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余光中诗歌赏读(四)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

作者:激浊扬清66

余光中诗歌赏读(四)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

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

我说也没用 。

但这两次哭声的中间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荡了整整30年,

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1958年

【赏读】

《今生今世》是现代诗人余光中1958年创作的一首缅怀母亲的抒情诗。这首诗以简洁平实的语言描述了母子间至亲至诚的浓浓情意,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儿子对亡母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这首诗通篇刻录着思念,虽未提及“母亲”二字,却让人心领神会。回看余光中先生的逃难岁月,也就不难理解他何以能写出《今生今世》这首震撼人们心灵的诗了。

1937年,他的母亲孙秀君单独带着年仅9岁的余光中为躲避战乱,开始了漫长的逃亡生涯。他们曾躲进庙里的神龛内两天不吃不喝来躲避日军的魔爪。他曾回忆“火光中,凹凸分明,阴影深深,庄严中透出狞怒的佛像。火光抖动,每次牵动眉间和鼻沟的黑影,于是自己的下颚向母亲臂间陷得更深。”

母子相依为命的逃难生涯给余光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使余光中对母爱有更深刻的理解。余光中说过:“她领着我逃难,母子共难,这也增加了母子的感情。所以我有可能是新诗人里面写母亲写得最多的一位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对母亲、对大陆有着不可磨灭的依恋与深情。

诗的第一节,用平实的语言抒发“我”与母亲的缘分——自哭声中开始,在哭声中告终这样一个事实。这两次忘情的哭声,便注定了母子二人今生今世血浓于水的牵绊。

诗的第二节,“这两次哭声的中间/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回荡了整整30年”,深情回忆“我”与母亲在无穷无尽的笑声与快乐中度过的幸福时光。这浓浓的亲情和点点滴滴的欢声笑语在“我”30年的生命历程中是那般地弥足珍贵!时间有情,它见证了儿女与父母在一起时的天伦之乐;时间也无情,它见证儿女的成长的同时,也见证着父母的衰老。也许岁月可以流逝,但这之间弹奏出来的生命音符却让“我”没齿难忘,永远铭记!

(说明:赏析文字摘录整理自网络,谨向作者致谢。)

余光中诗歌赏读(四)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
余光中诗歌赏读(四)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
余光中诗歌赏读(四)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