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人出生之时,大部分父母都是对其寄予厚望的,都希望他们会成为非常优秀且与众不同的人,但是事实上大部分人都还是普通平庸的,一生之中可能很难会有特别突出的成就。
因为大部分人在各方面的资质、能力等等都是比较接近的,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可能每个人会产生些许差异,但并不是不可超越的。
相比于这一大部分的人们,有少数人就是天生的与众不同了,他们生来就天资聪颖、才赋优异,比普通人拥有更多智慧和能力。

东汉末年的神童——曹冲
曹冲是曹操的第7个儿子,是他的小妾环夫人所生。曹冲天生聪慧,在五六时,就已经具有一个成年人智慧,深受曹操喜爱,更有让他成为继承人的意向。
可惜,天不随人愿,在曹冲13岁时生了一场重病,救治无效去世了。
在他生病之时,都是曹操在跟前亲自照料的,可见曹操对其的喜爱程度。
在曹冲去世后,曹操更是悲痛大哭,还曾对曹丕说,曹冲的离世对他来说是在大不幸,但对曹丕却是十分幸运的。可想而知,曹冲不死的话,就没有曹丕什么事儿了
曹操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有20多个儿子,如果曹冲没有超常的智慧和才能,是不可能被曹操如此偏爱的。
关于曹冲,我们耳熟能详的应该就是“曹冲称象”的历史名事件,一群大臣都无法不伤大象分毫就称得重量,被还是孩童的曹冲轻而易举的破解了,如此智慧确实非同寻常。
除此之外,曹冲还有一颗仁爱之心,当他知道一名管理仓库的吏役不慎,使得曹操的马鞍被老鼠咬坏了,而且还可能会因此丢掉性命的时候,主动运用智慧帮助吏役逃过了一劫。
像曹冲这般地位,能不嫌麻烦地帮助一名无名小吏真的很难得,可见他是个善良、仁爱的人,如果没有去世的话,应该也会一代名臣或名君。
春秋时期莒国神童——项橐
项橐所在的家庭并没有显赫的背景,只是普通男耕女织的人家,一直过着与世无争,恬静安然的生活。
项橐是个非常有智慧,喜欢思考的孩子,常常会问家人们很多问题,家人因他是小朋友,所以给出的答案也是比较敷衍的,但是项橐常常会提出质疑,让他们哑口无言。
项橐的智慧在周围大人们的眼中,也许只是比较古灵精怪吧,并没有引起大人们的注意,因为在普通农家可能不太理解智慧和才能,直到遇到了孔子。
那时的孔子已经是比较有名的学者了,到处游说讲学,也就是这途中,孔子看到了一个孩童在地上认真地画着画,上前观看,发现是孩童在画一座城,画的甚是仔细。
孔子不忍踩踏便想绕着走过,没成想,孩童反而不开心了,问孔子为何有“城”不走,反而绕开了。孔子给出了解释,但孩童依然不满道,城不就是给人走的么?
孔子此时对这个孩童产生了兴趣,便逗他说他城门画得太小,他进不去。孩童这时敲了敲恍然道,对呀,大人应该走大城门。于是手指在虚空画了一个大的城门让孔子走。
孔子见孩童聪颖,反应极快,甚是喜欢,便约他一路同行。这个孩童就是项橐。
一路上,项橐问了孔子很多问题,孔子也都给出了答案,但项橐并不满意,一代圣人孔子也同样遭到了项橐的质疑,而且他的质疑和论点都很有道理,反而使孔子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也是因为这样,孔子与项橐成为了忘年之交,孔子甚至不畏流言,拜项橐为师。那时的项橐只有7岁,孔子不愧为一代圣人,能人所不能,同时也证明了项橐的才能并非一般。
传言,项橐因成为孔子的老师而为人所知,名声大噪。春秋时期各国纷争不断,都希望能有天才为自己所用,而项橐长大之后必是一个能人异士,所以都想拉拢他。
但是如果项橐不能为己所用,便只能杀掉,故12岁项橐的性命最终断送在了各国的纷争之中,颇有种“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之感。如果早知是这样的结局,也许他宁愿没有过人的智慧与才能吧。
战国末期神童-甘罗
甘罗是秦国左丞相甘茂之孙,是名臣之后。自幼便聪明过人,被吕不韦收入门下。十二岁时,甘罗就被封丞相,一直是历史上广为流传的佳话。
当时已经身为丞相、掌握整个朝廷的吕不韦,都难以劝动大臣张唐去燕国,甘罗却自动请缨去劝说,吕不韦本不相信一个12岁的小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但甘罗最后却真的成功劝动了张唐。
后来甘罗又主动请缨出使赵国,不废一兵一卒就为秦国获得了十几座城池,令人十分惊叹,秦王赐他上卿,官同丞相,可谓是少年得志!
可是没过多久,甘罗却暴毙而亡。甘罗的死史书并没有太多记载,但是流传下来的说法,倒是很多,有说甘罗江郎才尽,被秦王赐死的,也有说被吕不韦忌惮杀害的,也有说是病死的。
神童之殇
也许,上天是公平的,给了神童过人的智慧和才能,让他们为世人所崇拜和仰望,却早早地收走了他们性命。
其实在历史的那些朝代中,普通人也会病,也会死,神童的死亡并不稀奇,更多还是可惜吧,如果他们活着,也许历史就会不一样了。
他们在小小的年纪就死去了,甚至还没来得及真正开启自己的人生,应该有着很多不甘和遗憾吧,他们天资聪颖,智慧非凡,却无一活过18岁。
虽然他们的一生很短暂,却闪耀着光芒,让我们见识到了他们不凡的智慧和才能,比起很多人默默无闻的一生,也算不虚此行了吧!