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既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又有天下第二泉,这个古镇很宝藏

作者:深度的旅游

江南是停留在每个人舌尖上的温柔之地,只要说出这两个字眼,便能感受到柔软的气息扑面而来。

跨过几座青山,渡过几条大江,淋过几场四月如愁的细雨,便能来到梦想中的江南。

这里的山水流转着千年的光影,这里的江湖飘散着侠客的气息。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村落傍水,街桥相连,亭阁其间……有谁不爱这样的江南?

都说去江南,不能不看古镇,惠山古镇,将江南的美好温柔体现得淋漓尽致。

既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又有天下第二泉,这个古镇很宝藏

惠山古镇地处无锡市西、锡山与惠山的东北坡麓。

距市中心仅2.5公里,京杭大运河紧靠其北流经。

“无锡锡山山无锡”,据说周、秦时锡山产锡,至汉朝锡尽,故名“无锡”,因此这里也算是无锡地名的发源地了。

整个惠山古镇,涵盖了古建筑区,就是当地人俗称的“横街”和“直街”,惠山寺等文物古迹区,锡惠名胜区,其内部还有不少名闻遐迩的园中园,像寄畅园、中国杜鹃园等。

既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又有天下第二泉,这个古镇很宝藏

古镇以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美、古祠堂群密集分布为特色,这里也是无锡老街坊风貌保存完好的唯一街区。

古镇的文化底蕴丰厚,大运河支流惠山浜直达古镇腹地。两岸历史文物林立,人文荟萃。

既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又有天下第二泉,这个古镇很宝藏

惠山古镇景区自古以江南第一山,锡山晴云、胜地名泉而闻名于世,风景资源独特灿烂。

历代文人雅士来惠山品泉凭吊,寻古探幽;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七巡惠山,留下了无数瑰丽诗篇和轶事佳话。

苏轼“独携天下小团月,来试天下第二泉”,乾隆“惟惠山幽雅闲静”是这里最精彩的推介词和文化名片。

既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又有天下第二泉,这个古镇很宝藏

不仅如此,这个古镇里,拥有着一百多座祠堂;出了一百多位历史名人。

在这里,你不止能感受到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之美,更能体验到千百年传承的历史人文之光。

既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又有天下第二泉,这个古镇很宝藏

寄畅园坐落在无锡市西郊东侧的惠山东麓,惠山横街的锡惠公园内,毗邻惠山寺。

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秦燿取王羲之《答许椽》诗:“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句中的“寄畅”两字名园。

既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又有天下第二泉,这个古镇很宝藏

寄畅园属山麓别墅类型的园林,以巧妙的借景,高超的叠石,精美的理水,洗练的建筑,在江南园林中别具一格。

清朝的康熙、乾隆二帝曾多次游历此处,一再题诗,足见其眷爱赏识之情。北京颐和园内的谐趣园,圆明园内的廓然大公(后来也称双鹤斋),均为仿无锡惠山的寄畅园而建。

既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又有天下第二泉,这个古镇很宝藏

惠山寺,比邻寄畅园,位于现今惠山古镇文物古迹区中轴线的最里端,它始建于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名句,惠山寺,就是这四百八十寺之一。

古寺建在“江南第一山”惠山的半坡之上,为现存无锡最古老的佛教寺庙。

既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又有天下第二泉,这个古镇很宝藏

惠山寺大同殿下的古银杏树,枝干苍古,气势雄健,树上流光溢彩,树下一地碎金。这株古银杏相传为明朝洪武初年寺僧性海所植,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是目前无锡市区树龄最长的寿星树,见证了惠山的历史沧桑。

既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又有天下第二泉,这个古镇很宝藏

惠山泉为唐代时无锡县令敬澄所开凿,源头位于惠山山坡上的泉脉,水质十分清澈,因而也称作“石泉”。

唐代茶圣陆羽尝遍天下名泉,认为“庐山康王泉第一,惠山石泉第二”,从此惠山泉水便以“天下第二泉”之称名扬四海,苏轼也曾慕名前来品泉,并写下“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诗句。

既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又有天下第二泉,这个古镇很宝藏

天下第二泉是惠山茶文化的源头,是历代文人墨客的风雅之处。后来阿炳所创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也是源于此,曲成就了泉,泉滋润了曲,泉曲相映,唱响天下。

既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又有天下第二泉,这个古镇很宝藏

“惠山街,五里长;踏花归,满鞋香。”穿越历史烟尘,流连寻常巷陌;感受乡风民俗,品读无锡故事。

拾一片落叶,品一口清茶,是惠山古镇最惬意的生活方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