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春节假期只想躺平的,所以虽然看了《奇迹》、《狙击手》、《杀手》、《水门桥》、《四海》五部春节档。
还看了《饮食男女》、《瀑布》两个很有意思的影片,但有的打算过段时间再出影评,有的压根不打算写什么。
没曾想昨天晚上看到了《奇迹》的一个黑贴,我本着探讨的心评论了几句,竟然被拉黑了。
一时觉得有些无语,一时又觉得,当一个人发出去的影评只能接受溢美之词不能接受批评和探讨,独断专行也是蛮可怕的。
人生第一次被拉黑,于是我决定自己写一个《奇迹》的影评和大家探讨,部分针对网友的疑问,部分针对昨晚的黑贴。
申明一下,我写影评纯属为爱发电,没有那么多背后暗黑交易,如果对我写的内容有质疑可以在评论区探讨,在激烈的讨论我绝对不会删除,但不要有无事实依据的诋毁。
以下进入正题。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
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哪一刻让你觉得世人皆苦?”
高赞回答基本全都围绕着没钱和生病来展开的。
这让我想起电影《我不是药神》的那句:“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
以前总是将穷病当成一个词来看的,但现实生活的欺压以及这次看《奇迹》,我才突然恍悟,原来这个词可以拆分为:
穷人和生病是两个苦词,世界上最苦的大概就是穷人生病这个组合。
叔本华曾说:
“人生就是一场戏,抛开外在的差异,所有人的内核都是一样的,都是可怜的演员,对自己的命运充满无能为力的痛苦。”
易烊千玺饰演的景浩起初就是那个对自己命运充满无能为力痛苦的人。
母亲早逝,妹妹患有遗传性心脏病,平时需要吃药维持,但还需尽快凑钱完成心脏移植手术。
家里房租水电、妹妹学费、平日医药费等都需要花钱不说,心脏移植的手术费还需要几十万。
穷人+生病这个魔鬼组合,一个完整的普通四口之家都不一定能扛得住,但二十岁的景浩却需要一个人面对。
可一个没学历、没资历、没背景的底层人民想要在短时间内合法地赚到一笔钱何其艰难。
当压上全部身家购买了一批瑕疵的二手手机打算翻新出售赚差价的时候。
命运又和景浩开了个玩笑,国家打击翻新机市场,手机砸在他手里了。
命运弄人、无能为力的痛苦瞬间压向只有二十岁的景浩,可他不敢停下,因为死神在索命。
穷可以让人卑微到什么程度?
我想,穷可以让人卑微到挺不起弯下的脊梁。
因为交不出房租和厂租,需要一遍遍地弯腰恳求房东宽限一段时日;
因为找不到员工需要弯腰恳求周围的熟人帮忙;
因为找不到工作需要弯腰拜托别人给介绍;
因为违规挣钱,需要弯腰道歉;
因为付不起员工工资,需要低头恳请经理拨付一点点定金;
因为和朋友挣扎后,也需要弯腰将散落在地上的零散现金捡了起来;
因为房子被强行收回,需要弯腰请求别人的收留…。
二十岁的景浩一次次弯腰,残酷的生活让他全身没有一点少年的张扬,卑微地在生活的泥淖挣扎,只剩下眼中那一点点还未认命的倔强。
穷可以让人卑微到豁得出性命。
影片中景浩有两次不要命的行为。
第一次是两个非法炼金的小伙盯上了他的那堆旧手机,半夜开车来偷,就在将手机全部装走打算离开的时候被景浩抓了现行。
偷手机的两人看势头不对,打算开车走人,此时景浩迅速冲上去和他们缠斗,以不要命的形式扒上货车。
为了阻止货车逃跑,他好几次他都与死亡擦肩而过,在和其中一个小偷一并摔下车后,他做的第一件事也是用骨折了两根手指的双手先抓住他,以防逃跑。
在警察局里,警察对他说:“就为了一堆旧手机,连命都不要了?不至于。”
他眼神坚定地回答:“至于。”
第二次是他隐瞒手指受伤的消息,依旧从事高空作业的危险工作。
在被发现带伤上岗三天后,工头越哥咆哮:“你不要命吗?今天掉桶下来,明天掉你下来呢?小徐怎么死的,你忘记了吗?要钱不要命啊,走!”
警察和越哥都问景浩:“不要命了吗?”
同样一句话,警察问得轻描淡写,因为他不曾被钱绊住生死,他不懂有些人要先有有钱才有命。
越哥问得声嘶力竭,因为他也是为生活挣扎的穷人,他能理解景浩的部分难处,但那种时刻被死神的倒计时折磨得痛苦,他却不一定清楚。
这些没有被钱绊住生死的人和荧幕前那些质疑扒车情节合理性的人大多都是还没被生活逼到绝境的人。
此处表白一下我最爱的男演员章宇,无论是《无名之辈》、《狙击手》的班长还是这部影片中的越哥,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他的每一个角色都演绎的特别生动,不仔细看压根看不出是章宇。
正如影片中陶志勇赌钱,但景浩却只能赌命。
走投无路之下,景浩将自己可以利用的一切都压上了赌桌,输了他的未来和妹妹的命就都没了,对于景浩来说旧手机和高空作业工作能换钱,而钱能买命,他妹妹的命。
影片中的两场大雨,第一场浇灭了他打算靠翻新机大赚一笔的梦想,第二场差点浇灭他打算出售零件给赵总的背水一战。
不知道这些艰难时刻,他是否曾想过一了百了?
或许高空作业和拼命扒车是他在赌命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也可能是一种近乎疯狂的自残呢?
富人可能只需要花钱买命,人生只有一道死亡关卡。
可穷人必须先卖命换钱,然后才能有钱买命,哪一步走错了,都是万丈深渊。
两者看似只多了一个步骤,可穷人往往伴随着低学历、无背景,想要不触犯法律挣点干净钱,何其艰难?
穷病确实是会传染的,财、才、权这种资源的置换是很难在底层流动的,这才是打破阶层最大的壁垒。
这也是为什么说学习是穷人子弟逆袭的捷径,因为只有知识是可以无视阶层壁垒始终向下流通的。
《奇迹》被吐槽结尾太假?如果你因为穷挣扎过会发现那才是现实
影片中我有三个特别喜欢的片段:第一个是景浩作为厂长在员工的婚礼上发言;第二个是景浩以不要命的姿势扒车,被摔下来后依旧顽强爬起来用受伤的手指将小偷抓住才倒下;第三个就是结尾他的逆袭。
可偏偏这三个片段被很多人吐槽,那时候我是真的羡慕能吐槽的那些人,因为他们可能从未被生活十足恶意地对待过。
一般的婚礼发言人要么是长辈,要么是社会地位比他高一些的单位领导等人,可刘恒志结婚的时候是二十岁的景浩以厂长的身份发表的讲话。
你看自身难保的他竟然在这一刻成为了上司,成为了发言人,这意味着从这一刻起他不仅在为自己和妹妹奋斗,他的背后还有靠着他吃饭的员工和他们的家庭,这是社会地位和责任的变化,可惜有人说这是为了掩盖残酷的气氛烘托。
景浩的扒车行为前面我讲过了就不再赘述。
还有人质疑为什么电影要叫奇迹?除了结尾景浩创业成功有了点高光时刻,影片中哪里有奇迹的影子?
影片中的李经理对景浩的遭遇一无所知,只当他是一个做着一飞冲天美梦的打工仔,他对景浩的狼狈视而不见,因为他没有在他身上看到价值。
赵总对景浩的生活也不感兴趣,但他愿意给景浩一个机会,也是给自己公司多预备一条路,这是双赢的合作,可对景浩来说赵总也算是贵人了。
在得知他们付出无数心酸后达成了他的条件,赵总也只有一句:“看来这活干得很辛苦。”,然后迅速切换商业模式商谈下一次合作。
所以,资本市场讲效率、讲权利、讲金钱,唯独不讲人情。
当你无法在资本市场证明自己的价值钱,这里一切都是那么冰冷。
那么奇迹到底在哪里?我很喜欢豆瓣网友对这份奇迹的解读:
奇迹是每个普通人的守望相助。
景浩工厂的初期员工全都是长期找不到工作的社会底层的人,有耳朵被震聋的工厂女工,有行动不便的钟表修理工,有网瘾少年,有蹲过监狱的边缘人,有一家三口挤在一间房的打工人......。
二十岁的景浩为刘恒志的婚礼全了面子,他原谅了负气而走的张超,为汪春梅赶跑了恐吓她签合同的人等等。
他的真心付出才换来结尾因为交不出厂房租金和发不出工人工资时,员工们自动认领任务,帮他一起完成订单的举动。
有人说员工自顾不暇的情况下甘愿先不领工钱帮忙赶工的这个行为太假。
对此我只想说,剥离金钱的外衣后,你才能真的发现这个世界还有那么多普通人人性的光辉和善良。
而这种普通人的善良和光辉就如一束光给景浩的事业带来了奇迹。
有人说结尾景浩的功成名就一点也不现实,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创业失败,碰的头破血流,败兴而归。
我却觉得只有相信奇迹的存在,才是有真的奇迹。
因为相信本身才是支撑底层人民前进的动力。
有人在迷茫时发问:
究竟是什么样的终点,才能配得上这一路的颠沛流离?”
我想影片的结尾定格在26岁的景浩成为CEO,沐浴在鲜花和掌声中,妹妹的病也治好了,当初和他一起干的几个人都有了各自很好的发展,完美的大团圆是对上述问题最好的答案。
其实,影片的结尾让我想到了易烊千玺个人的经历,他某种程度上也是底层人物的逆风翻盘。
TFboy出道前他也一直在演绎圈摸爬滚打,一直不温不火。
组合出道后他也不是最受欢迎的那个,甚至被有些粉丝说丑,组合解散后他的资源也一直算不上太好,破釜沉舟之际他转行电影圈。
今年春节档他凭借两部电影一举冲上百亿票房男演员榜单,成为00后第一人,堪称奇迹,这和景浩的路程有些异曲同工。
越是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的。
易烊千玺的百亿票房是如此,景浩的二十六岁CEO亦是如此,可惜的是人们只能看到人前的风光,而不愿意付出人后的努力。
尼采说:
“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当拼命努力得到足够的回报,这本身也是奇迹,如果连底层的人民都不再相信努力能出奇迹,那人生被黑暗吞噬就近在眼前。
以前我总是不理解大家为什么都喜欢看毫无营养的喜剧,直到有人评论说,这个世界已经这么苦了,为什么消遣还不能看点让自己开心的东西,哪怕那是假的。
所以请相信奇迹,相信总有一束光会照亮属于你的花路,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