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唐朝所谓长安人口超过百万,类似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性质,属于古代习惯性的文学夸张说法,缺乏可靠的依据,也不符合基本常

作者:辉哥论史

唐朝所谓长安人口超过百万,类似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性质,属于古代习惯性的文学夸张说法,缺乏可靠的依据,也不符合基本常识。

长安城的面积是比较精准的,只有80多平方千米,分为108坊,还有庞大的皇族宫殿等建筑用地,如果真的人口百万,意味着每平方千米的人口密度超过了1.2万人。

这个密度是什么水平呢?在今天城市都是数十层住宅楼的情况下,主要城市的人口密度才达到1万人,北京和上海极少数人口特别密集的区才超过了2万人,但整体还是1万人左右的水平。也就是说长安的人口密度与今天的一、二线城市相当。

并且在唐朝,皇族、贵族和官僚都是有深宅大院的,宅邸有庞大的花园是正常现象,还要加上军事、行政、交通和工商业用地,作为纯粹的居民区最多只能占城市用地的一半,实际上长安的坊内也是有大量工商业建筑的,并非纯粹居民区。

这也就意味着每平方千米居民区人口要超过2.5万人,并且居民区还得把居民必须要用的路给留出来。

而且长安与东京不同,长安城内外分明,就是各坊之间也有宵禁,所以长安城外居民肯定算不得长安城人口。而东京城虽小,但城墙内外没有宵禁限制,可以自由流动,并非长安这样泾渭分明。

并且那个时代的长安与今天不同,是有至少超过二十万匹的牛马骆驼等大牲口的,这些牲口居住、粪便以及草料都很占地,喂过牛的都知道,养一头牛使用的面积至少相当于2个人,总不能晚上人爬牛粪上睡觉。今天城市人们养的猫狗古代自然也有,但不会过多占地,这个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把20万以上的大牲口与100万人加起来,每平方千米的密度超过了3万人畜,可以说40多平方千米的居住区无论如何塞不下这么多人口和大牲畜,即便勉强塞下,传染病很快就会把这座城市毁了。

即便是把80多平方千米都算上,如此庞大的人口和大牲畜,每平方千米密度也超过了1.5万。如果仅仅是人还容易一点,但这么多大牲畜才是难题,就是今天的技术水平这么多的人畜混杂,要解决也是困难重重。

因此所谓长安人口超过百万只能当做文学的说法,或者是把长安以外的农村人口也加上了,要不然这是不符合基本常识的,这么大的密度人类压根无法生存。

#谣零零计划#

唐朝所谓长安人口超过百万,类似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性质,属于古代习惯性的文学夸张说法,缺乏可靠的依据,也不符合基本常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