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治安差,房租涨,年轻人迁新州,帝国之都,吸引力不再

惨遭新冠疫情侵袭近两年的纽约市,似乎除了治安水平在不断下降之外,其余影响百姓生活的指针都在持续攀升,房价、房产税、通货膨胀等,使处于社会中流砥柱的中产阶级不堪重负,纷纷决定撤离这个奋斗近半生的城市。

新冠以前,纽约独具特色的人文和城市资源,给予我非常多精神与思想层面的收获;

但是现在工资已经跟不上通膨的增长,房租在短暂的回落后又升到和之前一样的水平。

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助理教授的周女士,即将和先生搬到西岸生活,逐渐丧失了曾经丰富多采的人文风光的纽约,只剩下了一个昂贵的躯壳,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还要继续待在这里。

治安差,房租涨,年轻人迁新州,帝国之都,吸引力不再

强通膨、高税收和治安差的压力下,离开成为纽约人疫情后的新常态 图:大都会运输署提供

在哥伦比亚大学苦读五年拿到经济学博士的周女士,从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会离开这座心中的理想之城,如果说经济问题还可以通过奋斗逐渐克服,那么仇亚犯罪和治安恶劣则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流浪汉其实在纽约一直都存在,但都不像如今这般严重,以前我觉得只要自己躲远一点,他们就不会主动来伤害我,但是近期高慧民这样的事件,让我知道只要我生了一副亚裔的面孔,我就有可能成为袭击的目标。

疫前很喜欢在时代广场附近看剧的周女士,疫后第一次从百老汇剧院走向地铁站的短短十分钟内,就经历了内心的极度煎熬,晚上9时左右,曾经不过是纽约夜生活的开始,但这次走在路上,总看到一些奇怪的眼神,很怕有人突然掏出枪来。

频发的治安事件,使周女士的心中总有一层阴影,生活体验真的降低很多,时间久了,会思考我为什么要生活在一个使人心理负担这么重的城市。

随之而降的还有生活质量,已经在谷歌(Google)工作五年的高级软件工程师刘凌,最近将买房的重心从纽约市转为一河之隔的新泽西,在别人眼中我们可能是高薪人群,但在一切都在涨价变贵的社会里,钱也必须得省着花,尤其是买房这样的开销大头。

新泽西相比纽约税收低廉,生活环境更开阔优美,疫情后已经成为纽约上班族买房和租房的首选。

毕竟在当前的纽约,哪怕是拥有固定收入和稳定住房的中产,也难以跟上房价飙升而日益增长的税单,我2001年在皇后区秋园(Kew Gardens)买了房,当时的年税是4000元,现在涨到1万5000元。

Kathryn Donnelly表示虽然收入还过得去,但发现一切都在变得拮据,在纽约生活变得越来越难,我必须得一刻不停的工作,直到死去的那一天。

疫情趋缓带来的是纽约市房租的持续回升,许多高档楼盘租金增值甚至高于疫情之前。

不少年轻租客在扛过新冠病毒之后,却没撑住通货膨胀、房价飙升及高昂税收带来的压力,逐渐搬离纽约入住一河之隔的新泽西。

治安差,房租涨,年轻人迁新州,帝国之都,吸引力不再

根据房地产估价公司Miller Samuel报告,曼哈顿租价中位数在去年秋天,实现了2020年5月后的首次正向增长,涨幅与2019年12月近乎持平,新楼和豪楼的增长速度更快,房价上涨了12%,中位数达到5170元。

这导致原本在高档楼盘住得安稳的年轻房客们,不得不开始另寻出路。

2019年就入住曼哈顿中城地狱厨房(Hell\\'s Kitchen)的陈怡,公寓续租期恰好赶上房价回温期,新合同价格着实让她吓了一跳,我的一房公寓从19年的3500元涨到4900元,而且房东不接受讨价还价,说附近的楼盘租金都过了5000元,他们已经是给老租客优惠了。

陈怡说疫情第一年续租时楼市萧条,业主为了挽留老租客还提供了免费网络等优惠礼包,没想到如今待遇天差地别,后来我搜索附近房价,发现确实都上涨得很厉害,可能是报复性回升吧,把疫期亏本的都赚回来。

已经在皇后区森林小丘某高档公寓住了五年的吴凯瑞,也遇到了同样问题,本来打算在自己的小区为父母新租一套两房公寓的她,发现半年前看的2500元直接变成了近期的3800元,有点后悔没早点租下来,想不到房价回温的这么快。

吴凯瑞开始考虑搬家到新州。

地产网站StreetEasy去年底推出的报告显示,纽约热门租房区,都已经在秋天逐步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我已经决定搬到泽西市,那里靠近哈德逊河的楼盘和地狱厨房质量不相上下,但一房价格却才2500元不到;

而且新州税收方面和纽约相比有不小的优势,最近通货膨胀的趋势越发明显,也得节省生活开支。

陈怡说房屋中介商魏女士表示泽西市确实成为了纽约上班族和留学生的新欢,加上近期纽约市租金上涨,很多本来在曼岛和长岛城看房的年轻人,最后都选择了新州。

泽西市的年轻人居住区,已经从早期的新港(Newport)延伸到内部的Journal Square甚至是纽瓦克;

不少地产商看重年轻人对于交通便利和价格优势的依赖,纷纷在主要Path站旁创建全新的高档公寓,疫前年轻人更喜欢长岛市,但是随着疫后这波房价提升,我想未来泽西市会成为更多人的首选。

纽约客谈、帝国之都、吸引力不再

曾经的纽约凭借多元与包容成为帝国耀眼的明珠,身兼世界的金融之都、贸易之都、时尚之都、文化之都…

多的是它数不完的头衔和难以遮挡的荣光。

而在新冠疫情持续近两年的打击之际,帝国明珠的光芒似乎早已被萧条的经济、下跌的股价、逃窜的游客和肮脏的市容所遮挡,取而代之的是犯罪之都、通胀之都、游民之都、甚至是左倾之都的残忍真相。

逐渐丧失了曾经丰富多采的人文风光的纽约,只剩下了一副昂贵的躯壳,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还要继续待在这里。

失望的观者在半隔离生活的第24个月,再难以忍受这座城市高昂的物价、飙升的税收、失序的治安和不知何时还会再度袭来的变种病毒,艰难地决定离开,留下曾经奋斗过的青春和破碎的梦想,以前纽约吸引我的是外面的世界,而不是现在这样小小的房间,我想换个城市,回归正常的生活。

这些支撑城市运转和社会创新的人们正在选择离开,而或许在当权者和资本家眼中,他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身分——纳税人,更直白一点,待割的韭菜。

因政府在应对新冠病毒中的不利,而欠下的高额财政赤字,正要等待韭菜们来还,可是半路杀出的治安大患,逼得韭菜们难以生还。

毕竟,一个连基本人身安全都无法保证的城市,一个普通生活质量都难以维系的都城,纵然它再享有百年声誉,也难以拴住爱它的人那颗早已不抱期望的心。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一个轻罪不起诉、枪枝合法化、工资难抵物价的纽约城,只剩下满街的游民,成了政府要取悦的选民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