画,让人耳目一新,心田泛起丝丝暖意。

小时候,读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起初,不懂啥意思。母亲便领我走到小河边,看在春风中柳树摇曳的枝条,逐字逐句讲解,真奇妙,母亲把抽象的唐诗诠释成生动形象的风景画,让我身临其境,古诗的内涵不再生涩难懂。在我的眼里,柳像小姑娘飘逸的长发,像倾泻而下的瀑布,像文雅质感的屏障,灵动、活泼、调皮,充满了青春气息。

在中学语文课本里,我陶醉朱自清的《绿》,梅雨潭的“绿”之所以撩人眼睛,除了清澈的水韵动人外,河岸的柳给潭水投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翻阅唐诗宋词,古人以“柳”创设情景,送别友人的诗作多如星辰,垂柳依依,从而赋予了友人更浓厚的思念之情;柳和月亮一样,是诗眼,启发诗人的想象和灵感。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李白的“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陆游的“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皆寄托着诗人的乡愁情思。

我每天上班经过广场一隅,四周的垂柳将广场包围,它发芽早,落叶晚,旺盛的生命力是其他树木所不及的。当炎炎夏日来临,垂柳遮天蔽日,浓浓的绿荫像一泓清水给人们送来清凉,柳树覆盖的亭子下面,有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有学生潜心读书,有老者下棋取乐。家乡广场的垂柳像一张靓丽的名片,彰显着文化底蕴,展示着特色风采。

在高速上,进入菏泽地界,夏天郁郁葱葱的垂柳一下子扑入视野,伴随着阵阵凉风,让人倾刻间忘却了旅途劳累;在北京景山公园,我眺望着绵延起伏的垂柳绿浪入迷,天子脚下的垂柳独领风骚。气度不凡;在杭州西湖,妩媚的垂柳翩翩起舞,把西湖的婉约之美衬托得淋漓尽致;在济南趵突泉逗留,垂柳的婀娜多姿令人依恋不舍,“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妙犹如月光下的小提琴伴奏曲静静流淌。

许是爱柳的缘故,我一个大男人也喜欢上了梳妆打扮,三两天便冼头,让头发更柔顺自然。去城里专买店挑一件精致的衬衣,当然是白色的,白色象征着着纯洁干净,和柳的纯粹的绿一样燃烧着蓬勃的激情,跳跃着青春的律动。

我喜欢柳,尽管它的花柳絮卑微得极近忽略,但柳絮低调,那飞舞的、轻盈的柳絮似雪、如星,像一首缠绵的爱情诗带着甜蜜的期待和朦胧的想象带人走进美丽的殿堂。

【青未了】赵金厚专栏|爱柳
【青未了】赵金厚专栏|爱柳

作者简介:赵金厚,供职于山东省郓城县南赵楼镇中心校。酷爱文学,热爱生活的多彩与浪漫,甘愿用文字感恩世间的美好。著有中篇小说《选择》。有诗文散见于多家报刊与《学习强国》等多家网络平台。

壹点号心梦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