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变形的隐喻」走进审片的幕后故事(˘˘)

「变形的隐喻」走进审片的幕后故事(˘˘)

《变幻》第七届中国独立动漫电影论坛竞赛单元入围名单近日公布,历日经过周胜轩、项伟、李丹凤、陈玉来、王磊五位初赛评委,日夜精心挑选,最后在来自世界各地的454部优秀动画短片中取材, 入选45件作品入围大赛单元!

「变形的隐喻」走进审片的幕后故事(˘˘)

那么五位评委和老师对本次论坛的参赛作品有何看法呢?在这么多优秀作品中,评选出数量有限的入围者,评选过程是什么?让我们听听评委们怎么说!

「变形的隐喻」走进审片的幕后故事(˘˘)

周胜轩

这次试炼最大的感受是,有很多个性的作品,虽然这些作品可能还不成熟,但最有价值的创作恰恰是那些真诚纯洁又有一定个性棱角分明的东西,这是我选择的核心,如果没有创作者的个性和态度,我不会选择四个平淡而稳定的作品。我看到一些作品非常细腻,执着地捕捉生活中那些沉闷或琐碎的时刻,并用丰富的想象力来表达它们,比如"孤独",眨眼,声音,静止的画面以拼贴的方式一层一层地,编织出一张逃离无聊的网。有作品所揭示的创作者真诚纯洁的情感也非常感人,这种非集合的创作本身会有很强的情感诉求,比如《我的小学校》这件作品,简单幼稚的二维草图纹理和第一人称儿童视角进入,将关于孩子世界真诚情感的诠释极具感染力却无穷无尽。

此外,我非常高兴的是,很多创作者在思考动漫媒体与跨媒体本体的融合问题时,以及融入到创作中,我看到大量创作者在固定、二维、立体甚至现实生活中的不同媒体之间穿梭拍摄,意在探索影像媒体之间的界限,这让我看到了今年独立动漫论坛上收集的作品的活力和延伸性。

「变形的隐喻」走进审片的幕后故事(˘˘)

入围《寂寞》作者:陆彦驰

「变形的隐喻」走进审片的幕后故事(˘˘)

入围《我的小学校》作者:杨伟

朝向冲刷

今年,作为预选评审团首次来到中国独立动画论坛,感受了400多部作品的贡献,由国内外学生和少数独立动画作者和专业作者组成了作品。这里不乏制作精良的创新作品。特别是从国内华文传、北影、广美等重要院校为论坛输出的诸多产品,可以看出,学生付出了心血,也代表了中国高校一定程度的动画。个人感觉是,在其中一些国内学生作品中,制作已经比较成熟,甚至在国际舞台上也没有迷失在标准中,但总的主题和叙事趋于单一,很少有引人注目的作品。与国外机构的贡献相比,学生作品中呈现的个人风格和思维值得回顾,即使技术不熟练,但仍然令人印象深刻。

此外,来自葡萄牙的专业级贡献也是论坛的宝贵资源,如果能单独设立一个展览单位,让一些作品由于各种考虑而未列入比赛单位,也有机会让论坛观众尽情尽享。

「变形的隐喻」走进审片的幕后故事(˘˘)

入围者"在阴影之间"

作者:Alice Guimaraes和Mónica Santos

李丹峰

本次论坛参与的电影作品初审,可以看到这么多好作品或很开心。说实话,要挑出40多部这样的作品真的很难。

作为电影人,我的选择角度可能更多的是从我的专业角度出发。我会更加注重角色表现、叙事和视听语言。很多作品都比较具有实验性,情感和想法会是作者表现的焦点,当然,在这些作品中也有很多感动,我也投了赞成票。但我更有可能找到我们经常称之为"塑造好人物并讲述伟大故事的人物"的作品。

另外,视听语言是电影艺术形式的表达,我觉得作者(尤其是国内作者)对于画面和视觉方面还是会有很多好的表现,但往往对声音的理解有点捉襟见肘。我也和一位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国内独立动画制作条件可能非常有限,对于声音的输入不能支持作者最基本的要求当然也不可能谈到什么声音创作。我仍然有点担心这种情况。因为显然在大多数国外作品和我们国内作品的横向比较中,我看到最大的差距是在声音创作方面。我们可能还在努力完成声音制作的基本原型,优秀的国外作品已经成熟,呈现声音创作和使用视听语言的精彩表达。

电影声音包括:人声(承载角色和叙事等功能),声音效果(空间表达,节奏控制和情感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音乐(最有效的情感指挥棒)。好的音效设计对于这三者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对于一部好的电影作品来说,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对于动画来说,这实际上更为重要。所以我也衷心希望我们的年轻漫画家能够对视听语言的创作有更多的认识。当然,也许最重要的是一个行业的支持。

「变形的隐喻」走进审片的幕后故事(˘˘)

入围《大炮谋杀案》作者:刘渝辰 卢海 金佳琪

陈玉来

今年回顾最大的感受是,今年的作品看了很多创作者独立思考的个体动画。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还不够成熟,但他们真诚而纯洁,没有任何大惊小怪和野心,看到他们大胆尝试新动画语言的可能性,探索生命的价值......无论是像《小子们》这样极具实验性的动画形象,还是像《狮子保姆之旅》这样简单幼稚的动画语言表达,我都能看到新一代中国独立动画人的独立性和开拓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们不再盲目追逐日、民族动漫和迪士尼动漫, 限制他们自己的创作。它们不再是僵化的集国画剪纸元素来表达中国元素,而是将中国元素融入到自己的理解中,通过大脑的化学反应来展现出来。

他们开始做自己,他们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他们的作品融入了自己对这个时代的思考,以及他们对新媒体和新动画语言的探索。

这向我展示了中国动画独立、前卫和多样性的希望。

「变形的隐喻」走进审片的幕后故事(˘˘)

《儿女》入围作者:蒋欣儿

「变形的隐喻」走进审片的幕后故事(˘˘)

入围《狮子保姆之旅》作者:俊吉亭木

王磊

今年的中国独立动漫论坛作品初选,我抱着学习和观看的态度,虽然已经有三次"深圳独立动漫双年展"相关工作经验。这部交付的动画作品,非常多样化,我惊讶地看到,动画作者在媒体技术和媒体语言上进行实验和创新,他们试图打破一些为"动画"定义增添的狭隘界限,并重新构建更多支持自我表达的创意,让我耳目一新。我也坚定地投了赞成票。

国内投递作品到毕业作品和学院作品,有相当数量的独立作者和独立机构交付的作品。从整体上看,成熟的作品还是相当多的,尤其是很多作品展现出的想象力,让我看到他们对动画本体意识的理解,但在作品的完成、内容能力和创作方式上,从目前中国独立动画论坛国际上交付的作品来看,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国际上作品集体交付的广大,如东方艺术、帝国艺术等系列,完成得不错,也能看到这些机构在教学和创作实践上的表现。

中国独立动漫论坛,有自己的价值观,虽然主办方在评选影片时并没有刻意强调,但五位评选者在讨论和评选具体作品时,这种和谐的氛围(争论不多),让今年的初选影片名单显得一片光明。

「变形的隐喻」走进审片的幕后故事(˘˘)

入围《小黑羊》作者:欧阳玉薇

「变形的隐喻」走进审片的幕后故事(˘˘)

"转型的隐喻"第七届中国独立动画电影论坛

会议将于11月中旬在北京举行

期待您的光临!

主办单位:第七届中国国际金融中心

中国独立动画电影论坛

森林大象文化

北京互易影像动画有限公司

未来桔子养殖发展中心

论坛官方电子邮件 (E-mail):[email protected]

论坛媒体联系电子邮件 (BD):[email protected]

论坛志愿者注册信箱(Volunteer):[email protected]

- 独立思考,有趣的表达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