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长沙百岁娭毑回娘家,87岁弟弟红包鞭炮相迎:互盼彼此过得好

2月10日上午10时许,湖南省长沙市新正街,87岁的易久藩老人提了一挂鞭炮,在家门前坪等待“贵客”——他101岁的姐姐易淑媛将如往年一样,要带着自己子女回娘家拜年了。

尽管行动不便,家住南湖路附近的姐姐还是会每年带着子女回到弟弟这边,和大家庭团聚一回。父母早逝,弟弟这就成了她的娘家。

姐弟感情极深,当年姐姐在育有5个子女的情况下,仍尽可能地省下自己的粮票和生活用品留给弟弟,维护其生活温饱。易久藩对此一直感激于心。因而退休后,以“旅游达人”闻名当地的易久藩常常也会带着姐姐一起出去玩。不仅如此,他还连续41年以来为姐姐发新年祝福红包。

今天这挂鞭炮,是按当地风俗,庆祝姐姐101岁高龄,“来一次不容易。”不过虽已年过百岁,易淑媛仍十分有精气神,不时与弟弟拉起家常,回忆往事。

长沙百岁娭毑回娘家,87岁弟弟红包鞭炮相迎:互盼彼此过得好

经历过战乱时代,大姐独自抚养5个小孩还要帮扶弟妹

2月10日中午,易久藩和易淑媛以及各自的子女们在家附近酒店聚餐,出来时天已下起小雨,易淑媛娭毑在儿子和女儿的搀扶下慢慢往回走。吃饭时姐姐的外套不小心沾了油,儿女想给她清理干净,但衣服拉链一拉开就坏了,姐姐直呼“透风”,但儿女折腾半天也没弄好,后悔不该给老人买一件穿起来麻烦、又要拉链又要扣子的衣服。弟媳,也就是易久藩的妻子端热水过来,笑道:“这衣服是给我们年轻人穿的勒!”

尽管她与易久藩也都是八旬老人。

长沙百岁娭毑回娘家,87岁弟弟红包鞭炮相迎:互盼彼此过得好

易久藩父母早逝,父母本生有八胞,但当时经历战乱年代,几位大哥大姐虽然死里逃生好几次,最后还是只有易久藩和两位姐姐存活下来。“抗战那时候,来我家祠堂避难的四百多人,半年里家人走了六个。”易久藩回忆道。

易淑媛当时已嫁到长沙市内,跟丈夫一起做鞋子,抗战期间也曾回到老家一同避难。战后,成为大姐的她既要照顾自家家庭,也在尽可能地帮助弟弟妹妹。“她丈夫去世得早,四十多岁就走了,自己还要养5个小孩。到过年的时候,我们乡里物资紧张,她就把那些年货的粮票省下来,帮我们过年。每年还给我们家做鞋子,有年做了有12双。她也有困难啊,她要凭做鞋子养活5个崽勒。”回忆到动情处,易久藩眼里泛出泪珠。

后来他成家独立,生活渐渐改善,不时也会帮姐姐一把。易淑媛的一位儿子就谈起之前知青下乡时住在这位舅舅家的日子,被照顾得很好。

三姊妹就是这样互帮互助走过来的。易久藩的二姐近几年因摔伤行动不便,大家走动变少了,但逢这种聚会,也要打个视频电话看看对方,了解近况。

长沙百岁娭毑回娘家,87岁弟弟红包鞭炮相迎:互盼彼此过得好
长沙百岁娭毑回娘家,87岁弟弟红包鞭炮相迎:互盼彼此过得好

每年大家庭一聚,互盼彼此过得好

87岁的易久藩很“潮”,不仅自己智能手机用得顺溜,还常常组队教附近老人怎么用。他还是当地闻名的“旅游达人”,曾被媒体多次报道,60岁后开始旅游的他足迹差不多遍布了全世界。墙上、书架上都放满了他旅游的记录和照片。

而姐姐易淑媛爱热闹,易久藩就常常带她出去玩,北京、江西、四川等等,跑了不少地方。这也是他反馈姐姐的一种方式,带她出去见见各地风情。

不过如今年纪大了,他们基本不再出去跑了,就是逢年过节互相串串门。每次过年聚会,易淑媛都会带一大家子过来和易久藩一大家子一块玩,像子女他们这些年轻一点的,就会开车去易久藩儿子开的KTV唱歌,而这对姐弟就围坐在家里的火炉旁,唠唠家常,聊聊往事。

长沙百岁娭毑回娘家,87岁弟弟红包鞭炮相迎:互盼彼此过得好

闲聊间,姐姐稍往弟弟那边凑了点,嘱托道:“你还是住一楼好,住一楼要得。”——这年因弟媳腿脚不方便,弟弟两口子住房从楼上搬下来了。

“每年他们见面,年纪大了,都是围绕身体好、家庭幸福、儿女工作这些愿望在聊的,姐姐指望弟弟好,弟弟指望姐姐身体健康。反正就是互相高兴咯!”易淑媛的儿子说道。

长沙百岁娭毑回娘家,87岁弟弟红包鞭炮相迎:互盼彼此过得好

潇湘晨报记者 吴陈幸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