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尽管他在2007年享年76岁的时候突然逝世,但盖棺也难定论。

叶利钦原是苏联共产党的高层,但亲手把社会主义的前苏联整解体。对苏联共产党人来说,他是最大的历史罪人之一。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苏联也不是一日倒塌的。虽然叶利钦承担不了所有责任,但他背叛了自己的信念,背叛了自己的党却是不争的事实。
但对西方民主阵营来说,叶利钦却是最大功臣之一,他起到美帝国主义几十年来用炮弹也达不到的目的——摧毁苏联共产制度,不费一枪一炮。
正因此,叶利钦跟美国时任总统克林顿也是铁哥们。
1995年,叶利钦访问美国。在参加白宫晚宴时,一向嗜酒的叶利钦竟不顾礼仪喝得酩酊大醉。
餐后,他踉踉跄跄地走出宴会厅,回到房间。这时正好国内有要电找叶利钦总统,随员这才发现总统房间竟然没人。
这下糟了!
堂堂的大国总统竟然失踪了!
负责安保工作的官员吓出了一身冷汗。
赶紧派特工四处寻找。最后发现他竟然穿着内衣内裤,坐在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街的路边上,口齿不清地与一位出租车司机闲聊天呢!
面对荷枪实弹来找他的特工,他还一脸懵逼,解释说他想买比萨吃,令众人哭笑不得。
结果,第二天晚上,叶利钦不长记性,又喝醉了。他是自己贪杯,不用别人劝酒,自罚三杯的那种。
结果喝完酒,他意犹未尽,依旧不肯回房间休息。
这回,他自己来到其下榻的住所的地下室里。叶利钦走起来路踉踉跄跄,警卫还把他误认为是擅自闯入的危险人物。
这种爆炸新闻,在媒体触角相当敏锐的美国就硬生生地让克林顿领导的白宫给压下了。
想想,如果换是普京,那西方媒体肯定立刻就集体高潮啊。
说到喝酒,在各国首脑中,爱好杯中物者不在少数,但叶利钦绝对是最有特点的一位。
大家都知道,战斗民族最富盛名的酒是伏特加酒。
这种不甜、不苦、不涩,只有烈焰般的刺激的酒通常在西方被作为是调制鸡尾酒用的基酒,而战斗民族却对其情有独钟,喝法简单粗暴,直接吹!吹完完事。
叶利钦可以说是伏特加酒最忠实的捍卫者。
他不仅喜欢喝,常喝,而且海量,一次就可以喝下一斤。
叶利钦年轻的时候曾在建筑工地工作过。建筑工人长期在户外工作,而俄罗斯冬天零下三十几度的天气,伏特加正是为建筑工人驱走寒冷的传统酒精饮料。所以当时的建筑工人普遍都有酗酒的毛病。
当年叶利钦在建筑工地上跟建筑工人一起干体力活的时候,酒量和酒瘾更大。后来当上州委书记之后,叶利钦的酒量才逐渐下降,但酒瘾却并未减少,反而更大。
1996年以后,做完心脏搭桥手术的叶利钦健康状况大不如前,他只好听从医生的建议,改喝少量的葡萄酒或啤酒。
但唯一能让他在美酒面前败下阵来的还是我们的国粹——茅台。
1996年4月,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对大陆进行正式访问。他这次访华是在其心脏搭桥手术之后的6个多月后举行的。
访问的首天,中国方面在人民大会堂为叶利钦举办大型招待会。当无酒不欢的叶利钦发现宴会上没有白酒时,立即对工作人员“抗议”说,我清楚地记得上次我来时有一种白酒。
弄得中方人员一脸尴尬,左右不是。
原来, 按国际习惯做法,一般国宴只喝红白葡萄酒,而且,自1992年以来,大陆已实行了礼宾改革,国宴上也已取消用烈性酒,一律改用了低度酒。
1992年,叶利钦应邀首次对中国进行访问时,国家领导人在叶利钦的欢迎晚宴上,花了很大的心思:此番前来的俄罗斯客人都有喝烈性酒的习惯,总是在国宴上喝得高兴时,大呼小叫说低度酒不尽兴,于是领导决定作为特殊情况,破例在那次宴会上选用我们的国酒茅台。
喝过伏特加的都知道,比起我们的茅台,喝伏特加就是在喝酒精啊。
自然, 宴会上,叶利钦如获至宝,对茅台大为赞赏:“茅台酒好,气味很香。”
当晚叶利钦一人就喝了足足有半斤。
从此,只青睐伏特加的叶利钦深深地记住了他的新欢—茅台。
第二天,时任总书记在钓鱼台国宾馆宴请叶利钦。席间,总书记向叶利钦一行介绍茅台酒是53度的酒时,叶利钦兴致颇高。
他拿起一根特大号火柴棒,点燃后放在酒瓶口,看火柴的反应。
还颇为内行地讲解道,“53度以上的发出蓝火,53度以下则为蓝红相间的火焰;40度以下的则全发出红色火焰”。
叶利钦的确是懂酒的行家,茅台酒除了香醇之外,着火时燃出蓝色火苗也是其特点之一。
不过,也就是在国宴上,才有人肯把茅台点着吧——现在的茅台酒的价格,真的可以说是贵如油了。
从伏特加到茅台,叶利钦对酒的赏鉴可以说是跨越了国界。
于是,叶利钦一口气喝下三大杯茅台酒。夫人奈娜·叶利钦娜考虑到他刚刚做完搭桥手术,劝他不要再喝,叶利钦竟板起脸来,说,“你不要干涉我的事,否则以后我不带你出来了。”
叶利钦和夫人奈娜·叶利钦娜
看来,酒真是他的命根子。
当然,坐在餐桌前,威胁一下拦着自己喝酒的老婆也无伤大雅,但喝多了之后,非要去指挥乐队,可就出糗出大发了。
1994年,叶利钦访问柏林。
在最后一批军队撤离的典礼上,酒精上头的叶利钦突然离开座位,醉醺醺地从庆典主持人的手里抢走了话筒,口齿不清地哼着俄罗斯的歌曲,边唱还边跳,向观众打着飞吻。
这还没完。
最后他跑到乐队指挥那里,夺过他的指挥棒,开始指挥整个乐队进行演奏,场面一度失控,成了国际新闻。
尽管喝酒误事,但叶利钦依旧乐此不疲,甚至在他做了几次心脏搭桥手术,被医生反复告诫禁酒的情况下,也是依旧放不下手中的酒杯。
这喝酒的乐趣,恐怕就像诗仙李太白所言: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