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乡村校长的寒假日记|王焕涛:每位校长都深知肩上担子的重量

作者:齐鲁壹点
编者按:“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绝大多数小规模乡村学校的真实写照。过去的2021年里,记者从沂南走到郓城,再从沾化奔赴沂源蹲点,见证了很多有情怀的教育者扎根农村,他们正努力用微光弥补差距,帮助农村孩子更好的成长。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这是春节团聚的理想状态。而在山东多地的小规模乡村学校,数不尽的乡村校长和老师正奔波在通往半山腰、偏远农村的学生家里,他们想利用宝贵的寒假时间,走到孩子家里,走进孩子心里。即日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栏目将陆续推出“乡村校长/教师的寒假日记”,聚焦乡村教师家访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农村孩子点亮梦想,为乡村振兴注入力量。
乡村校长的寒假日记|王焕涛:每位校长都深知肩上担子的重量
以下是沂源县大张庄镇曹家庄完全小学校长王焕涛的寒假日记:

2022年2月9日 天气晴

今天是正月初九,明天就要在我们学校举行小规模学校发展联盟2022年发展规划论坛了。由于感冒发烧三天在家静养,致使筹备工作刻不待时,好歹利用这几天坚持把论坛的文稿梳理完成了。

说起这个论坛活动,早在年前就已经计划好的。发展联盟盟主董元宏校长还为此专门把联盟学校的校长们召集起来,部署了工作任务。他特别强调:“在做自己学校规划时,一定要够得着、抓得住、接地气,不要只做纸面文章,话说的富丽堂皇、不切实际。”昨天上午青岛支教岛李淑芳老师听说我们的活动后,用微信发来了指导意见:“只要记得规划不是给人家看的,不是用来应付检查的,它是基于学校的实际,在充分分析学校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出来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有明显‘属己’性的方案和指导意见......”真可谓暗室逢灯,受益匪浅。

9点左右,带上我提前记录好的筹备清单的纸条出了家门。“会议记录用的笔记本、中性笔;会议桌上的贵宾牌;喝水用的纸杯.....”一通忙活。还好,今天的街道不是那么拥堵。说真的,学校第一次承办论坛活动,我还真有点手忙脚乱。把考虑到的细节筹备完成后,已经快11点了,心想“要和元宏校长汇报一下筹备情况”。电话铃响起,从口袋掏出手机,真巧!是元宏校长打来的:“现在哪呢?”还没等他说完,我就迫不及待的把自己考虑到的筹备情况汇报一通。

“你办事我放心,我给你打电话是想下午一起去你们学校看看现场准备情况。”元宏校长电话那头说道。

乡村校长的寒假日记|王焕涛:每位校长都深知肩上担子的重量

约好午饭后出发。下午一点半,我开车接上元宏校长驶向学校。路上交谈中得知他昨天去学校处理了一些单位事务,为了修改论坛稿件干脆在学校住下了,给我打电话那会刚到家。鼻尖一酸,是啊,每位校长都深知肩上那份担子的重量,假期学校加班忙碌,闲时还要阅书提升,所做的这些都是在强壮自己,不让那份担子着地,“用汗水累积成长,用实干收获成功。”

40分钟到达学校,我们先到会议室(文臣学堂)。“电子屏主题标语;一体机调试;座位整理布置;设定校园参观路线.....”马不停蹄的逐一完成,我们才坐下来休息。

“你们的文臣学堂年前刚筹建好,不走场试一遍怕明天出现问题,这样就放心。”元宏校长点燃一支烟,深吸一口道。

突然他把烟头戳地熄灭,随手扔进垃圾桶起身:“刚才我看到教学楼大厅前有几扇倚在墙上的门,是不是用不着了?”

“对,装修大厅拆下来的,还没来得及往仓库放呢。”我回应道。

“那还等啥?抓紧抬仓库吧!放那既不好看,又不安全。”元宏校长急忙说。

“行,我马上找人帮忙抬走。”他的话还真提醒了我。

“刚过了年找谁去?咱俩就办了,两个体育老师还抬不了这点东西,走!”元宏校长斩钉截铁地说。

我拿来仓库钥匙,两人一前一后,一会就把任务完成了。来到办公室,边洗手,边又开始心细如发地考虑着还有没有未想到的问题,我俩直到觉着百举百捷才想起离开。

夜幕降临,我们沿着两路灯火行驶在返程的途中。

“天不早了,我请你吃拉面吧。”我知道他好这口。

“不了,就是今天晚上不忙,回家陪老婆孩子!”元宏校长说。

乡村校长的寒假日记|王焕涛:每位校长都深知肩上担子的重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