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年后上班,单位领导的会议都比较多,今天局长让我替他去市里开个会。这是个务虚会,形式重于内容,相比其他会议来讲,就显得不那

年后上班,单位领导的会议都比较多,今天局长让我替他去市里开个会。这是个务虚会,形式重于内容,相比其他会议来讲,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但还是请来了主管这方面工作的吴副市长在会上讲几句。看到台上的吴副市长,一下子勾起了我20多年前的一段记忆。

那时,我刚刚上高一,有一天下午,班主任说请来了一位市级优秀大学生来给同学们做个报告,让大家受受教育。

这个优秀大学生就是吴副市长,此时他正在本市一所全国著名大学里念大四。吴副市长老家是河南农村的,自幼失去父母,家境比较贫寒,是哥哥姐姐供养他才上了大学。

上大学期间,他一边刻苦学习,一边勤工俭学,课余时间兼职做了几份家教。当然,大学生当家教现在是不被允许的了。挣来的钱不但满足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还能拿出一部分寄回老家补贴哥哥姐姐。

在一次当家教的过程中,他认识了一对母女,她们是外地农村移居这里的,住在一间破旧的平房里。母亲身有残疾,靠捡拾废品为生,女儿已经9岁了,还没有上学。

吴副市长非常同情这对母女,他经常拿出自己勤工俭学的钱来资助这对母女,还买来小学课本教小女孩学习文化课,这种善举一直持续了两年多。

后来,吴副市长的事迹被报社记者挖掘出来,在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全市很大的反响,吴副市长因此获得了全市优秀大学生的称号,市里号召全市学生向他学习。那对母女也受到了政府的救助,小女孩被安排进一所小学上学。

我们班主任和吴副市长所在系的导员是同学,通过这层关系,把吴副市长请到我们班级给大家做报告。

记得当时吴副市长的个子不高,面目清瘦,带着一副黑边眼镜,显得十分朴实憨厚。他给我们讲述了自己成长和学习的经历,以及与那对母女之间的故事。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年的吴副市长并不善言辞,在台上讲话的时候十分拘谨,带着一点河南口音,偶尔说话还结结巴巴。可能很少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显得很紧张,边说话边擦着额头上的汗。应该是拿着的钢笔墨水沾到了手上,他擦汗时把自已弄得满脸花,逗得同学们在座位上哈哈大笑。

吴副市长毕业后被安排进了机关工作,一步步从基层做起,发展得很好,现在已经当上了副市长。

主席台上的吴副市长跟以前相比,模样有了很大变化,他已是一位50出头的中年男人,穿着雪白的衬衣,身体福态,面色油光,印堂发亮,在台上讲话思路清晰,慢条斯理,从容不迫,娓娓道来,讲话内容即有理论高度,又不乏亲和力,完全看不到原来那种青涩、腼腆的影子。

吴副市长从小家境贫寒,更懂得老百姓的疾苦,他在年轻时就是一个好人,想必当官也一定会是一个好官。希望多提拔一些像吴副市长这样的好人当领导,多为老百姓办些实实在在的好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