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笔者获悉
在第七届四川省道德模范表彰会上
原21集团军高炮旅转业士官汪利平
获得见义勇为模范的殊荣
此前,汪利平还荣膺
2021年第一季度“四川好人”
更早前,
汪利平还曾获得市县表彰
广安市政府还为他荣记二等功
汪利平,1990年3月入伍
曾是21集团军高炮旅指挥二连电台报务班战士
1991年9月至1993年8月
在西安陆军学院通信士官大队学习
1993年9月至1995年7月
任高炮旅指挥二连电台台长
1995年8月至1999年7月
在高炮旅收发室工作
1999年转业至今
任邻水县梁板镇中心小学教师
舍命悬崖勇救人 热血丹心铸师魂
——记高炮旅转业士官汪利平见义勇为先进事迹
素昧平生,生死一线,却义无反顾,舍生忘死,绝命悬崖见证了他用生命拯救生命的壮举;
离开军营,重返讲坛,却本色不改,豪情依旧,三山两槽处处传颂着他“真心英雄”的美名。
他就是邻水县第五届道德模范,梁板中心小学教师,现年52岁的高炮旅转业士官汪利平。
舍命悬崖 英雄豪气冲霄汉
历史,终将铭记那些难以忘怀的动人瞬间。
2020年3月31日晚9时许,天寒地冻。汪利平和妻子方志琼从邻水县城驾车回两河镇大滩村老家,当汽车行至一个名叫高陡岩(因岩高坡陡而得名)的地方时,突然发现悬崖处有一反光,他本能打开车窗,隐约听见草丛里传来微弱而痛苦的救命声。
“有人摔落悬崖”。他随即在宽阔处掉转车头,和妻子一道下车闻声寻找,最终借助手机的灯光,在悬崖边的茅草旁,看到一名脑袋朝下,两腿朝上的中年男子倒挂山崖,一辆摩托车压在他的一条腿上,他的两只手死死抓住一株茅草,命悬一线。
汪利平介绍中年男子出事路段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一走了之,无人知晓;如果贸然施救,不但伤者危险,还有可能招致误解,甚至搭上身家性命。
来不及选择,也无需选择。汪利平没有,哪怕是一秒的犹豫,决定立马救人。
他迅即匍匐在地,嘱托妻子一手照明,一手抓紧自己的脚踝,然后小心翼翼向前爬行。他几次尝试着把伤者拉上来,但都失败了。望着漆黑、深不见底的悬崖,看着大汗淋漓、不要命的丈夫,不能松手、却极有可能被带下悬崖的妻子方志琼急得大哭。
离开,一定是生;坚持,或许是死。汪利平坚定的选择了后者。他一边安慰妻子,一边用力移开压在男子腿上的沉重摩托车。然后慢慢地拖着男子的腿一点一点地往上拽。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汪利平的体力几乎达到极限。但他硬是凭着军人钢铁般意志和体育教师良好职业素养,通过近半个小时的生死考验,终于把陌生男子刘庆明从死神手中救了回来。
事后,有战友问他:“那么危险,是什么力量驱使你?万一和弟妹一起掉下去怎么办?”汪利平语不惊人,却豪气干云:“当时没想那么多,只知道救人。这不仅仅是作为人的良知,更是一个党员,一个军人,一个教师的使命担当。”
汪利平收到中年男子送来的锦旗
甘于清贫 热血丹心铸师魂
“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当一名人民教师”。高中毕业,18岁的汪利平怀揣教师梦成为了一名代课教师。两年后,应招入伍。10年的军旅生活,练就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和强健体魄。1999年,退伍后的他,再次选择了当一名待遇低下,不被人看好,却又辛苦劳累的偏远山区体育老师。
20余年,学生走了一茬又一茬,领导换了一届又一届,但他呵护孩子,钟爱教育的初心始终未变。所教体育学科,人才辈出,屡获殊荣,连续被县教科体局评为优秀教练员。
一个家住梁板乡红旗村的贫困孩子记忆犹新,在寒冷的冬天,是汪老师为长期打赤脚的他购买了鞋子,添置了衣服,让他享受到了爱的阳光。
同事们清晰记得,2014年9.13洪灾,是在汪老师的发起下建立了爱心团队,帮助一个个受灾孩子度过了难关。
校长们不会忘记,只要有社会闲杂人员进入校园,第一时间,第一个站出来的一定是汪老师。
老百姓又怎能忘记,疫情防控期间,汪老师坚定逆行,义无反顾加入党员先锋队,搞宣传、测体温、送物资,筑牢了一道道生命防线。
战友们更不会忘记,汪利平曾在部队服役期间勇救落水男子,用英勇无畏诠释了什么是军人情怀。
历史记住了,汪利平,一个舍命悬崖勇救路人的真心英雄,一个用热血丹心谱写时代长歌的人民教师,一个永不褪色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