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黄郁婷与谷爱凌的遭遇,看西化媒体的“文字狱”

作者:台海网

来源:海峡之声

“我能在约七米高的U型滑雪场里做后空翻,那不是政治,而是在挑战人类极限,将人类连结起来”——谷爱凌

北京冬奥会新晋冠军谷爱凌的父亲是美国人,母亲是中国人,本人在旧金山出生,学历横跨中美,严格来说,谷爱凌是由美国培养出来的滑雪好手。但这次,谷爱凌“毫无意外地”被卷入政治的黑洞。

从黄郁婷与谷爱凌的遭遇,看西化媒体的“文字狱”

在国族认同上,谷爱凌曾说,在美国她是美国人,在中国是中国人。

《纽约时报》随即以“斜眼”的角度刊出了一篇专文,调侃谷爱凌在中美之间“两头套利”,简而言之,就是在嫌恶这位奥运选手“喝美国水、啃美国汉堡”,却“吃里扒外”,为了利益而帮助“敌国”,又为了利益而不愿放弃在美国拥有的一切。

谷爱凌的母亲谷燕则对《纽约时报》的邀访给出了条件:除非《纽约时报》避免涉及中国相关的政治问题,并允许她在报道发表前审阅文章,她才愿意谈论女儿。

“心高气傲”的《纽约时报》拒绝了这个条件,并显然感到“受辱”,因此这篇专文对谷家全没好话,也在意料之中。这个媒体,以“详细剖析”谷爱凌在中美两地代言生意的模式,尽情羞辱一个运动好手,并给她判了个“死缓”。“

“很合身欸”——黄郁婷

”另一边,代表“中华台北”的黄郁婷身穿中国队服,并将照片公开于个人Instagram,此举引爆岛内一波“挞伐”。绿营政客自然“口诛笔伐”,蓝营名嘴赵少康也指摘黄郁婷称:“花这么多钱派13个成员陪四名选手出征,不应只是让选手去结交朋友,黄郁婷的行为和言论伤害很多台湾人的情感。”

从黄郁婷与谷爱凌的遭遇,看西化媒体的“文字狱”

黄郁婷随后向奥运代表团本部道歉,撤下照片,并解释此举是因为与大陆选手感情甚好,才会穿上大陆队服。然而,她并没有向台湾各界公开道歉,以致绿色舆论怒气未消,开始以《纽约时报》模式,拿黄郁婷之父黄锦龙代言大陆滑轮品牌说事。

更有甚者,以统战阴谋论指控黄郁婷根本是“中共统战手法细腻化的工具,她的每一个举措都在钻台湾民主的空子”。

令人遗憾,台湾与美国的主流舆论充斥政治杂音,在喧嚣中,没有人在意奥运精神 —— 和平,友谊与公平竞争 —— 只有敌我之辩,仇恨情绪与龌龊的算计。“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

”在我们的文化里,奥运精神简言之就是“君子之争”,所谓“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运动选手在其专业里,挑战的是人类的极限,视野超越国籍地区,竞争队伍之间的运动员培养了情感,互相激励,那是人类文明里最正面的表征之一,不容染指。

可叹的是,狭隘的政治滤镜于国际舞台上无所不在,对高尚的人类活动以冷战思维泼脏水,受害的不只是运动员,也是我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

从黄郁婷与谷爱凌的遭遇,看西化媒体的“文字狱”

谷爱凌说:“我希望能够通过追求极限运动来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交流、了解和友谊。”这话显示谷爱凌谨守运动员本份,拥抱奥运精神,反而更凸显了谷燕对《纽约时报》邀访提出条件的正当性。说白了,《纽约时报》想说的故事绝不是奥运精神、君子之争,而是你死我活,煽腥的斗争,一切都要符合其“认知作战”的需要,好妖魔化他们心中的“异端”。台湾绿色舆论的炒作模式,亦作如是观。“

“她血统不纯、她两头套利、她漠视人权、她面善心恶、她贪得无厌、她吃里扒外、她与狼共舞、她忘恩负义、她不像某些皈依美国信仰的华裔美人那样与‘正义’同队”……——《纽约时报》的“文字狱”

”话说回来,理想归理想,在现实世界里,我们仍得贴近现实看问题,敌对情绪在人类社会里也是永恒的存在,重点在于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是哪一种敌意套路,最佳的因应方式又是什么。

认知作战,是美国教给台湾的恶劣教条,也是阻碍中国发展的拦路虎,它体现在所有公开的讯息里,任务是混淆视听,目的是将“假想的敌手”塑造成“人类公敌”。外交场域的公关战,不过是其中一条途径,这是政府对政府或政党对政党的搏击;新闻媒体故事化“魔鬼行径”,则是在公众间增强敌我意识的主力。

从黄郁婷与谷爱凌的遭遇,看西化媒体的“文字狱”

《纽约时报》对谷爱凌的描写,就是媒体操弄认知作战的典型:以看似平实的文字,铺陈“她血统不纯、她两头套利、她漠视人权、她面善心恶、她贪得无厌、她吃里扒外、她与狼共舞、她忘恩负义、她不像某些皈依美国信仰的华裔美人那样与‘正义’同队”……

台湾绿色媒体对黄郁婷的攻击模式,与《纽约时报》一模一样,但是在手段层次上就差得很远。

具体来说,《纽约时报》整篇文章在修辞上并不尖锐,而是用相对温和的叙述,内藏锋利的“断头刀”,杀敌于无形。大致上,西方主流媒体都已炼成了这种“绵里藏针式”的招数,先说你是“异端”,再放大那些“回头是岸的投诚者”,缩小那些“不乖的脱队者”,并将最重要的真实讯息删除,大量堆栈以偏概全的小故事与观点,形成一种西方宗教式的“文字狱”,不但旨在将敌人投入火海,还务求旁观大众“打自心底欢声雷动”。“

“我们台湾人,就是日日被这种“认知作战”疲劳轰炸,黑即白,白亦黑,立场大于一切,并毁灭一切”——台湾“绿色文化人”的一招半式

”但这种套路,台湾“绿色文化人”学了一招半式,因此不免还有些粗野。这种绿色舆论属于最低阶的无的放矢,只见论者拼命指天画地,论点却毫无证据支持。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甚至大发利市,根源在于被锁定的那一群视听大众,并不需要“合理的说法”,而只需要“一种说法”以满足个人情绪。

而我们台湾人,就是日日被这种“认知作战”疲劳轰炸,黑即白,白亦黑,立场大于一切,并毁灭一切。

谷爱凌与黄郁婷都是在认知作战里,被绑在火柱上焚烧的牺牲者,她们肯定在赛后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政治清算”,而台湾或美国的主流媒体不会为他们喊冤,甚至不会报道。

从黄郁婷与谷爱凌的遭遇,看西化媒体的“文字狱”

但若这两位运动员在过程中悍然与这些媒体针锋相对,那么政治清算就会是公开的,政客与其掌控的媒体会联手以“处刑示众”的模式从中套利。

认知作战,也是一种文化交锋,因应之道,就是拆穿那些恶毒讯息的套路,并澄清所有遭到武器化的价值观,恢复其原貌,或予以重新定义。

就像运动竞技,文化交锋的最终目的,套用谷爱凌的话来说,亦是挑战思想极限,并将人类连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