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做人做事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否则......

作者:芳香心视界
做人做事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否则......

《吕氏春秋》中有这么一句话:“全则必缺,极则必反。”

世间万物,欲速而不达,水满则溢。

做人太过,容易招人厌烦,做事太刚,容易招惹是非。

凡事掌握一个度,物极必反,做人做事一定要把握好尺度。

做人做事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否则......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人生在世,应该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是一种能力,而有所不为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凡事量力而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千万不可高估自己。

公元前228年,诸葛亮率大军攻打曹魏,到达祁山时,决定派出一直人马去占领街亭,作为据点。

众人都建议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作为先锋,但是诸葛亮不听,并任命自己十分赏识的参军马谡领导诸军,于军事重地街亭防御曹魏将领张郃的进攻。

马谡此人虽博览群书,在军事上屡献奇策,但是却没有实战经验。

刚到街亭便违反诸葛亮部署,举措烦扰,舍弃水源,并选择登上南山据守,而非占据山下城池,筑好营垒,稳守营盘。

裨将军王平曾多次规劝,但马谡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一意孤行。

张郃到后,包围山上,又断绝山上马谡军的水源,并且大举进攻,大破马谡军,士卒四散,溃不成军。

《道德经》中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够了解他人是一种智慧,了解自己才是真正的聪明。

有自知之明的人,都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不会逞匹夫之勇,做到实事求是,才能有所作为。

做人做事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否则......

《论语·子路》中写道:“欲速则不达”

生活中,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循序渐进,一味主观地求急图快,违背了客观规律,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宋朝有个庄稼汉,总是担心自己种的禾苗长不高,于是就天天跑去田边观看。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禾苗依旧没有往上长,他在田边焦急的转来转去,自言自语道:我得想办法帮助它们生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急忙奔跑到田里,把禾苗一颗颗往上拔了拔,从早上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自身精疲力尽。

回到家里,虽然非常的疲惫,气喘吁吁,但他却十分得意对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我帮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听了,急忙跑到田里一看,结果禾苗全都枯死了。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头凿,得进一寸进一寸,得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急于求成只会使人心浮气躁,导致事与愿违,心平气和才能有所收获。

饭要一口口的吃,狼吞虎咽只会引起消化不良,路要一步步的走,步子迈得太大只会栽跟头,一步一脚印,循序渐进,方能水到渠成。

做人做事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否则......
做人做事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否则......

芙蓉心视界

做人做事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否则......
做人做事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否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