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年味儿#你是否觉得现在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年过的越来越没有意思。还是怀念小时候过年的感觉,那是渴望被满足的时刻,由里到外都透露着喜悦。
记得小时候过年是从盼望新年开始的。新年来了,就可以穿新衣,戴新帽,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出去放烟花、炮竹。记得最盼望的时刻就是坐在缝纫机旁,等着妈妈用缝纫机给我们做出新衣服,一年到头,妈妈都很忙碌,但绝不会忘记新年给每个孩子做件新棉袄。家里孩子多,往往到了大年三十的那一天才全部完工。然后我们会立即穿上身,去和小伙伴显摆一番。看到小朋友羡慕的眼神,心里别提多自豪了,小脑袋扬的高高的,仿佛冰冷的空气中都充满了甜甜的味道。
新年放鞭炮是必不可少的娱乐项目。那时家里都不富裕,买鞭炮的预算就更少,于是就更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幸福。那时候放鞭炮,不像现在都是一挂鞭炮,一下子就放完了。我们会小心翼翼地把一挂鞭炮拆开,一个一个的去放。我们把鞭炮固定在一个位置上,比如说塞在墙缝里,然后用一根细香去点燃,跑开,胆大一些会在手里点燃,然后抛出去,捂着耳朵等着听响儿。那种乐趣就像是现在嗑瓜子一样,一个接一个,非常的上瘾。最喜欢的鞭炮是我们称为“二踢脚”的双响炮。因为鞭炮的个头很大,也很危险,所以我们都是把他立在平地上,然后远远的用烟头去点赞它,然后迅速的跑开,等听到弹到空中二踢脚叮当两声响时,心中的喜悦一下子升腾起来。
年夜饭也是我们最期待的。一年到头只有新年的这几天可以吃到平时难以吃到的各种肉蛋禽,家长总是绞尽脑汁做出各色美食。年夜饭摆满一桌子,色香味俱佳,让人垂涎三尺。吃饭时觥筹交错,欢声笑语,热闹红火。
盼望新年在很大程度上是盼着这些平时难以得到的物质享受,以及愉悦的精神享受。过年时,亲人无论离家多远,都会准时在年三十这一天赶回到家里。交通当时不发达,每次远离家乡的人都要坐绿皮火车,远的要坐上几十个小时,但即使是这样,也阻挡不了回家的脚步。家的温馨,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小孩子最喜欢的是在大年夜给长辈磕头,可以拿到红包,自己就有了小小的积蓄,可以用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尽管红包包的钱并不多,但是确是孩子最大的希望。
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是在吃穿不愁。新衣服随时可以买,美食随时都可以品尝,因此这些也就对我们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而烟花炮竹随着对环境的要求,现在也放的越来越少,大家都在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现在唯一让大家牵挂的就是可以在过年的时候与家里人团圆,尤其是现在,很多年轻人都独身在外,更加盼望回家的时刻,去感受家的温暖,但即使是这样,也由于现代通讯工具的发达,随时可以视频见面沟通,不像以前那样有吸引力了。
可能最好的感受就是经过极度渴望,然后得到满足的那一刻吧。现代科技的发达让我们更容易实现自己的渴望,也就少了一份极度的快乐。也许以后的年味会越来越淡,但是我们的中国传统不会变,渴望不会变,在节日里相聚,还会继续让我们充满向往,依然期待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