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7岁丧母12岁丧父,一生从不吃肉,55年被授中将,手下是上将

作者:若依读史

吃糠咽菜,万里行军;卧冰饮雪,骁勇善战;抗战时期,虽然我军并没有先进的武器、御寒的军装,但我军将士仍是一颗赤子之心奔赴战场,心系百姓,为国战斗。那时,我军的很多将士都是农民子弟兵,既没有什么文化,也不懂得什么道理,但唯一懂的就是对幸福的渴望,也正是这一份渴望,支撑着他们走过最艰难的那一段征程。

詹才芳中将曾经就是这样一个为民谋幸福的小士兵。

他7岁丧母12岁丧父,一生从不吃肉,55年被授中将,手下是上将

在那个时候,他与许多参军的同龄人一样,都是因为家里太穷,不能维持生活而背井离乡、踏上从军之路。不过,相比于那些人而言,詹才芳的生活还要更苦一些。在他7岁那年,他的母亲便因病去世,只剩他的父亲孤身一人带着他与二姐。

由于家中实在是贫困,詹才芳的父亲便经常会去山上寻一些野菜做汤,给孩子们充饥。可不幸的是,由于詹才芳的父亲有一天不小心拾到了有毒的野菜,并将它做成了汤,喝了汤的父亲和二姐便毒发身亡,这一年他才12岁。就这样,詹才芳小小年纪便失去了双亲与姐姐,詹才芳的大姐可怜自己的弟弟,便将他接到了自己家中生活。

到了大姐家之后,詹才芳才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随着时间的推移,詹才芳逐渐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虽然詹才芳在大姐家生活得非常如意,但他还是觉得男子汉大丈夫应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于是,在他16岁时,他便辞别了姐姐、姐夫,孤身一人去到了武汉,在那里的一所学校做义工。在那里,詹才芳接受到了先进的教育,也接触到了振奋人心的红色文化,于是,在身边人的见证下,詹才芳顺利成为了我党的一员,从此之后便投入到了艰苦的革命进程中。

他7岁丧母12岁丧父,一生从不吃肉,55年被授中将,手下是上将

一开始,詹才芳只是一名领导着几十人的游击队长,但随着后来战争的打响,他一步步扩展了自己的革命队伍,竟成为了鄂豫皖红军的创始人。渐渐地,詹才芳身先士卒、出生入死的精神被整个队伍所熟知,他也因此而成为了十分有威望的领导。

不过,虽然詹才芳在打击敌人时十分勇猛,可在生活中却是一个连肉都不吃的素食者。

对于詹才芳来说,无论是鸡肉、鸭肉,还是鱼肉,他都一口不碰,唯一吃的就是鸡蛋。也正是这个原因,后来,在禁养牲畜的军区大院中只允许詹才芳一家养鸡。不仅如此,詹才芳在生活中还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长征期间,由于军队少粮,便有一个士兵身体熬不住了,为了不影响行军的进程,一行人便决定将他放弃,留在长征的途中,正巧那时詹才芳路过,便心生不忍,直言道:“让他拖着我的马尾巴走,这么好的一个小伙子,放弃了太可惜了,他能坚持的。”也正是詹才芳的这一句话,挽救了这位年轻人的性命。

他7岁丧母12岁丧父,一生从不吃肉,55年被授中将,手下是上将

也许是因为幼时受过太多的苦,詹才芳才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去帮助一些正在受苦受难的百姓们。曾经,詹才芳有一把自己非常中意的猎枪,虽然平时很少使用,但仍然将它保存得很好,詹才芳的孩子对这把猎枪也是情有独钟,于是便经常询问詹才芳能否将这把猎枪赠给自己,不过,詹才芳一直没有同意。可是,后来有一位詹才芳的老乡过来,他便将自己非常珍视的那把猎枪赠给了他,孩子对这件事十分不解,便去询问父亲,詹才芳才语重心长地说:“老家生活不容易,猎枪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摆设,可对于他们来说,却是一个真正能够帮他们活命的工具。”

也正是因为詹才芳的善良,他交下了很多真心的朋友。其中,和詹才芳走得最近的就是许世友,许世友这人虽然很有军事才能,但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嗜酒如命。当时詹才芳是部队的连长,而许世友是自己的手下,按理来说,无论何时,在部队中喝酒都是应该受到严厉处罚的,可是考虑到许世友曾跟自己说不喝酒便无法正常生活,詹才芳便才对他放松了些要求。后来,许世友回到北京,更是住到了詹才芳的隔壁,没事就和詹才芳追忆曾经的戎马生涯。

他7岁丧母12岁丧父,一生从不吃肉,55年被授中将,手下是上将

1955年,詹才芳与许世友、洪学智等人都被授予了军衔,不过,其余两位都是上将,只有詹才芳是中将,可他们又都是詹才芳曾经的部下,所以只好称呼詹才芳这个曾经的领导为“老领导”。

虽然在职称上詹才芳并没有与曾经一同战斗的战友们一致,但在爱国情上,他们都是同样的高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