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屯「屯」119

作者:语料汇总

莊屯(庄屯),◆[清]初,政府圈撥土地給各旗官兵而形成的村莊。又稱屯莊。○《清史稿‧食貨志一》:“[順治]元年,定近京荒地及前[明]莊田無主者,撥給東來官兵……四年,圈[順][直]各州縣地百萬九千餘晌,給[滿洲]為莊屯。”

遭屯,◆見“遭迍”。

雲屯雨集(云屯雨集),◆形容眾多的人聚集在一起。○《三國演義》第九回:“賊兵雲屯雨集,圍定城池。”

雲屯星聚(云屯星聚),◆同“雲屯雨集”。◆[明][邵璨]《香囊記‧敗兀》:“[岳爺爺]手下猛將如虎,戰士如蜂,雲屯星聚,布滿四方津要去處。”

雲屯席卷(\云屯席卷),◆如雲氣驟然聚集,如席子迅速捲起。形容來去迅捷,氣勢雄偉。○[清][陳夢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雲屯席卷,兼擬靖鯨鯢於鮫穴;可憐仳離瑣尾,大都內地殘黎。”亦作“雲屯席捲”。○[清][昭槤]《嘯亭雜錄‧八大王》:“雲屯席捲,所向無前。”

雲屯鳥散(云屯鸟散),◆如雲聚集,如鳥飛散。形容眾多的人忽聚忽散。○《後漢書‧南匈奴傳論》:“讎釁既深,互伺便隙,控弦抗戈,覘望風塵,雲屯鳥散,更相馳突。”

雲屯(云屯),◆如雲之聚集。形容盛多。○《後漢書‧袁紹劉表傳贊》:“魚麗[漢]軸,雲屯[冀]馬。”○《晉書‧慕容暐載記》:“此則鬱概待時之雄,抱志未申之傑,必嶽峙[灞]上,雲屯[隴]下。”○[清][吳偉業]《雜感》詩之三:“[居庸]千尺[薊門]低,八部雲屯散馬蹄。”○[陳毅]《贛南游擊詞》:“拂拂清風催睡意,森森萬樹若雲屯。”

遇屯,◆遭遇困頓。○[清][方苞]《鮑氏姊哀辭》:“[苞]性劣而遇屯,於父母兄弟尟不遺恨者,而未若姊之深。”

營屯(营屯),◆1.駐軍營寨;駐防軍。○《資治通鑒‧晉安帝義熙九年》:“於是[縱]諸營屯望風相次奔潰。”○[宋][馬令]《南唐書‧嗣主傳》:“妖賊[張遇賢]聚眾十餘萬陷[虔州]諸縣……命[洪州]營屯都虞候[嚴思禮]、通事舍人[邊鎬]討賊。”◆2.指屯田的兵士或農民。○[陳衍]《元詩紀事‧段明》:“[大理]乃[唐]交綏之外國,[善闡]實[宋]斧畫之餘邦,地莫能酬中國之郡邑,民莫能列中國之營屯。”◆3.屯田。○[宋][曾鞏]《李義內殿崇班制》:“虞度營屯之事,積纍歲月之勤。”○《文獻通考‧田賦七》:“[長城]左右營屯,歲收稻粟數十萬石。”參見“營田”。

引屯,◆引兵駐扎。○《後漢書‧張奐傳》:“時[休屠各]及[朔方][烏桓]並同反叛,燒度遼將軍門,引屯[赤阬],煙火相望。”

疑屯,◆為迷惑敵人而虛設的營壘。○《新唐書‧楊恭仁傳》:“[突厥][頡利]率眾數萬獵其境。○[恭仁]應機設拒,張疑屯虛幟示之。○[頡利]懼而走。”

移屯,◆轉移駐防。○[唐][戴叔倫]《屯田詞》詩:“十月移屯來[向城],官教去伐[南山]木。”○《舊唐書‧郭子儀傳》:“詔[子儀]以步騎三萬自[河中]移屯[涇陽]。”

一屯,◆1.古代軍隊作戰時的一個單位。○《六韜‧均兵》:“險戰者,前後相去十步,左右二步,隊間二十五步,三十騎為一屯,六十騎為一輩,十騎一吏,縱橫相去百步,周環各復故處。”○《新唐書‧楊行密傳》:“[彥]以騎兵背城戰,[行密]臥帳中,令曰:‘賊近,報我!’俄而陷一屯。”◆2.屯田的一個單位。○《晉書‧食貨志》:“今以[鄴]奚官奴婢著[新城],代田兵種稻,奴婢各五十人為一屯,屯置司馬使,皆如屯田法。”

野屯,◆在野外駐扎。○[宋][張耒]《大禮慶成賦》:“列次之士,野屯之師。”

鹽屯(盐屯),◆古代軍民製鹽的場所。○《新唐書‧食貨志四》:“[幽州]、[大同][橫野軍]有鹽屯,每屯有丁,有兵,歲得鹽二千八百斛,下者千五百斛。”

凶屯,◆指艱難的處境。○[唐][韓愈]《祭鄭夫人文》:“年方及紀,薦及凶屯。兄罹讒口,承命遠遷。窮荒海隅,夭閼百年。”

鄉屯(乡屯),◆1.指鄉兵駐扎之處。○[明][周岐]《官兵行》:“行至村前計復生,竟指鄉屯為賊營。”◆2.鄉團,鄉兵。○[清][夏燮]《中西紀事‧海疆殉難記上》:“公首收潰卒,次練鄉屯。”

險屯(险屯),◆見“險迍”。

溫屯(温屯),◆謂熱屯聚不散,使人迷惘不爽。○[唐][柳宗元]《愚溪對》:“予聞[閩]有水,生毒霧厲氣,中之者溫屯嘔泄。”○[章士釗]指要:“屯,聚也。溫屯與溫暾,皆疊韻字,由字義言之,不冷不熱曰溫暾,熱屯聚而不散曰溫屯,二者固非無別;而在口語,則發音全同,可使聞者難於區分。又此二字,[唐]人最為習用,《致虛雜俎》:‘今人以人性不爽利者曰溫暾。’[子厚]使此二字時,可能意味人為毒霧所中,致形迷罔,因而二者從有別而流為無別。”

屯租,◆屯田所納的賦稅。○《明史‧韓王松傳》:“請蠲護衛屯租,建邸第,許之。”○[清][薛福成]《敘疆臣建樹之基》:“地租之中有旗租、地租、屯租等名目。”

屯子,◆村莊。○[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一四:“一個屯子裏的人,啥不好商量。”

屯莊(屯庄),◆屯田戶聚居點。○《清史稿‧食貨志一》:“[乾隆]初,設[黑龍江]屯莊,[呼蘭]立莊四十所,選[盛京]旗丁攜家往,官為資裝築屋庀具。”

屯種(屯种),◆猶屯墾。○《元史‧順帝紀七》:“命大司農司屯種[雄]、[霸]二州,以給京師,號京糧。”○[清][錢謙益]《太僕寺卿董應舉授中大夫》:“因屯種而寓軍令,[遼]人即吾兵也。”

屯滯(屯滞),◆困頓,阻滯。○[宋][歐陽修]《與吳正肅公書》:“入今年來,兩目昏甚,屯滯百端。”○[宋][張世南]《游宦紀聞》卷四:“時[黃倅]未第,倦游太學,善人倫者,多言其油膩天羅,屯滯相也。○[黃]稍稍有自沮意。”

屯政,◆屯田措施。○《續文獻通考‧田賦五》:“﹝[盧象昇]﹞大興屯政,積粟二十餘萬,諭九邊皆式之。”○《清史稿‧食貨志一》:“[光緒]二年,[朱以增]亦言:‘或謂屯政宜邊陲,不宜腹地。’”○《花月痕》第四六回:“一曰裁營伍而力行屯政。”

屯正,◆[清]代管理五十屯戶的小官。○《清史稿‧食貨志一》:“仍仿營田制,十戶一屯長,五十戶一屯正,每屯五正,設一管領專員。”

屯雲(屯云),◆1.積聚的雲氣。○《列子‧周穆王》:“化人之宮……望之若屯雲焉。”○[南朝][宋][謝惠連]《西陵遇風獻康樂》詩:“屯雲蔽曾嶺,驚風涌飛流。”○[唐][杜甫]《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詩:“落景聞寒杵,屯雲對古城。”○[明][李東陽]《送李維正主事使淮》詩:“漕舟百萬如屯雲,材官武士紛成群。”◆2.《史記‧高祖本紀》:“[秦始皇帝]常曰:‘東南有天子氣。’於是因東游以厭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隱於[芒]、[碭]山澤巖石之閒。○[呂后]與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問之。○[呂后]曰:‘[季]所居上常有雲氣,故從往常得[季]。’”後因以“屯雲”指帝王登基的瑞兆。○《文選‧陸倕<石闕銘>》:“命旅致屯雲之應,登壇有降火之祥。”○[李善]注引[杜篤]《論都賦》:“大[漢]開基,高祖有勳,斬白蛇,屯黑雲。”

屯營(屯营),◆1.軍營。○《後漢書‧西域傳序》:“[永興]元年,[車師]後王復反攻屯營。”○《文選‧左思<吳都賦>》:“屯營櫛比,解署棋布。”○[呂向]注:“屯營,軍營。”○[蕭三]《革命民歌集‧打勝仗》:“[賀龍]與[賀英],七軍與八軍,打開[荊沙]扎屯營,消滅白匪軍。”◆2.扎營。○《元史‧順宗紀二》:“[棒胡]反於[汝寧信][陽州]……破[歸德府][鹿邑],焚[陳州],屯營於[杏崗]。”

屯夷,◆1.艱危與平定。○《梁書‧蕭穎達傳》:“契闊屯夷,載形心事。”○[唐][吳筠]《覽古》詩之一:“乃驗經籍道,與世同屯夷。”○《資治通鑒‧宋明帝泰始三年》:“[世度]閨門之內,和而有禮。雖世有屯夷,家有貧富,百口怡怡,豐儉同之。”◆2.偏義詞。偏指困厄。○《宋書‧文帝紀》:“皇運艱弊,數鍾屯夷。”◆补证条目■艰危与平定;安危。○《宋书·王弘传》:“並綢繆先眷,契闊屯夷,内亮王道,外流徽譽。”◆偏义词。偏指困厄。○《太平御览》卷五九四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晉氏多難,世交屯夷。”

屯學(屯学),◆對屯田軍民講習耕戰之事的教學組織。○《明史‧食貨志一》:“[光斗]更於[河間]、[天津]設屯學,試騎射,為武生給田百畝。”○[清][戴名世]《左忠毅公傳》:“[光斗]念天下承平久,人不知兵,而疆場多故,每行部輒較諸生射,奏開屯學,又奏開武學。”

屯宿,◆屯駐。○《宋史‧李綱傳下》:“如[鼎]、[澧]、[岳]、[鄂]若[荊南]一帶,皆當屯宿重兵。”

屯險(屯险),◆艱險。○[三國][魏][嵇康]《答二郭》詩:“詳觀凌世務,屯險多憂慮。”○[北周][庾信]《周兗州刺史宇文公神道碑》:“績著屯險,誠貫風霜。”

屯夕,◆同“窀穸”。◆本指墓穴。亦用以指喪葬事。○[清][鄭珍]《郘亭詩鈔序》:“久之,[貞定]與太孺人先後卒,[子偲]以貧也,畢屯夕於郡,率諸弟讀僦宅中,歲藉塾脩以相生養。”

屯衛(屯卫),◆1.駐兵守衛。○《史記‧秦始皇本紀》:“盡徵其材士五萬人,為屯衛[咸陽]。”○《後漢書‧劉玄傳》:“右輔都尉[嚴本]恐失[更始]為[赤眉]所誅,將兵在外,號屯衛而實囚之。”◆2.指兵衛之所。○《後漢書‧竇憲傳》:“[憲]懼見幸,分宮省之權,遣客刺殺[暢]於屯衛之中。”○[李賢]注:“屯兵宿衛之所。”○《明史‧藍玉傳》:“[玉]遣百戶[毛海]誘縛其父子,送京師誅之,而盡降其眾,因請增置屯衛。”◆3.[隋][唐]時禁衛軍的一種。○[隋][開皇]中置十二府,統禁衛兵,後改置擴充為十六衛,左右屯衛即為其中二衛,[唐龍朔]改稱左右威衛,[五代][周]避[郭威]諱,復稱屯衛。參閱《舊唐書‧職官志三》,《文獻通考‧職官考十二‧左右威衛》。

屯危,◆艱難危險。○《南史‧臧燾傳》:“天下屯危,禮異常日。”○《新唐書‧隱逸傳‧孫思邈》:“天有盈虛,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濟也。”○[宋][孔平仲]《續世說‧汰侈》:“四十年間,位極將帥,其間屯危患難,履鋒冒刃,入萬死而無一生。”

屯屯,◆I豐盛;滿盈。○[馬王堆][漢]墓帛書《稱》:“山有木,其實屯屯。”○[漢][桓寬]《鹽鐵論‧國疾》:“[文][景]之際,建元之始,民樸而歸本,吏廉而自重,殷殷屯屯,人衍而家富。”◆2.忠謹誠懇貌。[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孔子]﹞為[魯]司寇,斷獄屯屯,與眾共之,不敢自專。”◆3.行進困難貌。[唐][柳宗元]《天對》:“曶黑皙眇,往來屯屯,厖昧革化,唯元氣存,而何為焉!”◆II聚集。○[唐][柳宗元]《答周君巢書》:“昧昧而趍,屯屯而居。”

屯田客,◆指募來屯田的農民。○《三國志‧魏志‧趙儼傳》:“屯田客[呂並]自稱將軍,聚黨據[陳倉]。”

屯田,◆1.利用戍卒或農民、商人墾殖荒地。○[漢]以後歷代政府沿用此措施取得軍餉和稅糧。有軍屯、民屯、商屯之分。○《漢書‧西域傳下‧渠犁》:“自[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犁]。”○《三國志‧魏志‧武帝紀》:“是歲用[棗祗]、[韓浩]等議,始興屯田。”○[明][焦竑]《焦氏筆乘‧營田》:“若屯田,則咸屯兵為之,[趙充國]、[鄧艾]、[羊祜]皆是也。故云屯田。今江南民租官田者,皆名屯田。”○[續范亭]《如是我聞》詩:“農場馬場造紙廠,屯田牧畜兼工業。”◆2.指屯田者所耕之田。○《元典章新集‧戶部‧職田》:“將屯田、營田、職田一體科徵。”參閱《文獻通考‧田賦七》。3.專司屯田的機構和官員。○[宋][高承]《事物紀原‧三省綱轄‧屯田》:“[漢昭帝]始置屯田,而[成帝]置尚書郎一人,主戶口墾田,此蓋尚書屯田之始也。”◆4.指[北宋]詞人[柳永]。因[柳]曾任屯田員外郎,故稱。○[清][宋翔鳳]《樂府餘論》:“以[屯田]一生精力在是,不似[東坡]輩以餘力為之也。”○[鄭文焯]《大鶴山人詞論》:“[屯田],[北宋]專家,其高處不減[清真]。”○[姚錫鈞]《論詩絕句》:“[屯田]才調托微波,[蘇子]深情歷劫磨。”

屯泰,◆《易》《屯》卦和《泰》卦的並稱。意謂險夷,安危。○《梁書‧呂僧珍傳》:“與朕契闊,情兼屯泰。”◆补证条目■《易》《屯》卦和《泰》卦的并称。意为险夷、安危。○《宋书·刘穆之传》:“臣契闊屯泰,旋觀始終,金蘭之分,義深情密。”

屯守,◆1.駐守。○[漢][荀悅]《漢紀‧武帝紀一》:“留軍屯守空地,曠日彌久,士卒勞倦。”○《明史‧兵志三》:“[洪武]時,[宣府]屯守官軍殆十萬。”○[清][惲敬]《三代因革論六》:“《采薇》、《出車》、《杕杜》,[周]之詩也。然[夏][殷]不能無屯守之卒,可知也。”◆2.指守護。○《世說新語‧任誕》“恒大飲酒”[劉孝標]注引[晉][裴啟]《語林》曰:“[伯仁]正有姊喪,三日醉;姑喪,二日醉,大損資望。每醉,諸公常共屯守。”

屯收,◆屯田的收益。○《新唐書‧百官志一》:“比部郎中、員外郎,各一人,掌句會內外賦歛……及軍資,械器、和糴、屯收所入。”

屯師(屯师),◆集結軍隊。○[清][昭槤]《嘯亭雜錄‧馬壯節公》:“[金川]蕞爾小夷,經大兵兩度撻伐,不能獲尺寸之利,乃至屯師經年,老師縻餉,安用將帥為也!”

屯塞,◆聚攏堵塞。○《水滸傳》第十九回:“那四五十隻官船,屯塞做一塊。”

屯如,◆困難貌。○《易‧屯》:“六二,屯如邅如。”○[孔穎達]疏:“屯是屯難,如是語辭也。”○《陳書‧高祖紀上》:“[太清]否亢,[橋山]之痛以深;[大寶]屯如,[平陽]之禍相繼。”

屯窮(屯穷),◆窮困,不順利。○《舊唐書‧白居易傳》:“既竊時名,又欲竊時之富貴,使己為造物者,肯兼與之乎?今之屯窮,理固然也。”○[宋][曾鞏]《謝解啟》:“以虹霓之光而披飾,以律呂之氣而吹噓,致此屯窮,階於振發。”

屯騎(屯骑),◆1.眾多的隨從騎兵。○《史記‧司馬相如列傳》:“遣屯騎於[玄闕]兮,軼先驅於[寒門]。”○[南朝][梁][江淹]《橫吹賦》:“載雲旗之逶迤,扈屯騎之溶溶。”◆2.官名。屯騎校尉的簡稱。○《通典‧職官十六》:“﹝[漢武帝]﹞初置中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等校尉為八校,各有司馬。”

屯奇,◆艱難,不順利。○《舊唐書‧鄭畋傳》:“雖云賦命屯奇,實以遭人排忌。”○[宋][秦觀]《辭史官表》:“臣少而愚賤,長更屯奇。”

屯平,◆艱難與平易。○[南朝][宋][鮑照]《代升天行》:“倦見物興衰,驟睹俗屯平。”

屯農(屯农),◆猶屯田。○[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汾水》:“[漢高帝]十一年,封[靳疆]為侯國,後立屯農,積粟在斯,謂之[羊腸倉]。”

屯難(屯难),◆1.艱難。語本《易‧屯》:“彖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南朝][宋][謝靈運]《撰征賦》:“民志應而願稅,國屯難而思撫。”○[唐][張說]《贈戶部尚書河東公楊君神道碑》:“時逢屯難,勳業成焉。”◆2.指禍亂。○《新唐書‧戴叔倫傳》:“[叔倫]勸以屯難未靖,安之者莫先於兵。”○[康有為]《大同書》乙部第一章:“故屯難之生即繼於乾坤既定之後,吁嗟危哉!”

屯蒙,◆1.《易》《屯》卦和《蒙》卦的並稱。萬物初生稚弱貌。○[隋][楊素]《贈薛播州》詩:“在昔天地閉,品物屬屯蒙。”○《資治通鑒‧唐則天后長壽元年》:“自[文明]草昧,天地屯蒙。”○[胡三省]注:“屯者物之始,蒙者物之稚,言後稱制之初,猶天地生物之始。”○[元][范康]《新水令‧樂道》套曲:“曉屯蒙否泰交,知消長盈虛意。”◆2.《易》《屯》卦和《蒙》卦的並稱。蹇滯、困頓。○[唐][劉知幾]《史通‧暗惑》:“或主遘屯蒙,或朝罹兵革。”○[唐][白居易]《憶微之》詩:“與君何日出屯蒙,魚戀江湖鳥厭籠。”○[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屈原]之忠貞逐於[楚],[張儀]之利口鞭於[梁],皆士之屯蒙,莫能自異。”○[孫中山]《祭夏重民文》:“壬歲屯蒙,變生肘腋。”

屯毛不辨,◆《漢書‧溝洫志》“[河]復北決於[館陶],分為[屯氏河]”[唐][顏師古]注:“而[隋]室分析州縣,誤以為[毛氏河],乃置[毛州],失之甚矣。”後因以“屯毛不辨”喻不能分辨相近或相似的事物。○[清][趙翼]《廿二史札記‧明人說部》:“[王錡]《寓圃雜記》:‘[元]有[全]某者,乃[宋淵聖]皇帝之母舅,在[元]學佛於[土番],號[合尊大師],有子亦從其教。後[元]主坐以說法聚眾,皆殺之。’按[淵聖]乃[欽宗]追尊之號,至[元]朝已百六十餘年,何得尚存?[合尊大師]乃[德祐]帝也。蓋[全]某係[德祐]母[全太后]之兄弟耳,而訛為淵聖,可謂屯毛不辨。”

屯落,◆村落。○[周立波]《暴風驟雨》一:“道旁屯落裏,做早飯的淡青色的柴煙正從土黃屋頂上高高地飄起。”

屯亂(屯乱),◆猶動亂。○《新唐書‧張濬傳》:“先帝時,身播屯亂,蓋[克用]、[全忠]不相下也。請因其弱討之,斷兩雄勢。”

屯留,◆駐扎。○《後漢書‧董卓傳》:“[卓]自屯留[畢圭苑]中,悉燒宮廟官府居家,二百里內無復孑遺。”

屯溜子,◆方言。指農村的二流子。○[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十七:“全屯的屯溜子都來到農會的東下屋,彼此一看,來的盡是這一號子人,都忍不住笑了。”○[周立波]《懶蛋牌子》:“站着坐着的,盡是屯溜子,他們成天不幹活,有的叼個大煙袋,嘮着閑嗑……”

屯列,◆1.布防,屯駐。○《後漢書‧南匈奴傳》:“﹝[耿夔]﹞討擊[鮮卑]。還,復各令屯列衝要。”◆2.猶陳列。○《後漢書‧皇甫規傳》:“願假臣兩營二郡屯列坐食之兵五千,出其不意,與護羌校尉[趙沖]共相首尾。”

屯利,◆屯田之利。○《明史‧楊博傳》:“二十五年超拜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大興屯利,請募民墾田,永不徵租。”

屯雷,◆指春雷。○[三國][魏][應瑒]《愁霖賦》:“聽屯雷之恒音兮,聞左右之歎聲。”○[清][顧炎武]《感事》詩之二:“詔令屯雷動,恩波解澤流。”

屯苦,◆艱難困苦。○《南史‧謝方明傳》:“[謝方明]流離險厄,屯苦備經,而貞履之操,在約無改。”○[清][黃宗羲]《姚沉記》:“余生長亂離,屯苦備經。”

屯軍(屯军),◆1.駐軍。○[前蜀][韋莊]《贈戍兵》詩:“止竟有征須有戰,[洛陽]何用久屯軍。”◆2.屯墾的軍士。○《清史稿‧食貨志一》:“[明]之設衛也,以屯養軍,以軍隸衛。洎軍政廢而募民兵,屯軍始專職漕運。”

屯聚,◆1.集結。○《史記‧吳王濞列傳》:“兵屯聚而西,無它奇道,難以立功。”○[晉][葛洪]《抱樸子‧百里》:“離叛者眾,則不得不屯聚而為群盜。”○《東周列國志》第二一回:“[桓公]與[管仲]商議,將輜重資糧,分其一半,屯聚於[葵茲]。”◆2.指聚居。○[章炳麟]《排滿平議》:“[漢]族之流放罪人,與蠻種相習狎,埶不獨立,染其禮俗,相與屯聚,因是亦以荊蠻得名。”◆3.指聚眾起事的隊伍。○《後漢書‧王梁傳》:“三年春,轉擊[五校],追至[信都]、[趙國],破之,悉平諸屯聚。”○《後漢書‧馮异傳》:“又南下[河南][成皋]已東十三縣,及諸屯聚,皆平之。”◆4.謂聚集進駐。○[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擇要害地屯聚一處,使有隱然之望。”○[明][唐順之]《牌》:“[通州]屯下重兵,若有寇,則又有客兵屯聚。”

屯居,◆聚居。○《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恪]到府,乃移書四郡屬臣長吏,令各保其疆界,明立部伍,其從化平民,悉令屯居。”○《清會典‧八旗都統一》“與其緝獲者”原注:“其屯居及各省駐防旗人有逃亡者,俱照此例辦理。”○《兒女英雄傳》第十二回:“[安太太]連忙擺手說:‘不用,我們雖說是[漢軍旗]人,那駐防的,屯居的,多有[漢]裝,就連我們現在的本家親戚裏頭,也有好幾個裹腳的呢!’”

屯結(屯结),◆1.聚集,集結。常用於聚眾造反。○《後漢書‧滕撫傳》:“[梁太后]慮群賊屯結,諸將不能制,又議遣太尉[李固]。”○《明史‧項忠傳》:“[白圭]既平[劉通],[荊]、[襄]間流民屯結如故。”◆2.指聚眾起事者。○《晉書‧石季龍載記下》:“遣使者持節赦諸屯結,皆不從。”

屯籍,◆屯兵的花名冊。○《新唐書‧路岩傳》:“取壇丁子弟教擊刺,使補屯籍。”

屯集,◆集結;聚集。○[唐][李德裕]《驅逐回鶻事宜狀》:“臣等思慮,量為得計。若如此可行,即[幽州]兵馬,望且令於本界屯集,待候處分。”○[明][李贄]《焚書‧高同知獎勸序》:“夫當混一廓清之日,摧枯拉朽之際,謀臣猛將,屯集如雲。”

屯疾,◆難治之症。○[明][歸有光]《祭妻祖父母文》:“癸巳之歲,吾妻遘罹屯疾。”

屯積居奇(屯积居奇),◆謂把奇貨儲存起來,待機高價出售。○[鄧子恢]《閩西暴動與紅十二軍》:“封建地主、軍閥官僚以及帝國主義勢力,像一群吸血的水蛭,通過重租、高利貸、苛捐雜稅、屯積居奇,賤買貴賣和充斥市場的洋貨,吸吮着[閩]西人民的鮮血。”

屯積(屯积),◆1.囤積。○[章炳麟]《討滿洲檄》:“既據[燕]都,徵固本京餉,以實故土,屯積[遼]東,不入經費。”○[葉聖陶]《多收了三五斗》:“由各大銀行錢莊籌集資本,向各地收買糧米,指定適當地點屯積,到來年青黃不接的當兒陸續售出,使米價保持平衡。”◆2.積聚。○[冰心]《寄小讀者‧通訊十三》:“只在屯積的濃雲中,有電光閃爍。”

屯候,◆1.猶斥候,哨兵。○《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晝夜兼行,至[羽]所置江邊屯候,盡收縛之。”◆2.指放哨。○[宋][曾鞏]《衛尉卿制》:“周廬屯候之士,武庫弓鎧之器。”

屯合,◆聚集。○[唐][王昌齡]《灞橋賦》:“懷璧杖劍,披離屯合。”○[元][張可久]《漢東山》曲:“萬馬千軍早屯合,走不脫。”

屯行,◆集中行進。○《史記‧李將軍列傳》:“東道少回遠,而大軍行水草少,其勢不屯行。”○[裴駰]集解引[張晏]曰:“以水草少,不可群輩。”

屯官,◆掌管屯田事務的官。○《新唐書‧百官志一》:“二十曰耕耨以時,收獲成課,為屯官之最。”

屯耕,◆屯田耕作。○[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昔[石勒]之隸[師懽],屯耕於[茌平]。”○《元史‧世祖紀十四》:“﹝[至元]三十年﹞詔邊境無事,令本軍屯耕以食。”

屯夫,◆守卒。○《新唐書‧南蠻傳中‧南詔》:“蠻利夜晦,輒薄城……屯夫終夜哄,蠻不能侵。”

屯封,◆屯田之地。○《梁書‧賀琛傳》:“百姓不能堪命,各事流移;或移於大姓,或聚於屯封,蓋不獲已而竄亡,非樂之也。”

屯防,◆駐兵防禦。○《新唐書‧兵志》:“夫所謂方鎮者,節度使之兵也。原其始,起於邊將之屯防者。”

屯丁,◆屯田之人。○[清][嚴如熤]《三省邊防備覽‧策略》:“核其田為屯田,編其人為屯丁。”○《清史稿‧食貨志一》:“三年,定屯田官制……改衛軍為屯丁。”○[沈從文]《邊城》二:“這地方城中只駐扎一營由昔年綠營屯丁改編而成的戍兵。”參見“屯田”。

屯達(屯达),◆[清]置屯田區官名。○《清史稿‧食貨志一》:“每旗五屯,置總、副屯達各八人。”

屯次,◆1.駐扎。○[三國][魏][曹操]《祀故太尉橋玄文》:“奉命東征,屯次鄉里,北望貴土,乃心陵墓。”◆2.指駐扎之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時[蒙]與[成當]、[宋定]、[徐顧]屯次比近,三將死,子弟幼弱,[權]悉以兵並[蒙]。”

屯長(屯长),◆1.[秦][漢]時軍伍之長。○《商君書‧境內》:“﹝軍爵﹞五人一屯長,百人一將。”○《史記‧陳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敵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後漢書‧班固傳》“陳師案屯”[李賢]注引《續漢志》:“大將營五部,部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下有屯長一人。”◆2.[清]代管理十屯戶的人員。○《清史稿‧食貨志一》:“仍仿營田制,十戶一屯長,五十戶一屯正。”

屯部,◆1.指屯戍之處。○[三國][魏][曹操]《遺令》:“其將兵屯戍者,皆不得離屯部。”◆2.[明]代屯田部的簡稱。○《明史‧職官志一》:“﹝[洪武]十三年﹞以屯田部為屯部。”

屯兵,◆1.守衛的兵。○《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城門校尉掌京師城門屯兵。”◆2.指屯田墾荒的軍隊。○《明史‧食貨志一》:“屯兵百名委百戶,三百名委千戶,五百名以上指揮提督之。”◆3.駐扎軍隊。○[唐][杜甫]《柳司馬至》詩:“函關猶出將,渭水更屯兵。”

屯變(屯变),◆災難,變故。○[明][歸有光]《歸氏二孝子傳》:“遭罹屯變,無恆產以自潤而不困折,斯亦難矣。”

屯壁,◆猶屯堡。壁,壁壘。○《新唐書‧南蠻傳上》:“[巂州]實往來道,扞蔽數州,虜百計窺之,故嚴兵以守,屯壁相望,糧械處處有之,東蠻庸敢懷貳乎?”

屯弊,◆艱難衰敗。○《晉書‧賀循傳》:“若乃時運屯弊,主危國急,義士救時,驅馳拯世。”

屯備(屯备),◆1.駐防。○《漢書‧趙充國傳》:“[酒泉]太守[辛武賢]奏言:‘郡兵皆屯備[南山],北邊空虛,勢不可久。’”◆2.指屯軍的武備。○《後漢書‧順帝紀》:“嚴敕障塞,繕設屯備,立秋之後,簡習戎馬。”

屯保,◆見“屯堡”。

退屯,◆猶退守。○《宋書‧索虜傳》:“虜退屯[土樓],又退還[滑臺]。”○《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下》:“[北漢]軍退屯[陽城]。”○[明][于慎行]《穀山筆麈‧夷考》:“[回鶻]兵至[橫水],退屯[釋迦泊]。”

世屯,◆時世艱難。○《文選‧謝靈運<述祖德詩>》:“委講綴道論,改服康世屯。”○[李善]注:“屯,難也。”

時屯(时屯),◆時世艱難。○《宋書‧劉穆之傳》:“時屯世故,靡歲暫寧。”○[唐][韋應物]《傷逝》詩:“提攜屬時屯,契闊憂患災。”○《新唐書‧陸贄傳》:“若以時屯,當有變革,不若引咎降名,以祗天戒。”

沈屯,◆沉悶。○《莊子‧外物》:“心若縣於天地之間,慰暋沈屯。”○[陳鼓應]注:“按‘屯’‘悶’音近義通。‘沈屯’有沉悶之意。”

商屯,◆又稱鹽屯。屯田的一種。○[明]鹽商為便於邊境納糧換取鹽引而進行的屯墾。○[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為籌措西北邊防軍糧餉,令鹽商向邊地納糧後發給鹽引,憑引支鹽運銷。鹽商圖交糧便利,招募農民在邊境開荒,就地取糧。○[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改為鹽商徑向鹽運使司納銀領引,不再納糧,商屯漸廢。參閱《明史‧食貨志四》。

普屯,◆複姓。○[北周][辛威]以累有成功,賜姓[普屯]氏。見《北史》本傳。

民屯,◆古代屯田的一種組織形式。由政府招募無地農民集體耕種官田或墾荒,按規定納糧。○[漢]以後歷代政府為取得稅糧和軍隊給養,均采取過此項措施。○《元史‧兵志三》:“[世祖][至元]十二年,立[曲靖路]民屯,拘刷所轄州郡諸色漏籍人戶七百四十戶立屯。”○[鄭觀應]《盛世危言‧防邊上》:“有所謂民屯者,如[唐]初行民屯,及[天寶]間,天下屯田收一百九十餘萬斛是也。”參見“屯田”。

留屯,◆駐軍屯田。○《漢書‧趙充國傳》:“步兵九校,吏士萬人,留屯以為武備,因田致穀,威德并行。”○《後漢書‧南匈奴傳》:“[馮柱]將虎牙營留屯[五原]。”○[宋][崔與之]《水調歌頭‧題劍閣》詞:“手寫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陵屯,◆丘阜。○《列子‧天瑞》:“生於陵屯,則為陵舄。”○[張湛]注:“陵屯,高潔處也。”

聯屯(联屯),◆聯合屯兵。○《新唐書‧李晟傳》:“[晟]與[李建微]、[陽惠文]皆聯屯。”

連屯(连屯),◆1.村莊相連或相望貌。○[清][彭孫貽]《五里二屯》詩:“五里復五里,連屯為誰耕。”◆2.猶連營。○[清][黃燮清]《武林紀事》詩:“軍門上策惟清野,部曲連屯每亂行。”

開屯(开屯),◆謂屯聚人員,開墾荒地。○《清史稿‧食貨志一》:“曩[年羹堯]定議開屯,發北五省徒人能種地往[布隆吉爾]興墾。”

軍屯(军屯),◆1.指駐屯的軍隊。○《前漢書平話》卷上:“朕思之,[陳豨]造反,多因為寡人與[陳豨]軍屯衣甲器物,是他[韓信]執用的物件,以此上仇寡人之冤。”○[陳毅]《長相思‧冀魯豫道中》詞:“晝趲行,夜趲行,敵偽關防穿插勤。到處有軍屯。”◆2.謂利用駐屯軍隊就地耕種土地。○[鄭觀應]《盛世危言‧邊防一》:“有所謂軍屯者,如[漢武][元鼎]六年,初置[張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開田官斥塞,責六十萬人戍田之是也。”

舊屯(旧屯),◆昔日困苦的境遇。屯,艱難。○[宋][范成大]《丙午新年》詩:“剛長交新泰,陰消脫舊屯。”

進屯(进屯),◆進駐。○《晉書‧庾翼傳》:“[路永]進屯[合肥]。”○[唐][溫大雅]《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二:“壬申,進屯[馮翊郡],過舊宅饗告五廟,禮也。”○《東周列國志》第三八回:“[晉]兵遂進屯[陽樊],守臣[蒼葛]出郊外勞軍。”

賤屯(贱屯),◆亦作“賤迍”。◆謂地位微賤,命運艱難。○[唐][白居易]《哭劉敦質》詩:“愚者多貴壽,賢者獨賤迍。”○[元][劉因]《答樂天問》詩之一:“愚者或貴壽,賢者或賤屯。”

積屯(积屯),◆聚集;儲存。如:積屯食糧。

渾屯(浑屯),◆[俞鍔]《島南雜詩》之六:“是醒是醉是渾屯,可是[讙頭]不死民。”

荒屯,◆荒亂艱阻。○《文選‧班固<東都賦>》:“紹百王之荒屯,因造化之盪滌。”○[呂向]注:“言百王屯難之後,而[光武]繼之。”○[唐][王勃]《益州夫子廟碑》:“排禍亂而構乾元,掃荒屯而樹真宰。”○[清][黃宗羲]《子一魏先生墓志銘》:“己丑[忠節]受難,孝子捐生,遺孤滿室,追吏踵至。○[子一]述荒屯,輸寫心力。”

行屯,◆巡查駐軍。○[明][高啟]有《次韻陳留公見貽湖上行屯之作》,其首聯云:“湖陰巡壘罷,緩服上仙舟。”

構屯(構屯),◆聚合。○[唐][陸贄]《李晟司徒兼中書令制》:“雲雷構屯,宇縣興難。”構,一本作“搆”。

宮屯(宫屯),◆謂在皇宮附近駐扎。○[宋][曾鞏]《殿前都指揮使制》:“朕擇材勇之士備宮屯之兵,以宿衛京師,填附方夏。”

耕屯,◆指屯田,屯墾。○[宋][曾鞏]《本朝政要策‧屯田》:“得田可治者二十二萬頃,欲修耕屯之業。”○[宋][王應麟]《玉海‧食貨‧屯田》:“[羊祜]耕屯,得十年之儲;[郭元振]開置,有數十年之積。”

分屯,◆猶分駐。○《漢書‧趙充國傳》:“願罷騎兵,留弛刑應募,及[淮陽]、[汝南]步兵與吏士私從者,合凡萬二百八十一人……分屯要害處。”○[宋][蘇軾]《書韓幹牧馬圖》詩:“想見[開元]、[天寶]年,八坊分屯隘[秦川]。”

博望燒屯(博望烧屯),◆[三國]時,[劉備]依於[劉表],在[博望坡]與[夏侯惇]對敵,暗設伏兵,自燒屯偽遁,[夏侯惇]追來中計,損兵十萬,被稱為[諸葛亮]初出茅廬第一功。事見《三國志‧蜀志‧先主劉備紀》。後演為[諸葛亮]火攻[夏侯惇],如[元]雜劇《諸葛亮博望燒屯》、《三國演義》第三九回所寫。○[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摺:“更將那天宮般蓋造焚燒盡,則沒那[諸葛孔明],便待要[博望]燒屯。”

兵屯,◆1.軍隊駐守之所。○《後漢書‧祭肜傳》:“﹝[祭肜]﹞臨終謂其子曰:‘……義不可以無功受賞,死後,若悉簿上所得賜物,身自詣兵屯,效死前行,以副吾心。’”◆2.軍隊駐守。○[宋][范仲淹]《奏陝西河北攻守等策‧河北備策》:“二,再議兵屯者,自來[真定府]、[定州]、[高陽關]分為三路,其所轄兵馬未甚整齊,乃有一州兵馬卻屬兩路之處,又未曉本路將來於何處控扼,合用重兵若干,又甚處只宜固守,合屯兵若干及三路互相應援次第。”○[宋][蘇轍]《觀大閱》詩:“承平郡國減兵屯,唯有留都一萬人。○[票姚將軍]思出塞,從橫幕府諱和親。”

別屯(别屯),◆謂軍隊原駐地以外設立的營盤。○《後漢書‧郭躬傳》:“[彭]在別屯而輒以法斬人,[固]奏[彭]專擅,請誅之。”○《資治通鑒‧漢獻帝興平元年》:“[呂布]有別屯在[濮陽]西,[曹操]夜襲破之。”

邊屯(边屯),◆1.指戍邊屯田。○《後漢書‧楊終傳》:“帝從之,聽還徙者,悉罷邊屯。”○[晉][干寶]《搜神記》卷八:“[吳]以草創之國,信不堅固,邊屯守將,皆質其妻子,名曰保質。”○[宋][秦觀]《邊防上》:“邊屯吏士攘袂切齒,皆欲犁其庭而掃其閭。”○[明][張居正]《答某巡撫》:“辱示大疏,俱於邊屯切要,已下所司,次第題覆。”◆2.指戍邊屯田的軍隊。○《後漢書‧班超傳》:“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順孫,皆以罪過徙補邊屯。”○[宋][朱熹]《送張彥輔赴闕》詩:“朝綱清夷軍律舉,邊屯不驚臥哮虎。”○[明][孫傳庭]《辭剿餉借充鹽本疏》:“臣查兵部原派臣應統兵一萬,今臣募練兵數合邊屯計之,約一萬五千餘。”

八屯,◆宮苑四周所設的八衛所。○《文選‧張衡<西京賦>》:“衛尉八屯,警夜巡晝。”○[薛綜]注:“衛尉帥吏士周宮外,於四方四角立八屯士,士則傅宮外向為廬舍,晝則巡行非常,夜則警備不虞也。”○[唐][李益]《漢宮少年行》:“君不見上宮警夜營八屯,鼕鼕街鼓朝朱軒。”

案屯,◆駐扎。○[漢][班固]《東都賦》:“遂集乎中囿,陳師案屯。駢部曲,列校隊,勒三軍,誓將帥。”案,一本作“按”。

阿屯,◆[英atom]“原子”的舊譯。○[梁啟超]《十種德性相反相成議‧獨立與合群》:“譬之物質然,合無數阿屯而成一體,合群之義也。”○[章炳麟]《四惑論》:“乃若《勝論》之言阿耨,[伊壁鉤盧]之言阿屯,[黎布尼]之言毛奈陀,漢語譯之,皆云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