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五中志愿服务队奔赴方舱实验室(资料图)
安阳融媒记者 任玉霞 通讯员 刘杨
随着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连续多日零新增,古都安阳在虎虎生威的2022年新年伊始,萌发着蓬勃希望和盎然生机。
春节前后,曾有这样一群人,身先士卒冲锋在决战奥密克戎的抗疫一线,他们就是安阳教育系统的6万余名战“疫”英雄。这些默默无闻的教育工作者,为了守护全市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不畏艰险,夜以继日在防控一线接续奋战。他们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是这场战斗的宣传员、先锋队和排头兵,是全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生力军。他们用“天使白”和“志愿红”描绘出最美战“疫”图”,汇聚战“疫”磅礴伟力,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月8日,汤阴育才学校师生被查出阳性确诊病例。面对突发疫情,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立即采取措施,将4000余名育才学校的师生分别转运到安阳幼专、安阳学院、安阳职业技术学院3个集中隔离安置点。
自1月16日到春节前夕,“小白回家”一度成为人们的热议话题。原来,汤阴育才学校每一批集中隔离的学生观察期满,都会由市教育局第一时间组织工作人员把他们护送到家进行居家隔离,使他们得以尽快在虎年春节之前回家与亲人团聚。
“由于疫情管控、路况不熟、路远等原因,工作人员经常从早上6时出发,一整天都在路上奔波,滴水未进,冒着寒风、大雪在村口、乡道上协调和等待。”市教育局负责人介绍。
汤阴育才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来自我市各县(市)区,甚至还有外地的学生,护送路途遥远,道路曲折,十分艰辛。曾有一趟公交车护送家住滑县的学生回家,完成护送任务返程时,公交车却因电量不足抛锚在半路,护送人员饥肠辘辘,在-6℃的漆黑夜晚,停靠在杳无人烟、偏僻的乡道上等待救援,直到次日凌晨3时才返回安阳市区。“我们只想第一时间把学生送回家,路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长张伟坚定地说。
他们把这项行动称为“温暖护送”。是的,他们披星离家戴月归,温暖了每一个回家的学生;他们餐风沐雪忍饥寒,成全了2000多个家庭的团圆。
疫情发生以来,有无数感人的“第一时间”,折射着安阳教育人平凡而动人的光芒。
第一时间派驻心理专家团,倾情守护给予心理援助
1月9日,市教育局在全市教育系统召集18名有心理教育专业资质的优秀教师,组成心理志愿服务队,第一时间进驻3个隔离点对师生进行心理疏导。“虽然到隔离点我们的家人也会担心,但为了学生,我们必须履行教师的神圣职责。我们有勇气面对风险!”心理志愿服务队领队杨燕老师说。市教育局还连夜筹集价值7.3万余元的绘本图书、益智玩具、手工绘画工具等暖心礼物,由心理教师一并带进隔离点,送到学生手中。“我们觉得太暖心,心理老师来了,就像给我们打了一剂强心针,还带了那么多文具和礼物,给孩子带来很多快乐。”隔离区的家长事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热泪盈眶。
第一时间送去“爱心加油包”,传递温情带去精神鼓励
“亲爱的孩子,此刻,正在隔离的你,一定要学会坚强、变得勇敢!因为我们相信,你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此刻,青春正盛、朝气蓬勃的你们,在人生追梦的最好年华,正经历着一个别样的冬天——与疫情决战。”一句句温暖而鼓励的话语给隔离区的学生带去了巨大力量,让他们坚定而自信。
为了给隔离区的学生加油鼓劲,市教育局第一时间为他们写了《你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做一次别样的青年勇士》两封励志又温暖的书信,并编写了《疫情隔离期生活小秘籍》,与两封书信一起印成一套《我们和你在一起》主题彩页小册,发到每个学生手中。
志愿者教师把信读给学生听,温柔而坚定的声音在隔离区上空响起,为他们注入坚强和勇敢的精神力量,鼓舞他们渡过漫漫长夜。
志愿者护送隔离期满学生回家(资料图)
第一时间开启“云课堂”,丰富学生的隔离生活
“在隔离点的学生没有手机,短时间没法上网课,尤其是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这个问题必须马上想办法解决……”了解到学生无法正常开课,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员非常着急,他们积极与各级各部门协调,想尽办法为隔离点师生筹备线上开课条件。终于,一台台平板电脑发放到学生手中,网线的开通为处在疫情阴霾中的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外界的窗户。1月15日,隔离点的学生如期走进“云课堂”,开启了《以疫情为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线上第一课。60余名各学科优秀教师连夜奋、战精心备课,为孩子们传递知识和爱……
当我们把目光从隔离区的学生转向整个城市,回眸那些感人的“第一时间”,依然能强烈地感受安阳教育的速度、力度和温度。
第一时间织好宣传网,营造“齐心战疫”积极氛围
在分秒必争的战“疫”时候,广大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自身职业优势,使出十八般武艺,积极当好宣传员和联络员,深入做好各行各业家长的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从一个学生辐射到一个家庭,他们用一个个电话、一根根网线在学生与家长之间织起一张众志成城、无惧无畏、防控当先、齐心战“疫”的强大宣传网。
市音乐教研员孙静老师率先发起“隔离生活 ‘音’你而暖”音乐教师志愿服务活动,号召全市中小学音乐教师积极行动起来,发挥自己专业特长为抗击疫情凝智聚力。她和市第二十一中学的彭华老师连夜创作了歌曲《最好的报答》,用歌声传递爱与力量,鼓舞大家心手相连,一起战胜困难!
市教育局借助官方微信、微博开通“心连心”暖心通道,发起“疫情无情我有爱 我们和你在一起”等一系列活动,组织号召学生传递寄语、表达心声,拿起画笔描绘希望,录制视频表达感恩,制作卡片、礼物为抗击疫情加油鼓劲儿……多种形式的线上互动,丰富了学生疫情隔离期的学习生活,激发了对祖国、家乡和人民的热爱,增进了学生与家长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热情和决心。
第一时间利用线上平台,建起家校联合“抗疫防护屏”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我市广大一线教师充分利用名班主任、名师等网络和班级微信群等网络工作平台,全力以赴做好学生线上家庭教育指导、心理疏导和线上课程直播。市、县教育局和学校通过电话、网络等平台,积极畅通学生和家长反映问题渠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问题,关注特殊时期心理需要,及时杜绝和防范次生问题。他们情系无数个家庭,维护了战“疫”后方稳定,为全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建起一道坚实的家校联合防护屏。
第一时间汇聚战“疫”大军,为抗击疫情补充新生力量
1月8日,市教育局第一时间落实市委、市政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决策部署,引领和号召全市广大教育战线同仁紧紧围绕疫情防控大局,各展所长、勇于担当,无惧困难奔赴抗疫战场!全市教育系统闻令而动,星夜出征,一夜之间,他们从三尺讲台奔赴抗疫前线,投身到各个疫情防控一线阵地上。
1月12日,接到紧急志愿服务任务后,市第五中学校长李翔带领该校教师志愿者服务队奔赴文体中心方舱实验室,连续奋战17个日夜。路远,他们就天不亮启程;封路、雪天,他们就绕远、步行。市第六十六中学校长杨晓玉、副校长李永英,是50多岁的教育战线老兵,他们带领全校老师奔赴各个小区核酸检测点承担志愿者工作,协助核酸采样、信息采集、入户宣传、喇叭喊话、维持秩序……
疫情期间,文峰区4000余名党员教师志愿者加入抗疫工作,奔赴全区330多个核酸检测点,参与集中隔离点的规范建设、高效运转,核酸检测点的信息录入、现场管理。
北关区教育系统临时成立85个临时党支部,筑牢战“疫”防线,保障群众安全。刚履职市人民大道小学教育集团8天的雷振中校长,同时还担任市盘庚小学“一把手”,从1月8日夜就率领600余名教职工踏上抗疫征程,早出晚归,每天要连续值守16个小时以上。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市教育系统涌现出许多“抗疫夫妻档”“抗疫姐妹花”“抗疫父子兵”……无论是社区管控、村口卡点、核酸检测、流调溯源还是物资供应,只要在战“疫”一线,都能看到安阳教育人忙碌而不知疲倦的身影!只要疫情没有结束,充满爱与希望、充满温情和力量的“第一时间”仍会继续。身披白衣战甲、红衣战袍的安阳教育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的初心使命,用信念和责任筑起守护家园、守护生命的钢铁长城!
寒冬已去,初春已来。在春暖大地、万物复苏的古都安阳,到处生机勃勃。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